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冬至 | 冬至大过年!TA凭什么赢得这种江湖地位?
2021-12-21 07:12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你可以说广东没有冬天,但不能质疑广东人过冬的热情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梁泽铭
手绘海报/刘苗

2021年12月21日23点59分9秒,我们迎来“冬至”节气。

冬至,又称数九、冬节、长至节、亚岁,古人把冬至列为一年中开始的节日,位列二十四节气之首。它不仅是二十四节气中重要的一个节气,还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为什么这个节日如此重要?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定的一个。关于冬至最早的记录是在商末周初,周公用土圭法测影,“树八尺之表,夏至日,景长尺有五寸;冬至日,景长一丈三尺五寸”。古人讲: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也就是说,从这一天起阴气盛极而衰,而阳气渐长,此后白天一天比一天长,开始了下一年的循环,是一个大吉的日子。

冬至节气自古就很受重视。据载,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汉朝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庆祝仪式,称为“贺冬”。这一天,例行放假,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

到了唐宋时期,冬至就成了祭天拜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盛大的祭天大典,老百姓也要拜祖先,然后围坐而食,俨然一副过年的样子。所以冬至有“小年”之称。

为什么说冬至大如年?

在广东,有两句耳熟能详的谚语,叫“冬至大过年”“肥冬瘦年”,意思都是说冬至甚至比春节还重要。可见它在广东人心中的位置。所以,你或许可以说广东没有冬天,却绝对不能质疑广东人过冬的热情。

虽然冬至最早的记录可以追溯到商末周初,但一直到清朝的《清嘉录》才明确说“冬至大如年”。

《清嘉录》

为什么广东会有“冬至大如年”一说?由于广东的气候原因,在农耕时代,百姓过春节的时候是耕种季节,每到春节都要下田干活;但冬至却恰恰相反,这天是不用下田的,且家家户户都要买肉庆贺。

不用干活还有吃的,岂不是比过年还快意?

广东冬至有哪些“食俗”?

在冬至,有“北方吃饺子,南方吃汤圆”的饮食习惯。

吃饺子,俗称“安耳朵”(挤饺形似耳朵),北方民间认为冬至日不吃饺子会冻掉耳朵,也不利农事收获;另一说,吃饺子是为了纪念医圣张仲景。

汤圆/视觉中国

吃汤圆则意味着“团圆”“圆满”,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团”。此外,广东民间还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

不过,作为合格的吃货广东人,如此重要的节日岂能只吃汤圆?每个地区都有独特的“食俗”,先吃为敬——

广州

广州对冬至十分重视,其地位不比春节低,所以广州的“冬至饭”可以用豪华来形容。

街坊们劏鸡杀鸭,举家围坐;也有许多人选择在酒楼过节,让大大小小的食肆出现“墟撼场景”。只不过祭祖拜神已不是家家都有了。

广州街坊在酒楼吃饭/羊城晚报·羊城派

佛山

冬至当日,佛山人会一早杀鸡,准备菜肴果品祭拜祖先,还会蒸“松糕”。“松糕”是一种米粉发酵做成的糕点,蒸熟后有很多细孔。松糕有高升大发的好意头。而在顺德,还有“围坐打边炉过冬至”一说。

中山

中山小榄有冬至吃“水榄”的习俗。小榄的“汤圆”并不圆,像橄榄状,故称“水榄”。这是一种用菊花肉作馅料的糯米汤圆。

阳江

阳江人过冬至,会做当地的特色传统美食——咸汤圆,寓意“一家团圆、美满幸福”。阳江人把汤圆称为“圆子”,和普通汤圆不一样,馅不是包在汤圆里面,而是把汤圆切成粉粒,汤圆馅放汤里煮开,闻到香味后,再放汤圆一起煮。用料以当地海产为主。

咸汤圆/南方+

惠州

惠州人有句流传至今的俗话:过冬食粉果。粉果即艾角(也称艾粄),这是惠州特有的过冬习俗。冬至是惠州人非常重视的一个节日,每家每户都会宰杀鸡鸭,大吃一顿。其中,艾角就是惠州人冬至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美食。

艾角/惠州文明网

湛江

腊味姜饭是湛江吴川冬至的特色美味。其是由生姜混合大米,加上腊味组合而成的。姜饭,顾名思义,要有姜。而这姜不简单,是由七种不同品种的姜组成,人们称之为“七色姜”。

东莞

东莞人冬至吃“冬团”,这是一种用糯米粉包裹豆馅制成的圆形食品。除了冬团之外,部分镇街还有吃咸丸的习俗:用糯米搓团而不包馅,投入用虾米、蚝豉、鱿鱼、冬菇、青菜等熬成的汤中即可。“圆”意味着 “团圆”“圆满”。

潮汕

潮汕地区民谚云:“冬至(节)大如年”“冬至(节)没返没祖宗”。人们吃了冬节圆(汤圆)后,还要在家宅的门、窗、桌、橱、梯、床等显眼处粘附两粒冬节圆,甚至渔家的船首,农户耕牛的牛角,果农种植的果树也不例外,以求神明保佑一家平安。

潮汕汤圆/潮州发布

梅州

客家人称冬至为“过冬”,按照习俗家家户户都要好好吃一顿。冬至前后,梅州客家人都喜欢吃羊肉煮酒,认为在冬至时节食用对身体大有裨益,因此酒煮羊肉成了客家人的冬至时令美食。此外,这一天酿造娘酒也是梅州地区最重要的习俗之一。

茂名

做籺吃籺是茂名人过节至最古老、最传统,也是必不可少的习俗。菜包籺馅料和煮籺是相同的,不过包成球形的包子状,然后用干净烫熟的大片生菜叶包住,再放进籺篮蒸熟,无须用汤煮。蒸熟后有韧性的籺身包在柔软的菜叶里,入口另有一番风味。

河源

萝卜粄是最具客家风味的冬至食品,在客家人的餐桌上必不可少。对河源人而言,萝卜粄有着特殊的感情联结,一入口,就会想起冬至与奶奶和妈妈围在灶头捏萝卜粄的情景。萝卜粄的制作手艺,多是女性在传承。贤惠的客家女人,都是从母亲那里学会捏萝卜粄的。

(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梁泽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