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文脉·花地西湖】杜甫的雪
2021-01-29 10:35 羊城晚报•羊城派
他借雪写人世,有悲,有痛,有喜,看透了世事的满目苍凉

文/鲍安顺

感觉杜甫对雪情有独钟,读到他写雪的诗句,有七十条之多。他一生飘零如雪,生世苍凉,内心却仍存期盼,雪是他寄托情思与思想的丰富载体。他借雪写人世,有悲,有痛,有喜,看透了世事的满目苍凉,也深悟生命的无奈与挣扎。

他在《野望》一诗里写道:“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此诗里,还出现“海内风尘”“天涯涕泪”“迟暮供多病”等词句,表现出“不堪人事日萧条”的感叹之情。那“野望”,意思是不符合自己身份的野心、奢望,却被杜甫写得风清高远,惨淡如雪——那不是绝望,而是心存希望的苍凉气象。在《阁夜》诗里他也写到雪:“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表达他身处乱世之人的渺小无奈,还有落寞神郁,在此诗后句出现的“五更鼓角”的声声悲壮里,在“三峡星河”的影动摇曳间,在野哭、战伐、夷歌、渔樵……还有“卧龙跃马终黄土”的感叹中,自然生成了“人事音书漫寂寥”的苍凉与悲壮。

喜欢他《对雪》诗里的那句:“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写此诗时,长安失陷,他逃到半路被安禄山的叛军抓住。他设法隐蔽自己,得以保存气节,可是内心的痛苦,生活的艰难,折磨得他像急雪在肆虐的朔风中狂舞。那旋风中乱转的急雪,是在他的“对”视中表达出来的,暗示他独坐斗室,反复愁吟,从乱云欲雪一直待到急雪回风,满怀的愁绪,与严寒的凛冽交织融化,生成了他炉火纯青的诗性高度。此诗后句:“瓢弃尊无绿,炉存火似红”,写得极有妙趣,就是那盛酒的瓢弃置一旁,酒樽也空空,没有一点酒可喝,只有炉火燃尽后的想象,仍然是火红的。此刻,杜甫身处困境,他想到无酒的惨淡,内心却如火般被点亮,那再难再苦的现实,终究压不垮他内心的丰富与执著。

杜甫笔下的雪与酒,交融出别样的冬日辛酸,这与白居易的“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相比,那邀友围炉夜话的惬意闲适、悠然自得,让人更加心疼杜甫被俘日子的焦心与苦痛。杜甫之前在《腊日》诗中写道:“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纵酒欲谋良夜醉,还家初散紫宸朝”,那诗里的雪与酒,不是悲苦的情结,那是他任左拾遗官时,虽然品级不高,却能亲近龙颜,他在心灵安慰的满足下,想到往年腊日的天寒地冻,变得春和景明,波澜不惊——在天子恩泽与朝堂氤氲美好的时光里,杜甫在微醺中寻得了人生短暂的懒散与舒适。杜甫在经历了安逸与悲苦之后,忽然解脱出来时,曾写下激情澎湃的诗句:“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那纵酒放歌,是他忽闻官军收复了蓟北,感动得涕泪涟涟,他看妻子愁已不在,自己兴奋地漫卷诗书,喜欲极狂,愁消云外。

有人说,杜甫随时局动荡流离,写出了乱象里的真实与美好。那是雪意的,也是诗意的,更是纯粹真实的。比如他的《三吏》《三别》,读之如品人间寒雪,那蕴意的天地,像霏霏雨雪里的苍茫与苍凉,气象恢弘而广阔。还有人说,杜甫写雪,也有轻灵的,比如他的“此时对雪遥相忆”、“冰雪净聪明”、“南雪不到地”,还有写的极为具象传神的“佳人雪藕丝”和“盈盈当雪杏”,以及“暂时花戴雪”的蒹葭之态,是芦花的本貌,也是雪花的神态。

读杜甫的诗,我最服他的开阔胸襟与大气深远的辽阔与沉浮。写雪之诗也如此,如“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高唐暮冬雪壮哉”。更有触目惊艳之佳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此诗,他写于四川成都,诗中的西岭指岷山,在东吴,古称吴地,也就是今天的江苏地区。那是杜甫在异乡求学的雨夜,望着几尺寒窗突然想到的心存期盼!那期盼,有千秋梦境的无边苍茫,也有万里行舟的生命空濛,可谓诗意丰沛,意象广阔而意境优美。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夏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