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文脉·博罗】罗浮山上有很多摩崖石刻,正是古人修禊活动留下的印记
2020-09-11 11:28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学者建议,惠州可利用本地丰富的人文历史和独具的自然环境资源,尝试开展现代版的惠州修禊活动
罗浮山黄龙洞流杯池石刻

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海婵

历史上,惠州西湖、罗浮山、金湖等地都曾开展过文人修禊活动。近日,记者实地走访发现,西湖风景仍然秀丽,却几乎找不到当年修禊活动的痕迹了。但在罗浮山上有众多摩崖石刻保存至今,透露出不少古代修禊活动的历史信息。学者建议,可利用历史资源,尝试开展现代版修禊活动。

》》》实地走访

罗浮山修禊遗址遗迹较多

炎炎夏日,惠州西湖游人络绎不绝。记者沿着《西湖元妙观修禊序》中描绘的足迹前行,一路风光旖旎,游客或泛舟湖上,或亭间休息,不难想象当年文人雅士聚会于此,尽兴而归的场景。而随时间流逝,西湖修禊痕迹已经乎湮没,游客市民对此也不了解。

而罗浮山修禊遗址遗迹较多。据罗浮山文化研究者何启文介绍,主要集中在黄龙洞两处摩崖石刻群:修禊摩崖石刻群及流杯池摩崖石刻群。其中“修禊”摩崖石刻位于虾公岩,“修禊”两字依稀可见,但附近蚊虫很多,已无人问津。仔细查看,这附近遍布着近十处摩崖石刻,如“天生灵壑”、“云桥”、“仙岩”、“潄流”等,可见这里曾是文人修禊的绝佳场所。

“泛霞”石刻

为何会有如此剧变?何启文介绍,这源于上世纪末,黄龙观大规模重修,在虾公岩瀑布上游处修建了一个公共卫生间,改了水道。“本是风雅场所,现成恶臭之地。” 何启文感叹道。 

与修禊摩崖石刻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位于歌舞石(黄龙瀑布顶)的“流杯池”题刻十分清晰,保存较好,常有游客前来观赏。何启文说,“流杯池”之名正取自兰亭序之“曲水流觞”,古人把酒杯放在木质托盘中顺水漂流,漂到谁面前停住,谁便要饮酒赋诗。

流杯池摩崖石刻群有不少与修禊相关的石刻,如“洗觶”、“泛霞”。觯是古代酒器,泛霞是饮酒的雅称,可想见当时文人在此相聚对饮的场景。

“洗觶”石刻

值得一提的是,按照史料记载,在人迹罕至的水帘洞,也应有一处“流杯池”,据传遗迹仍存,且有八仙诗刻石,但目前还有待发现。 

历史上金湖也曾进行过多次修禊活动。记者走访发现,金湖已成博罗葫芦岭贝丘遗址公园的一部分,面积不大,周围绿树成荫。湖边木栈道连着广场,每当夜色降临,不少本地人悠闲散步,或聚集跳舞。市民陈女士说,她每天都来散步,但没听过和“修禊”有关的事。 

金湖先已经成为市民休闲娱乐场所

如今在惠州,遗留下来的修禊相关文物很少。因此,惠州老船厂的“镇馆之宝”晚清四条屏尤显珍贵。惠州市文史专家何志成介绍,这是晚清时期古代文人的游戏实物,每条屏宽约30厘米,长约120厘米,每条屏上都有4个图案,四条屏共有花篮、旗帜、瓶镜、碎锦、葫芦、伏羲等16个图案,每个图案内都有拆字诗、藏头诗、迥文诗等。参与诗文创作并署有名字的有24人,应是当时惠州的文化名人、社会名流。

晚清四条屏是目前已知的文人修禊文物

》》》学者建议

惠州或可重现修禊盛况

我国自2004年12月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和2011年2月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后,在挖掘、保护和利用包括民俗文化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力度不断加强,各地不同程度恢复了部分传统节俗,如浙江绍兴恢复了曾流行于当地的“兰亭修禊,流觞赋诗”活动。

记者观察,就惠州而言,昔日的民俗活动如今以新的形式与面貌呈现。每年春节过后,惠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都会举行同乐会,会员们积极活跃,使出浑身解数,戏曲、歌舞、书法、美术、雕刻、魔术表演齐上阵,可以说是一场民协“春晚”。围绕节日文化,还会开展座谈,展示惠州民俗风情,弘扬惠州文化。

现代“修禊”活动在惠州文艺团体较为常见。惠州小小说协会开展每月一期的小小说大课堂,学习交流,坚持近五年;惠州诗词楹联学会经常组织去古村老街采风,会员们作诗吟诗评选……雅集活动丰富多彩。“这非常有意义,但整体而言,目前惠州雅集活动还不够多,也需要改进完善,建议进一步大力提倡及适当引导。”惠州小小说协会会长申平说。

惠州能否重现传统“修禊之约,不后兰亭”的盛况?“这是个有趣的课题。”惠州文化研究学者徐志达认为,现代化固然不是、也不应使节俗消失,而是要使节俗活动在新语境下有新的表现形式和新的文化格调。俗雅融合的修禊活动应当扬弃传承,古为今用。

长沙石燕湖旅游景区“恢复”上巳节修禊活动 资料图

如何发挥传统节俗文化所承担的社会功能?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民俗文化学博士陶思炎教授强调,不能一味怀旧或复古,必须与时俱进,以开放的视野和心态吸收古今中外文化的积极因素,将传统与时尚结合,将传统文化的优秀成分和更具时代性的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创新节日形式,丰富节日内容,满足现代人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徐志达建议,惠州可借鉴兄弟市思路和做法,利用本地丰富的人文历史和独具的自然环境资源,尝试开展现代版的惠州修禊活动。

目前,惠州有各类文化艺术家协会和诸多诗词琴弦、书画篆刻、歌咏舞蹈、曲艺戏剧等民间文化组织。“这些充满活力和激情的社会资源,完全有能力去组织修禊活动。”徐志达预期,这些参与者在寄情于山水、心灵与自然交流倾诉的同时,当会以崭新的面貌与形式开展修禊活动,吐故纳新、“老调新弹”,创作出更多歌颂盛世,赞美惠州和彰显“惠州文化个性和特色”的翰墨佳作,展示惠州悠久的历史文化风采、秀丽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日新月异的经济社会发展形态及水平。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夏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