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文脉·聚焦】故宫“东坡特展”带动东坡热升温,惠州东坡寓惠文化如何激活?将升级文创产业2.0版!
2020-09-11 10:37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苏轼寓惠共两年零七个月,留下约580多篇(首、幅)佳作。至今惠州还保存有王朝云墓、嘉祐寺及“两桥一堤”等遗存


嘉佑寺坐落在东坡小学中央,时有读书声

统筹策划/陈骁鹏 马勇 

文/羊城晚报记者 吴大海

上周,故宫博物院办了疫情后首个大展:苏轼特展。78件套文物精品的时代跨度从北宋至近现代,类别涵盖书画、碑帖、器物、古籍善本等,对苏轼的一生作了详细总结。近年来东坡热席卷全国。可以说,辞世近千年后,苏轼仍活在世人心中。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这是苏轼去世前对自己一生的总结。从北宋绍圣元年到绍圣四年(1094年-1097年),苏轼寓居惠州共两年零七个月,留下约580多篇(首、幅)佳作。至今惠州还保存有王朝云墓、嘉祐寺及“两桥一堤”等遗存,近年又先后斥资数亿元重建东坡祠、合江楼等建筑。

惠州,因苏轼而闻名天下。但千年过去,今天的惠州还保有几分苏轼的气息?近日,记者重走东坡寓惠行迹,走访诸多文化学者、遗迹守护者,发现各遗迹情况不一,颇有可圈点之处,只待串珠成链。

专家学者建议,未来惠州文旅创意产业(简称文创)有望从资源驱动型、依托山江海泉的1.0产业,转化成创意资本型、能生产沉浸式体验文化产品的2.0产业。而东坡文化,就是那把能汇聚产业集聚力量、留住过夜客的黄金钥匙。

东坡祠游客寥寥 王锭铨 摄

》》》实地走访 

东坡寓惠诸多遗迹冷热不均

下午时分,偌大的东坡祠景区内只有寥寥十来个游客。白鹤峰东坡祠是国内唯一的苏轼亲自筹建的故居所在地。历代对东坡祠都有修缮,自抗战时期坍塌后,重建呼声一直不断。近两年,耗资数亿元打造的东坡祠、东坡纪念馆、东坡粮仓等先后落成,结果人烟稀少。现场工作人员表示,过年前人比较多,日均游客数量能达到三位数;可与近在咫尺的西湖景区动辄十万人次的游客量相比,实在相形见绌。

来此出差的广州游客李先生抱怨,东坡祠就几个仿古建筑,没什么展品;号称有300件藏品的东坡纪念馆又不开放,整个景区十几分钟就转完了。

除了展品不多,东坡祠内的讲解词与陈列文本也有待商榷。惠州市岭东文史研究所副所长、文史专家何志成直言,东坡祠门前的楹联“斯文垂粤海,此地配韩山”系明代陈联芳所撰,后半句含义是惠州东坡祠只是潮州韩公祠的配角,不太适宜,应换成宋代寓惠士人唐庚的“千古鹤峰尊”。

东坡祠门前楹联有待商榷

相比东坡祠,附近倒有个保存完好的嘉佑寺,东坡当年曾住过。现存的嘉佑寺建筑是清代翻修的,有200多年历史,是市级文保单位。嘉佑寺如今坐落在惠州市东坡小学的正中央,被教学楼和操场环绕。东坡小学副校长邓伟勋介绍,四五年前嘉佑寺还是学校上体育课的场所,后来因白蚁蛀了大梁,只能暂时用千斤顶撑着,封闭起来保护。

“我们很想弘扬东坡文化,学校里通过多种形式让孩子们认识东坡。”邓伟勋介绍,该校十几年前就设立《东坡诗词乐园》校本课程,学生每周都有一节课学习东坡诗词。“本学期会组织全校师生重走东坡寓惠路,每两年还会举办一次东坡文化节。”邓伟勋说。

东坡祠新建筑对游客吸引力不够大 王锭铨 摄

》》》历史回眸 

惠州成就苏轼老熟平淡诗风

“苏东坡贬谪至惠州两年多,这里对他影响很大。”惠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副院长、惠州市东坡文化协会常务副会长申东城教授介绍,苏轼曾先后在八个州做过知州,短时间内升降多次,晚年却说: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对此申东城分析,把几个贬谪之地称作“平生功业”,这是自嘲、调侃,也是在悲伤失意中寻求慰藉。“无论如何,寓惠时光对苏轼影响较大,丰富他的人生阅历,某种程度上也让他更加豁达。”

“思想之变引起文学之变。某种程度上,惠州风物也成就了苏轼。”申东城说,苏轼寓惠后寄情山水,第二次前往白水山沐浴归来后打了个盹,醒来听见儿子在读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想到自己的处境,与陶渊明际遇相当,他心生苍凉,于是决定动笔写和陶诗,在惠州写了40多首。正是这些诗,使苏轼的诗风由早年的豪放转向晚年的平淡与老熟。

“到最后,苏轼已把惠州当作了第二故乡,想终老此地。他去过那么多州郡,只在惠州建过房,可见他对惠州的喜爱。”申东城说,当时苏轼虽不是高官,但尽力斡旋,为惠州百姓带来了“两桥一堤”、美食羊蝎子,深受惠州百姓喜爱。“苏轼成就了惠州之名,令‘天下不敢小惠州’;反过来惠州也成就了苏轼晚年的练达。苏轼与惠州结缘,影响是双向的。”

“两桥一堤”并不是苏轼留给惠州最大的财富。“最重要的财富是他的精神,以民为本、勤勉、豁达、坦荡、热爱生活……”申东城说,“历代的群众、学者们自发地传颂这个多才多艺文豪,就是因为他是真正做到了以民为本、不惧困难、乐观自信。今天,无论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岭东雄郡建设,都需要学习、弘扬东坡精神。”

申东城建议,惠州还可从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大力宣传、打造东坡旅游路线、设计东坡文化产品或惠州东坡“手信”、编辑乡土教材、重视东坡文化的基础教育等多方面,去开挖、传承东坡文化。

取法于宋代府城图的东坡寓惠行迹图,囊括了合江楼、嘉佑寺、西湖、罗浮山等苏轼步履所及之地 老街 制图

》》》未来畅想 

变观光型景点为体验型产品

未来,惠州在东坡文化挖掘活化上如何发力?福建省作协会员、《在惠州寻找东坡》一书的作者黄佛来惠五年,他表示,应将与东坡有关的羊蝎子、桂酒等美食文化活化,在西湖边设立东坡书画展区,以此吸引游客。

惠州东坡文化研究者老街将东坡寓惠期间去了哪、做了哪些事、写了哪些诗都进行了梳理。比如,东坡在嘉佑寺居住时间最久,约479天;所作诗文中,约11篇涉及丰湖(西湖),约14篇涉及王朝云,约15篇涉及白鹤峰、新居,约20篇涉及罗浮山、汤泉、香积寺。了解东坡行迹后,他还绘了图,以便未来有针对性地深入挖掘打造。“光靠政府推动是不行的,如果能让东坡遗迹附近的原住民、生意人参与进来,盘活经济,东坡文化推广就有了源头活水,奔涌不绝。”

“事实上,名人就是品牌。苏轼寓惠不到三年,对惠州的影响却有上千年。”惠州市全域旅游发展顾问、华南理工大学广东旅游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吴志才介绍,东坡文化要传承,可分三步走:“挖掘中保护,有形中转化,传承中创新。”

吴志才说,苏东坡在惠州留下的诗句、故事、遗迹都属于公共文化品牌素材,第一步要挖掘、保护;第二步将其有形化转换,比如将东坡的诗句、故事、遗迹转化成文创产品;最后,让东坡精神跟惠州城市结合,连点成面,形成有规模的文化产业集聚区。

老街绘制的东坡寓惠行迹图

“老实说,惠州现在的文创产业还属于资源驱动型,靠的是山海江泉,必须向创意、资本型转换,打造有沉浸式体验的文化产品。”吴志才说,目前惠州的西湖、罗浮山依然都是观光型景点,游客走马观花、看完就走,而东坡文化可能就是那把能让它们转换成体验型景点的钥匙,“只有靠文化才能留住过夜客”。

吴志才认为,只有讲好东坡故事,才能利用名人效应打造文化产业集聚区,形成强大的集聚性力量和相对完整的链条。具体操作层面,此前惠州推出的东坡文化游径、绿道、园洲码头、东坡汤泉等都是抓手。吴志才说,还要多举办文化活动,打造产业化模式,构建IP品牌文化,形成文化消费高地:“建议惠州发挥政府、民间和社会群体作用,让东坡文化与普通市民产生联系,打造主客共享的文化消费产品。”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夏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