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文脉·溯源】惠州进贡荔枝保鲜方法流传千年
2020-06-19 09:24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砍大青竹锯成竹筒,保留两端竹节,在竹节上钻一孔,将摘下的荔枝一颗颗放进竹筒,再用蜡密封

“一骑红尘妃子笑”诗意图  资料图

文/羊城晚报记者 吴大海

“雨残江驿藤花落,风定蛮村荔子香。”今年惠州荔枝又丰产,到处荔子飘香。其实,唐宋时期的惠州人就已体验到这样的丰收喜悦了。唐代刘恂在《岭表录异》中记录了诗人殷尧藩在循州(惠州古称)作的《偶题》一诗:“越女收龙眼,蛮儿拾象牙;长安千万里,走马送谁家。”唐代惠州盛产龙眼(别名“荔枝奴”)、荔枝和野象,居民收获后会走马送往长安出售。

荔枝早在西汉时期就被定为宫廷贡品,但由于进贡途中“奔腾阻险,死者继路”,至东汉和帝时废止。国内出产荔枝的地方除岭南外,还有福建、四川等,原来多是野生,至南北朝,广东已出现人工种植,品种得到改良。至唐宋,惠州已成岭南荔枝主产地之一,怀枝是其中的优良品种。

唐天宝五年(746年),由于杨贵妃喜爱荔枝,朝廷又命南海恢复进贡荔枝。唐李肇在《国史补》中又说:“杨贵妃生于蜀,好食荔枝,南海所生尤胜蜀者,故每岁飞驰以进。”

何志成介绍,至于惠州出产的荔枝有否作为贡品进贡朝廷,不见史书和方志记载,但却流传着进贡荔枝的保鲜方法。荔枝摘下来后,一日变色、二日变香、三日变味,而进贡的荔枝用驿道快传,最少也要十天半月才到京城。为了给进贡荔枝保鲜,惠州人会砍一些大青竹锯成竹筒,保留二端竹节,在竹节上钻一个孔,将摘下的荔枝一颗颗放进竹筒,再用蜡密封。竹筒起保温保湿作用,故唐代荔枝经几千公里驿道传递,仍较新鲜,比汉朝进贡荔枝“虽曰鲜献,而传置之速,腐烂之余,色香味之存者亡几矣”有很大改进。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夏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