文/明前茶
韩叔在我单位附近开这间面店已经有15年了,天一暖,同事们蜂拥而出,要赶在附近的中学放学前,吃上一大钵热汤面,或一盘凉面。
只有在韩叔摊晾凉面的地方,你才能看到那种上世纪80年代初的风扇,直径接近一米,喝醉酒一般摇着头。与那些温文尔雅匀速摆头的风扇不同,凉面店里的风扇甩头甩得很迅猛,常常刚是甩到最左边,下一秒,已经嘎啦啦一阵响,甩到了最右边,这样,凉风非常硬朗地扇到刚刚过凉捞出的金山一样的面条上,象“扇耳光一样”,逼出了阵阵的热气。正用长竹筷迅速翻挑面条的韩叔笑道:“没有这样厉害的劈掌风,面凉得不快,就粘糊了。黏黏糊糊没骨力的凉面如何吃得?吃凉面,图的就是一个爽利,所以这老风扇是万万撤不得的。”
韩叔在这间中学的校门口卖了15年的面条,各种应季的面码儿从未断档,以最贵的干切牛肉为例,一小份面码儿也就加价九块钱,很切合学生的消费水平。
韩叔开店的动议也十分“儿女情长”,当年,他儿子也在这间学校读书,因为食堂伙食单调,读到高一,身高快一米八,体重不到60公斤,韩叔两口子一看,这哪行,校门口该有像样的饮食店,保证孩子们吃得卫生可口,就盘下了这间小门面开店。因为老平房的电线承载量不够,到现在没法安装大功率空调,不过也好,韩叔说,热面是不能拿到空调房里“速冻”成凉面的,它得用凉水激,再用电风扇,这样面条才会硬中见柔,Q弹爽利。
韩叔的凉面做得好,完全在用心二字。首先,他在机面店里定做的是碱面,因为加碱的原因,面条是微黄色;一般凉面店都用不加碱的面条,为什么?很简单,碱面虽香,做凉面有骨力,但下个三五锅面,面汤就稠得不能用了;过面用的凉水也多,不然面条就没法有飒爽的口感。我留意到:韩叔是将成桶的纯净水来激凉面条的,这可在无形中增加了不少成本,可韩叔说,哪能用自来水来过凉面?面条热气腾腾捞出来,每个毛孔都是开的,自来水里面有细菌,肠胃弱的孩子吃了说不定就跑肚,作孽呀。
其次,他准备了大量增香添味的作料,蒜泥、酱油、香醋、辣椒油和香菜末,应有尽有。韩叔店里的蒜泥用紫皮蒜制作,每头蒜的直径都在八厘米左右,细切两头蒜,眼泪就辣得直淌;香醋是自己调的,是用一半山西的老陈醋加一半江苏的香醋,再添入姜末儿,荷包蛋蘸了这醋一尝,“蛋白都有点蟹腿味儿。”辣椒油也是韩叔的得意之处,有鲜香和焦香的两种,辣椒晒到半焦,剁碎后大火炸过,再加少许盐水熬炼,是为焦香辣椒油,熬炼时满屋子都是呛鼻子的焦香。
每天都有只要素交凉面的学生,在凉面上添了大量的作料,五分钟,就吃了个底朝天。韩叔默不做声把那学生的形象扫描在脑海里,下次来,凉面就特意多给;他有着电脑一样的好记性,凉面盘子里剩下一半的女生,他下次也会少给面,多给黄瓜丝面码儿,争取让那怕胖的女孩也光盘。
我有一次开会出来已经下午一点半钟,食堂没饭了,又去了韩叔的面店。店里的客人此时才算略落了潮,韩叔才坐下来,扒两口自己的午饭,就见有中年男子带了三五成群夹画板的学生进来,韩叔赶上前打招呼,对我说,那中年男子是学校的美术老师曹老师:“拿我这当写生基地好几年了,我这小店的摇头扇,凉面缸,调料瓶,在他们眼里都成了宝贝,好入画的。”
我偏过头去瞥了一眼,几分钟间,小店里充满年代感的壁挂风扇,已率先出现在旁边那孩子的画板上。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夏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