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文脉·风物】特色古井星罗棋布,见证东江文化变迁
2021-04-02 10:06 羊城晚报•羊城派
专家市民呼吁普查登记古井资源,传承古井文化

统筹策划/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骁鹏 马勇

文、视频/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丽媛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惠州自古便是东江流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漫长的历史文明进程中,千年惠州逐渐形成了璀璨多元的文化。伴江而生、向海而兴,惠州河涌密布、雨水充沛,拥有丰富充盈的地下水资源,也由此催生了古井资源丰富的历史文化特色。

《周易》井卦中曾载“改邑不改井”,道出了井在古代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古井是先民聚居生息的物化见证,更是历史人文及民俗乡愁的重要载体,追溯东江流域文明丰饶的文化脉络,古井是不可多得的符号和载体。

惠州现存古井资源丰富,且分布广泛、特色鲜明,部分位于乡村郊区的古井,至今仍是当地百姓生活水源的补充。遗憾的是,不少珍贵的古井遗址已经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消逝,古井文化的挖掘和传承迫在眉睫。

羊城晚报《惠州文脉》4月2日见报图

因水而灵

众多特色古井散布民间

俯瞰鹅城大地,各地散布着众多百年古井。穿行在惠州的古街老巷中,总能看到古色古香的青石古井。

水井的发明和使用是东江文明乃至人类文明史中的颇具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之一:打破了人类依河而居的桎梏,有效拓展了人类生产与居住的活动空间。

唐代学者孔颖达曾言:“井者,物象之名也。古者穿地取水,以瓶引汲,谓之为井”。古籍中关于古井的记载颇多,突显古井在华夏文明的重要地位。河姆渡文化中就发掘出了水井遗址,距今有5000多年历史。

惠州境内最早的古井安在?由于缺乏可考的资料和详细的普查,目前尚未有明确结论。不过,古井除了以点状分布的孤井形式出现以外,往往还作为古建筑、古遗址的附属物进入大众视野,旧时的宅邸民居、商贸聚集地、坛庙祠堂等附近,常常会发现别具一格的古井。

平海镇上中村“锣井” (汪洁供图)

惠城区白鹤峰上,一口东坡井已经存在了近千年,它见证了北宋大文豪苏东坡留给惠州的千年荣光;惠东县稔山镇芙蓉村东面有一口“八卦古井”,井深仅2.5米左右,但水位却常年到达井口甚至满溢而出,井水清澈见底,清甜甘洌;龙门县龙华镇新楼下村绳武围里有一口三眼井,呈独特的“品”字形,当地村民对不同井口的功能进行区分;惠城区横沥镇墨园村祖祠旁有一口八卦葫芦井,因井面图案形如八卦,井壁呈葫芦形而得名,每到元宵,村民都前来井边接取“吉祥水”;惠东县平海古城历史悠久,城内分布着“七星井”,自古便是古城内重要的民间公用井……

记者调查发现,惠州的古井形制各异,圆井、方井、六角井、八角井等,部分古井的井名也往往根据外形特点确定;用材方面则可分为砖井、石砌井、土井等,据平海镇平海社区党委书记汪洁介绍,古井的形制和用料,可以反映其用途,从而初步推断分析出周边的社会经济发展形态。

千年惠州,因水而灵。星罗棋布的古井,滋养了一方文明,孕育出独特的古井文化。

惠城区龙井巷井 (刘汉新供图)

聚井而居

古井见证历史文化变迁

长沙文物考古研究所相关研究指出,古井是一种文化遗存,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是聚落遗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古井与其周边的人口密度、聚落归属、人文地理、环境变迁、聚落兴废始末等文化元素一脉相承、息息相关。

宋代淡水古井承载了一个城镇的发迹史,如今虽已湮没在钢筋水泥之下,但其“一口古井赋名一座城镇”的佳话,依旧广为人知。资料显示,淡水古井始建于宋代。宋末年间,淡水仍是人烟稀少的小墟,叫“上墟”。淡水古井开凿后,一度无人问津的“上墟”小镇人口逐渐增多。乾隆初期,“上墟”形成较大的集镇,并改名为“淡水墟”。

“古代人聚井而居,共井为邻,古井及其周围往往是老百姓的公共生活空间。”平海镇平海社区党委书记汪洁分析,历史悠久的古井,能对村落形态、人口分布、甚至产业结构产生影响。

汪洁以平海古城内的古井分布为例作了进一步的分析:平海古城古老的“七星井”是当地最有名的古井,旧时是城内普通百姓的公用井,井径以圆形为主,井台则有方有园。平海历来是粤东海防重镇、兵家必争之地,戍边军事文化繁盛,“七星井”的分布情况与当时近海的军户聚集区域一致。

如东门葫角村近海,是海防重地,附近的古井分布相较其他城门更为密集,不难推断,此处的军防屯兵数也更多。汪洁表示,通过古井的分布、形制、用材,可以进一步分析当地的用水情况、消防布局,从而窥探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此前,羊城晚报曾报道平海镇挖出一口六角形的“最美古井”,引发各界关注。该井精致独特、做工精美,据考证为清朝药材富商何氏宅邸后院的私井。旧时只有社会地位较高或经济实力较强的家庭有实力挖建私井,六角古井的复现,印证了明清时期平海古城商贸活跃、商贾云集的历史事实。

此外,记者查阅资料发现,不少关于水井文化的史学研究表明,中国古代最早的集市贸易场所正是诞生在井边。小集市因井而成,旷地而聚,市罢而散,因此有“市井”之说。据唐张守节《史记正义》载:“古人未有市,若朝聚井汲水,便将货物于井边售卖,故言市井也。”


平海镇狮岩古寺“井中井” (汪洁供图)

寄托情感

“古井通海”成为百姓信仰

水井作为古代人们生活和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逐渐渗透进人们的精神生活。在古代定居农耕文化的历史背景下,井的文化外延逐渐突破最初的汲水功能,成为民间传说、信仰愿景的寄托载体。

记者调查发现,惠州现存的古井,多有“古井通大海”之说。比如上文提到的淡水古井,相传有人在井底看到青鳢鱼——一种只能在海水生存的鱼类,自此“古井连通东海殿”成为口口相传的民间故事。

不少古井逐渐演变为百姓寄托愿景、祈求风调雨顺的信仰载体。

据汪洁介绍,平海镇葫角村有一口名为“大井头”的明代古井,是平海最大的井,坊间传闻该井通往大海龙王殿。清朝年间,当地村民仍保留定期围绕“大井头”举办庙会祭祀龙王,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传统风俗。

此外,据汪洁介绍,平海古城东门城外的上中村有一口“锣井”,是挖建于明朝年间的民用井,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锣井”一名的由来十分有趣:由于该井的深度远大于普通水井,居民在打水时,水桶抛入井中与水面相碰,会发出敲锣般的响声,故称为“锣井”。

耐人寻味的是,“锣井”靠近井底的井壁上有一个洞口,通往一条封闭的横行通道,村民传言该洞通往大海深处的龙王殿。不过,据汪洁分析,该井的横向通道或是战乱期间士兵挖掘的藏身通道,用以躲避敌军。经测量,该通道可容纳二三十人。

【文脉故事】

古井遗迹寄托乡愁

惠东县多祝皇思扬古村落,牌坊后有一口保存完好的古井

古井藏民间,情怀渗街巷。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不少古井的饮用功能正在逐渐褪去,演变为百姓心中故乡的标志,成为乡愁的载体。

惠东县平山镇有一大一小两口井并列排布,大井称“男井”,小井称“女井”,故称鸳鸯井、珍珠井,又因其坐落在平山老城区旧大街街尾,俗称街尾井。据传,两井泉源一脉贯通,但令人称奇的是两井双双比肩,却水质咸淡各异:一井水质甘甜可口,一井咸腥苦涩,令人费解。

街尾井在惠东几乎无人不知,根据有关史料考证得知,这两口古井挖建于清乾隆年间,坐落于旧时商贸活动繁盛的平山大街街尾,沿街商铺林立,商品琳琅满目,前来赶集的人群络绎不绝,街尾井一度是赶集百姓的解渴源泉。据居住在平山老市场的老人回忆,以前街尾井的井水清澈甘甜,是附近居民的饮用水源。

如今,聚井而居的生活模式在城市化进程中逐渐消失,承载着老平山人市井生活珍贵回忆的平山街尾井已无人饮用。所幸的大小两井被妥善围护。2018年,街尾井公园建成开放,成为见证惠东县城过往的繁华历史地标建筑,向过往的行人诉说着那段“聚井而居,共井为邻”的岁月。

时移世易,如今鹅城大地无数古井已被历史的尘埃填平,曾映入井水中的繁星、明月以及人们浓浓的情感寄托也随之消逝,只留下井水一样澄澈甘甜的回忆,润泽后世。

【文脉观察】

古井保护迫在眉睫

在来势汹汹的城市化浪潮下,众多古井没躲过钢筋泥土的侵蚀、覆盖。惠阳淡水古井就在城市化过程中消失了。如今,没人能说清有多少不为人知的珍贵古井被隐藏于岁月深处。

近年来,惠州愈发重视古井的保护,通过列入不可移动文物等方式保护利用古井资源,一些特色古井周围已筑起石制围栏,井边设有解说牌,成为市民群众游览打卡的景观点。不过,仍有不少未被登记在册的古井被遗忘在城镇角落。

部分古井作为附近居民的生活用水补充得以保留。据平海镇平海社区党委书记汪洁介绍,平海古城内几乎每一口井都仍有村民使用。

平海古城旧时是海防重镇,城内分布在众多古井

“老一辈村民坚持用井水洗衣服、洗澡,他们始终对古井怀有深深的依恋。”汪洁表示,这对古井保护有利,井水要流动起来才能保持澄澈,越用越清。

但与此同时,越来越多古井由于年久失修、水质浑浊等原因被废弃;废旧古井也没有得到妥善围护,逐渐被淤泥和杂物堵塞,并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破损。

基于此,不少本地专家和市民呼吁,尽快对全市古井资源展开普查、登记,切实加大管理保护力度。只有充分认识古井的历史研究价值,并与文物保护、古村落研究与保护等工作紧密结合,才能更有效地保护和利用好珍贵的古井资源。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湖南省长沙市曾针对东沙古井启动“古井新韵”工程,盘活古井遗址,通过修缮井台、铺设小径、搭建彩亭等方式,将古井遗址打造成古色古香的旅游景点;苏州市有个社区致力于维护古井的原貌,成立志愿服务队伍,定期对古井进行换水、清淤、修整,并逐个建立古井档案,为今后古井的日常维护和文化传承提供参考和依据。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夏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