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广东高考将于本月25日放榜,教育话题备受关注。在惠州西湖边,有个老惠州人都熟知的教育世家——苗氏家族。苗致信是苗家从事教育的始祖。清末至今,苗家四代共50多人投身教育一线,1989年曾获评全国首届“教育世家”,桃李满天下。
在即将放榜之际,羊城晚报记者走近著名的教育世家,感受苗家世代传承的教育情怀与使命。这从侧面反映了惠州历来重视文教,为岭南乃至全国培育了源源不断的人才。
统筹策划/马勇 陈骁鹏
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海婵 陈骁鹏 实习生 粟雨
每年的高考放榜,是惠州苗家族人最关注的日子。清末之后,苗氏从武将之家奇迹般地变成桃李满天下的教育世家。至今,苗家四代共50多人兴教育、执教鞭,学生遍布东江流域。1989年,苗氏家族被评为全国首届“优秀教育世家”,并且是全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家族。
老惠州人熟知的“教育世家”
旧时,惠州北门直街有“四大家族”之说,“陈家文,苗家算”是说北门的陈家从事文学教育,而苗家擅长理科教育。在街上随便问一个摊主,都知道苗屋出了很多老师。
1884年出生的苗致信,是苗家从事教育的始祖。少年时,他就中了秀才,走上了终身从教之路。苗家后人苗理洁介绍,苗致信“兴教为责、持教为乐”的教育情怀直接影响了后代,开启了苗家数代从教的历史:“苗家从教者,广泛散布在全国各地,从大学至幼儿园都有。”
作为第三代传人,苗理正曾任惠州市第一中学校长,深受学生及家长敬重。生活在书香气息浓厚的大家庭里,身边的长辈都是受人尊敬的老师,年幼时苗理正就埋下了一颗教书育人的种子。她回忆,儿时和小伙伴们玩游戏时,就总想扮演“老师”角色。五六岁时,喜欢搬出小黑板,手里拿一根小棍子,模仿爸爸妈妈上课时的样子,用粉笔在黑板上涂涂画画,教别人认字。
内忧外患时期仍未放弃文教
在苗理正的印象中,无论时局动荡还是经济窘迫,苗家人始终重视文教,从未改变。那时,北伐战争刚结束,中国处于新旧政权交替时期,内患尚未除尽,外国势力又虎视眈眈。
在这种情况下,能有安定的工作已是难得。但苗理正的大伯苗文绥和二伯苗文绅一直坚持半工半读。因家庭困难,苗文绥甚至还停学一年,努力赚钱贴补家用后,又返回中山大学坚持完成学业。苗文绅更是边教课边上学,奋斗了五年半,顺利大学毕业。两人接过父亲的衣钵,带着苗家熬过了最艰难的时期。靠着他们的资助,家族不少人也顺利完成了大学学业,投身教育一线,其中就有苗理正的父亲苗文缵。
苗理正说,她的父亲谈不上名师,也无学术专著,是一名老实本分的教书匠,一生踏实做事、正直做人,先后于惠阳县立一中、广东省立惠州中学等数所学校担任动物、植物、自然、地理、化学等学科教师,从教38年。父亲甘于清贫,乐于奉献,赢得众多师生的良好口碑。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苗家人不仅教书育人,还始终保有民族正义感与爱国心,甚至将一生奉献给国家。苗文绥是华南理工大学数力系教授,去世前将所有存款作为党费上交,一分未留;苗挺(原名苗文约)是发明甘蔗渣造纸填补国内空白的化学专家;苗文抒即将大学毕业时奔赴抗日战场,他说:“在国家和民族危难的时刻,儿女情长已是微不足道。”
家族中的女子尤为坚忍,苗家儿媳秦佩镛上世纪三十年代毕业于惠州女子师范,培养了一大批新女性,桃李天下;苗娜娜大学未毕业就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响应党的号召去了北大荒......
教育情怀世代传承桃李芬芳
父辈对教育的热爱与追求,让苗理正深受鼓舞,也坚定了她投身教育的决心。她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的前身——华南师范学院。当年的华师还不是重点大学,但填报志愿时,她还是义无反顾地填了华师,只为离教育梦想更近一步。
“全家都很支持我,这给了我很大的力量与信心!”毕业后,苗理正原本有更好的机会去深圳发展,她却拒绝了,“教育是兴国之本,苗家的家风就是勤奋做事,我要把教育当成自己的毕生事业。”
在教学工作中,苗理正不忘家风教诲,时刻严格要求自己。任职惠州市第一中学校长期间,她制定了治校四字方针:“勤(带头苦干)”、“实(不尚空谈)”、“廉(清廉自律)”、“进(永不停步)”,影响了众多惠州学子。
“勤奋、正直、善良、有爱心、忠实,这是作为老师应有的基本品质。”苗理正以身作则,苗家家风发扬光大,她先后获过众多荣誉:“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五一劳动奖章”、“南粤杰出教师”、“特级教师”等。
她爱生如子,关心他们的日常生活,教他们缝补衣物,为他们做饭烧菜,还常邀请他们来家里包饺子。对学生们而言,苗老师就像自己另一个妈妈。在她的辛勤付出下,许多学生考入清华、北大、中科大等名牌大学。如今苗理正已退休,但她每年仍收到不少学生的问候,更有人远道而来探望她。
“勤勤恳恳做事,踏踏实实待人”。抱持着这样的理念,一代又一代苗家人投身教育事业,在各自的岗位上辛勤耕耘,无私奉献,将教育精神传承下去。三尺讲台承载了一个家族的梦想,更是托起了祖国发展的希望。
【文脉探访】百年老宅苗家祖屋仅存1/5
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海婵 实习生 钟坩倪
在苗理洁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位于北门大街的苗家祖屋。300多年前,这里是三品大员的将军府,现部分修缮成了远近闻名的“网红”文化饭馆。每天一到饭点,大堂与包间几乎爆满,不少是外地游客是跟着导航找来的。
一进门,红砂岩墙基、青砖墙、廊柱、木雕,无不显露出祖屋悠久的历史与当年的显赫。大堂里还悬挂着苗家杰出人物简介和祖屋复原图,处处可见书画艺术作品,充满文化韵味,让食客在品尝东江美食的同时,了解苗家文化、惠州文化。
苗屋的历史也在苗理洁的讲述中慢慢浮现。据介绍,清朝康熙元年(1662年),为加强中国版图南部边陲重镇的防务,朝廷在惠州设立提督军门,据光绪《惠州府志》记载,驻扎惠州府的广东提督军门下设前、后、左、右、中五个营。为解决驻军住房问题,其中现在的北门大街25号被用做“中营守备署”。
同年,惠州苗氏族人的先祖苗之英来到惠州,他的家眷随之陆续南迁。
祖宅大门上一副300多年至今未改的对联 “春浓北廓,派衍东阳”,正是苗家对故土和根的追溯、眷恋,也是苗氏祖先践行精忠报国精神的印证。
当时苗之英担任左营参将游击(三品武官),一个营约有2000余人。苗之英退役后,就在当时的北门街“中营守备署”对面购地建房定居(即“老苗屋”,现北门大街28号)。后家族人丁兴旺,苗氏子孙从政府手中买来“中营守备署”为苗家居屋,遂称为“新苗屋”。“从五一路入口处(现金帝会所)到出口处(紧挨中山公园的木棉树)左右两边空地都是新苗屋原所属!“鼎盛时期,苗屋的面积可达上万平方米。”苗理洁说道。
苗理洁还记得,家中的后花园“宜园”,是当时惠州城内为数不多的私家园林之一。园子紧靠祖屋,依地势而建,分下、中、上、顶四层。在顶层,有凉亭和月洞门,月洞门旁有秋千。穿过月洞门就到了当时本城的最高点——中山公园,地方志上记载旧时叫梌山的地方。月洞门大理石上刻有两个颜体字“宜园”。
苗理洁介绍,据说有风水先生预测,这地是条好龙脉,能藏风聚气。祖屋面朝西湖有明堂水,左有青龙右有白虎两砂扶持,地理位置很好;背靠地势层叠、依山而上的园子,且林木葱茏,树形秀丽。此福地可荫庇子孙后代。
遗憾的是,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后山两层木质楼房毁于一场大火。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苗屋土地多次被征收。现如今保存下来的不到原来面积的1/5,“被活化用起来的饭馆仅仅只是很小的一角”。
惠州文史专家何志成表示,惠州城区在清初有20多个军事机构,而今仅剩下北门街这个“中营守备署”。 “中营守备署”是北门大街的标志性建筑物,因此很有历史文物保留价值。
时过境迁,苗家大屋的辉煌已不复存在。幸存的老屋经常漏水,还遭白蚁入侵。为此,族人成立了“苗屋管委会”筹钱维修,只是还远远不够,他们希望政府部门给予关注。
苗屋只是在九街十八巷中的一颗珍珠。惠州民俗学者林慧文介绍,自公元590年隋朝在惠州设立循州总管府以来,西湖边的府治所在地就开始聚集人口,其规模在1400多年以来不断扩大。明清时,府城的区域面积达到1平方公里,街巷四通八达、不可计数,故统称为“九街十八巷”。在老一辈惠州人的眼里,九街十八巷就代表着惠州的老府城,是惠州人的根。
如今,九街十八巷已不在,但大量的文保单位和历史建筑得以留存。2016年惠州市住建局发布的《惠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草案)将九街十八巷中的金带街和北门直街列为两个历史文化街区,光这两条街就有14个文保单位和16座历史建筑。让人欣慰的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九街十八巷的文化价值,不断进行活化利用,苗屋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夏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