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文脉·杂谈】历代人口迁徙与中国人的“桃源梦境”
2021-03-26 12:09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为避战乱举家外迁,跨越千难万险,只为寻找“桃花源”,得以安居乐业、子孙绵延
先民迁徙油画 资料图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夏杨

中国是个多民族融合的国家,民族融合的过程,也是人口不断迁徙的过程。不同人群的流动、杂居、交融,形成了多姿多彩的民俗与文化。

过去,中国人讲究安土重迁,但由于战乱、政策等时代环境因素变化,为了生存和生活,或主动或被动地离开乡土,迁徙到远方。

战乱带给民众深重灾难  资料图

回望5000多年文明史,稍加区分,中国人的迁移动因主要分为三类:一是政府主导性的。为了稳定政权统治或促进边疆开发,有计划地迁移人口。如秦始皇吞并六国后,为巩固统一而“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以“实关中”,把关中发展成了国家政治中心。同时随着蒙恬大军攻取河套,任嚣、赵佗平定岭南,各征发、迁移数十万民众,稳定和开发长城沿线和华南地区。汉承秦制,也奉行类似政策。明朝实行边镇制度,组织大规模移民屯垦戍边。

秦代人口流动示意图 资料图

明初还有一次著名的政策移民,即山西民众从“洪洞大槐树”出发,向河南、河北、山东、安徽、江苏等地迁移。另外一次著名的政策移民是明末清初的“湖广填四川”,大约有600万两湖、两广、江西、福建人迁入四川。

第二类人口迁徙是自发的,主要原因是逃避战乱。面对连年战争和灾荒,为了自己和族群的延续,他们不得不举家搬迁,寻求安身立命之所。如东汉末年及三国时代的军阀混战,西晋末年“永嘉之乱”,唐朝末年“安史之乱”,北宋末年“靖康之难”……北方和中原地区原本人口密集区域陷入血海战乱,民不聊生,上从王室、贵族,下至平民百姓,一批又一批纷纷南迁。

中国历史上几次主要的人口迁徙  资料图

到了近代,还有一次因战争导致的人口迁移,就是抗日战争,大量人口从北向南,从东向西,从平原到山区,向国家的大后方逃亡。

还有第三类,人们离开故土,是为了谋生,外地经商、打工等。其中一些人后来又回归故土,有一部分则流散各地。比如明清时期的“走西口”(山西、陕西、河北人向内蒙古迁移,发展商贸),清末民国时期的“闯关东”(山东、河北、河南向东北迁移),以及改革开放后的打工潮、下海潮等。

《闯关东》剧照

第一类是政策因素促成的;第二和第三类都是人口的自发流动,都是为了“求生存”或为了“讨生活”。对于后两类移民,从文化和心理学角度分析,他们的迁徙之路,有点寻找“桃花源”的意味。

东晋诗人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记》,给中国人创造了一个理想世界。桃花源先人为“避秦时乱”而“率妻子邑人”迁移到此,“不复出焉”。他们在这里营造了一个没有战乱、没有灾荒的安乐世界。

《桃花源记》意境图  资料图

陶渊明创造的桃花源,成了中国人对美好生活追求中“梦境”一般的存在。历代避战举家逃亡的人,一路南下、东进,走向荒野、山林或海洋,跨越千难万险,只为寻找到心中的“桃源之境”,得以安居乐业、子孙绵延。

中国特色的客家文化,就是在人口迁移过程中形成的。迁移的人群带着原居地的生活习惯和文化习俗,来到新的环境中安家,适应当地自然和人文环境,并与当地人交流融合,形成了多元兼具的新的文化。

客家人长途迁徙后择地安家  资料图

一次次的人口流动和文化交融,不断催生着新的文化样式,使得中华文明生生不息,不断绽放新的光彩。而伴随着社会发展,这种人口迁移与文化交融,还将持续下去。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夏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