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记者 夏杨
回望中国古代史,有个现象颇耐人寻味:两个非汉族建立的全国统一政权——元朝和清朝,却遭遇不同待遇,清朝“反清复明”活动此起彼伏;而元代“反元复宋”活动并不多。
乍听起来有点费解:宋代被誉为文人士大夫的黄金时代,赵宋王朝重文轻武,一般不杀文人,多数时候君王还能虚心纳谏;且宋代经济、科技、文化等都很发达,如此好的历史时期,为何元灭宋后“反元复宋”活动不多?
分析这个问题之前,有一点首先要说明,历史上的所谓反什么复什么,都只是口号、旗号而已,每个政治势力都有自己的政治目的和利益诉求,复宋复明,其实与宋、明没多大关系。
明白这个道理,再谈这些政治活动。其本质上跳不出那条历史规律: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元代“反元复宋”活动少,是因为元朝建立后,保持了整体的社会稳定,百姓生活状态变化不大。而满清入关统治全国后,其政策对传统汉民族和其他各族的压制却大很多。
具体说来,南宋末年,蒙元铁骑迅速向南推进,直到“崖山之战”,南宋王朝势力被彻底荡平,南宋皇族也死的死降的降,社会力量也没有了“复宋”的号召者和组织者。
且元朝之初,蒙元军事实力强大,地方势力即便有心,也无力抵抗。直到元帝国末期,实力衰微,刘福通、郭子兴、朱元璋等才揭竿而起。
尤为重要的是,元朝政权对汉族和其他各族采取了拉拢政策。以忽必烈为代表的蒙元皇帝,对汉族士人很敬重,对投降的宋恭帝,对被俘的文天祥等,都以安抚为主。而对科举选拔上来的读书人,也能平等视之加以重用,汉族士人在元代朝廷身居高位者不少。
而清朝面对的情形却不同。一方面,与蒙元铁骑的军力相比,满洲八旗并非十足强大,对汉民族的抵抗并不能形成压制性优势。若不是吴三桂带着关宁铁骑献出山海关,满清未必能入主中原。
而清军占据北京,并向南扫荡明朝残余势力时,南明小朝廷,以及台湾的郑氏、云南的沐王府等势力还在,仍有号召和动员前朝残余力量的能力。因此“反清复明”活动此起彼伏。
尤其重要的是,清朝的政策压迫、激化了民族矛盾。满清入主中原后,嚣张的多尔衮抛出颇有歧视和惩罚意味的“剃发令”,“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强硬、野蛮地推行,这与儒家文化“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传统观念相冲突,必然受到民众反抗。
而面对反抗,清初统治者的措施是疯狂地杀戮恐吓,制造了惨绝人寰的“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等血腥事件,这种做法无疑是火上浇油,更加激化了矛盾。尤其严重的是,如此做法,将“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的士人阶层,推到了清政权的对立面。
历朝历代,反抗运动的主力虽是底层民众,但策划者和助推者往往都是有见识的读书人,而清政权对文化有极强的控制欲,大兴“文字狱”,并篡改历朝典籍,如编写《四库全书》时,关于“胡人”的内容都要删改。满清的文化政策冲击着士人和读书人,就像捅了马蜂窝,导致不安定因素如“离离原上草”,很容易“春风吹又生”。
压迫过重,安抚政策不足,满清王朝虽然也出了康熙、雍正、乾隆等盛世明君,但他们对非满族人存在提防,汉族士人很难进入上流社会;同等地位的官员,汉人也低满人一等。这样的情形下,清政权始终难以收服部分清高的士人,他们成为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直到晚清时期,随着国力衰微,清政权才无奈地允许汉族士人进入统治集团,涌现出了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等立国柱石。只不过此时已大厦将倾,再想挽救危局,已经晚了。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夏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