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文脉·人物】“罗浮之子”苏方桂50多年钟情于通俗文学创作,《罗浮侠女》单部作品曾卖出200万册
2020-07-03 11:42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苏方桂是深受罗浮山文化影响的一位作家。他是东北人,却在惠州生活了60年

统筹策划/陈骁鹏 马勇

文、图/羊城晚报记者 黄翔宇

素有“百粤群山之祖”“蓬莱仙境”之称的罗浮山,坐落在惠州市博罗县的西北部。这座岭南名山,集儒释道三教为一体,孕育了许多传说故事,从古至今吸引无数文人墨客在此留下踪迹和作品。

东晋葛洪隐居罗浮山炼丹修道、著书立说,北宋苏东坡留下“罗浮山下四时春”的千古佳句,明代汤显祖在罗浮之行后创作传世名作《牡丹亭》……如今的罗浮山,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它在文化上的影响力并没减弱,而是越来越强。

苏方桂便是深受罗浮山文化影响的一位作家。这位自称“罗浮之子”的东北籍作家,在惠州生活了60年,直言“惠州养育、培养了我”。83岁高龄的他接受羊城晚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关于罗浮山的诗词、风景、人文、传说,对他来说都是灵感来源和文学财富。在采访中,除了创作历程,苏老先生还讲述了他与羊城晚报的些许渊源。

苏方桂小说《罗浮侠女》

据革命故事创作《羊城丐王》

“羊城晚报于我有恩啊!你们来了,就是娘家人来了!”6月17日,甫一见面,苏方桂便热情地对记者说。他介绍,他的《羊城丐王》和《南国红颜劫》两部小说,上世纪90年代在羊城晚报连载了九个半月。“从小我就爱写作,不过真正进入到写作的高产期、稳定期,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

苏方桂是满族正黄旗人氏,1937年生于辽宁省营口市熊岳镇,曾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作家协会理事、惠州市作家协会主席。说起往日的获奖情况,苏老对于获得广东省第二届鲁迅文艺奖、广东省通俗文学大奖、辽宁省春风文学奖等多种奖项一笑置之,不愿多谈。而一聊到作品本身,苏老则兴趣盎然。

“说起《羊城丐王》,其实创作缘由很巧合。有一次我在广州开会,看到省政协的一份资料上写到,黄花岗起义72烈士的遗体是丐帮埋的。就这么一句,却引起了我极大的好奇心,于是我带着疑问去图书馆、档案馆各种查资料。”据苏方桂介绍,他经过不懈努力,终于查到,当时掩埋烈士遗体的广州丐帮属于洪门的一支,与孙中山有关联,富有传奇性。于是,基于那一段的历史背景,《羊城丐王》逐渐诞生了。

苏方桂小说《羊城丐王》当年在羊城晚报上的连载剪报

《羊城丐王》的主人公的成长背景,苏方桂设置为罗浮山下,问其缘由,苏老的回答是对于罗浮山周围的环境和风土人情较为熟悉,“作家的创作绝对离不开现实的土壤”。不仅这部作品,其他如《罗浮侠女》《罗浮传说》等作品,也都是根据当地的风俗或传说来进行加工创作的。当时,这些小说一面世,不仅获得良好的口碑,还有着喜人的销量。据统计,仅《罗浮侠女》一部小说,在上世纪90年代就拥有超200万册的销售量。

苏方桂的小说作品,大多属于通俗文学,具有语言易懂、情节曲折、人物性格鲜明等特点,为广大读者所喜闻乐见,拥有众多读者群。但苏方桂表示,通俗文学也有不足方面,如人物内涵单薄,重情节轻思想,热闹好看而深度不够,缺乏心理描写与环境描写。他表示:“我们要向西方文学学习,增强作品的思想内涵,提高通俗文学的品味。作品贴近群众没错,可是不能做读者的‘应声虫’,作家有责任帮助读者提高审美水平。”

苏方桂小说《罗浮传说》

困难时期仍写出40万字

说起创作经历,苏方桂向记者讲述了他小时候的一桩趣事——因为从小热爱文学创作,所以他对古代的文人名家十分景仰。他最喜欢的一位文人是苏轼,而他哥哥最喜欢李白,为此,兄弟二人没少争执,都觉得自己最喜欢的那位才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文学家。“那时候我哥哥管我叫‘苏西坡’,我喊他‘李黑’,互相都不服气。不曾想,我长大之后还真的跟苏东坡产生了一点联系,到了他曾经待过的地方生活。”

苏方桂回忆,他发表的第一部作品是根据他家乡民间故事改编的小说《神鱼》,当时他才13岁,还在上初中。“当时辽宁省叫辽东省,有本省级杂志《辽东文艺》,一个月出一期。我当时写了小说就去投稿,没告诉任何人,家人同学都不知道。过了好久,有一天我突然收到一个大信封,我以为是退稿呢,等到放了学同学们都走完了才敢拿出来看。没想到居然不是,而是杂志社编辑的修改意见!我三千多字的原稿,编辑给了两千多字的修改意见,可把我兴奋坏了。于是我连着两个晚上,趁着我妈睡着了,偷偷地修改,改完又寄回给杂志社。”

过了不久,作品成功发表,这一消息顿时轰动全校,学校老师用毛笔将苏方桂的作品抄写并张贴在学校的宣传栏,以示表彰。处女作的发表,给了苏方桂极大的信心和鼓励,激励他下定决心一生都会从事文艺创作。

1957年,苏方桂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博罗工作,担任矿山小报的编辑。几年后又被调到了博罗县文化馆工作,一干就是十多年。“我十分感谢文化馆的工作经历,让我有时间有便利去阅读和了解博罗的风土人情,积累大量素材,为后来的写作打下了基础。”苏方桂欣慰地说道。

上世纪70年代时,苏方桂曾被下放到辽宁老家3年,暂停了一切工作。当时很多人都不敢随意写作,怕被人戴帽子、安罪名。可苏方桂不怕,在老家的3年,他仍未停止创作,40万字的小说《黑煞与红煞》便是在那段时间完成的,最终于1976年由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他回忆说:“当时我爱人不让我写,说我就是因为总写东西才被下放到老家的,怎么还敢写呢!可我始终觉得不应该放弃,困难只是一时的,要相信未来。白天怕被别人发现,我都是晚上写作,用被单遮住窗户,在油灯下完成了那部小说。”

苏方桂小说《黑煞与红煞》

作品较早尝试“跨界融合”

提到爱人,苏方桂的脸上不禁露出了笑容。他得意地告诉记者,他的妻子是他的“粉丝”,一开始看了他的小说作品,发现跟他是老乡,便主动给他写信表达赞美之情,俩人通过书信往来,成为了“笔友”。后来他妻子来到惠州找他,两个人正式确立了恋爱关系,他妻子也留在了惠州,两个人步入了幸福的婚姻生活。他表示:“写作不仅给我提供了荣誉和价值,还为我带来了爱情。”

苏方桂认为,作家要有好奇心,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奇特的东西并对其加工。当记者问苏方桂有没有关于写作的技巧时,苏方桂表示,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多看、多听、多想是基础,同时灵感也很关键:“灵感并不神秘,其实是知识、阅历的综合体现,作家创作时一定要有灵感,写不下去时千万不要硬写。”

苏方桂的作品具有岭南韵味和广东特色,他大量收集民间故事和广东民间风俗,自觉地将民俗和广东特色引入文学创作中,他认为“民俗描写是营造历史氛围和时代氛围的需要”。在苏方桂的诸多作品里,对广东民间风俗如饮食服饰、婚丧嫁娶、茶道棋道、园林建筑、宗教仪式等方面,都有精确细腻的描写,使作品平添了岭南韵味和广味。

如今的苏方桂,是惠州市作家协会永久名誉主席,他的成就不仅体现在小说本身。除了小说作品的口碑和销量双丰收外,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连环画大行其道时,苏方桂抓住机遇,与岭南美术出版社签约,将《罗浮传说》《罗浮侠女》《五羊恩仇》等作品改编成连环画,图文并茂,受到老百姓的喜爱。

据统计,由苏方桂小说改编的连环画,发行量达700多万册,这使他的作品走进千家万户。

不仅如此,苏方桂还将多部小说改编成影视和广播剧,在广东作家中较早尝试文学与电子传媒互动,使文字与图像优势互补。如《羊城丐王》发表后立即引起影视界的注意,广东电视台与香港亚视合作改编成大型电视连续剧《丐王》,在海内外播放发行;著名导演王进将《女人花》改编为同名电影,获葡萄牙国际电影节大奖。此外,广东经济电台将《羊城丐王》《五羊恩仇》改编成配乐连续广播剧,听众不计其数。

根据苏方桂小说改编的连环画

采访最后,苏方桂对记者动情地说道,如今他的眼睛已经不太能看清报纸上的字了,平时看报就是看看标题,正文内容得用放大镜才看得见,可是每日读报已经成为了习惯。他还表示:“因为我也看不太清,所以其他的报纸我都停了,但是《羊城晚报》我没停,它对我来说意义重大,我会一直订阅下去,也衷心祝愿你们能够越办越好!”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夏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