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玉兰100故事㉒】践行六字箴言!东莞城管“萌新”成长的苦与乐
2021-08-25 21:42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桥头女子中队以特有的温柔、耐心、细致,践行柔性执法理念,用别样的力量开创城管工作新局面

文/陈泽煌 胡蝶
图/受访者供图

在桥头镇的大街小巷,活跃着一支英姿飒爽、充满朝气的女子队伍,她们奔走在城市中,开展政策宣传、劝导占道经营、为市民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服务……她们以女子特有的温柔、耐心、细致,践行柔性执法理念,用别样的力量开创城管工作新局面,展现城管人员的新形象、新风采。

以上即是东莞玉兰女子城市执法服务队桥头中队(以下简称“桥头中队”)的工作日常。其中,来自该中队的黄珺珮是13名队员中年龄最小的一位,今年只有24岁。对于她这样的“城管萌新(初涉某领域而未窥得其堂奥的新人)”,又将遇到哪些工作上的烦恼与收获?

快速成长的城管“萌新”

据了解,黄珺珮是在2019年9月加入桥头城管分局,至今不到两年时间,这位97年的姑娘算是一名“城管新人”。在今年4月,东莞市城管局组建玉兰女子执法服务队,各分局响应号召,纷纷组建中队,黄珺珮也成为了桥头中队的一员。

“刚开始到这个岗位上时,心里是有一定的忐忑的,毕竟以前都是做内勤,而且也刚到部门工作时间不长,很多事情仍未熟悉就加入了女子队,怕自己不适应。”黄珺珮如是说。

黄珺珮与同事们积极开展“五进”活动

但作为一名城管新人,同时又是“95后”,本着年轻人学习能力强的特点,在桥头中队,除了跟队一线出勤外,黄珺珮主要负责内部工作宣传和制作中队形象视频等。

日常刷的各类小视频,看似简单,但当从观看者转变成生产者的时候,她终于感受到了制作一个简单但有趣的视频实属不易。在工作之余,黄珺珮选择自己加班加点,挤出时间精力不停地学习制作视频,在实践中摸索。

慢慢地,她养成了看小视频时留意其结构、拍摄手法、转场、音效、画面的美观度等习惯。这一切的努力都是为了能以更有趣、更灵现的方式将桥头中队的工作日常呈现给市民,让群众能更贴近、更熟悉具体的城市管理工作。

获聘首批“垃圾分类主题宣讲员”

除了接手视频创作之外,为寻找合适素材,黄珺珮自然不落下随队参与活动的机会。其中,在多场“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活动中,她与中队同事们特意准备了垃圾飞行棋、分类投放竞赛等游戏供市民参与,通过游戏互动、寓教于乐的方式,进一步加深市民对垃圾分类的认识,将垃圾分类知识传授给广大少年儿童。

1629891189(1).png

桥头垃圾分类宣教馆揭牌,黄珺珮获聘成为首批宣讲员

与此同时,队员们在日常巡视中也不忘向过往群众派发垃圾分类宣传指引单张,热情地讲解生活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让广大群众深入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从而调动广大群众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

在8月17日,全市首座生活垃圾分类主题宣教馆在桥头镇莲湖公园畔揭牌亮相,该宣教馆不仅具备宣传教育、互动体验等功能,还集线下、线上、VR的应用,教育意义重大。而黄珺珮也在当天受聘成为该馆的“垃圾分类主题宣讲员”。

日前,新开放的桥头镇生活垃圾分类主题宣教馆迎来了首批幼儿园的参观。活动过程中,黄珺珮和同事们一起,通过PPT讲课、现场问答、投递实操等丰富的形式,生动地向小朋友们解释了生活垃圾为什么要分类、如何分类等知识。与此同时,她也用视频、图片记录下天真烂漫的孩子形象,让垃圾分类的理念融入家庭和社会中,让“绿色、低碳、环保”的理念深入幼儿及家长心中,以短视频传播带动家庭、社会共同关注、参与垃圾分类。

“年轻但是不虚浮,脚踏实地,努力工作,黄珺珮在桥头中队得到快速成长,已经能独自担当。”桥头中队队长邓凤娇评价黄珺珮说,加入中队的这三个月时间,她用实际行动告诉大家,“95后”也是靠谱的城管人。

践行“韧于行 柔于情”

“只有真正走上了街头,才能了解城管日常工作中的各种困难。”在采访中,黄珺珮向记者坦言,她自己一开始对“城管”这个名词并无过多好感,甚至有些排斥,因为过往通过媒体平台接触的多为负面新闻。但在机缘巧合之中,她却又加入了城管这个行列。在职两年的时间,她不仅加深了对城市管理的认知以及专业素养,同时更是在实战中得到锻炼,渐渐地,她改变了想法,并坚信城管工作是民心所向,新时代的城管人与过往的形象完全不同。

暴雨突袭,黄珺珮为群众遮挡雨水

“一毕业就进入城管分局担任文秘工作,几乎没有一线执法的经历。之前要我自己上街独自巡查的话,心理上还是有些担忧的,怕遇到蛮不讲理的群众,而且部门一再强调要以柔性执法为主。”黄珺珮说。既有那么多的限制,又要做到文明执法、柔性执法,如何做到鱼和熊掌兼得呢?这非常考验桥头中队采取的策略。黄珺珮介绍说,在平时的外出执勤过程中,女子队会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队员之间进行分工,有人负责拍照取证,有人负责普法劝导,还有人负责协作,将每一个人的作用都发挥到最大,用团队的力量去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任务。

黄珺珮一边向记者介绍,一边展示了她的工作笔记本,扉页上写着“韧于行 柔于情”六个字。据她介绍,这六个字是她从中队的“姐姐们”学到的经验,自此便把它写在本子上当座右铭,也时刻提醒、鞭策着自己。她认为,女性相对温柔的人设形象更容易走进市民身边,善于以尊重换理解,以真诚换合作,用最友好的态度,最贴心的服务,帮助市民提升对城市管理工作的认知,共同参与建设美好家园。

虽然每一次的外出执勤,对她来说都是一次全新的体验。外出执勤工作量大,不仅要与群众打好交道,更要灵活应对处理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不曾有过的一线经历,都将成为黄珺珮以后的工作日常。但当每一次看到自己帮助过的人露出了微笑,自己劝导过的店铺商家去接受配合工作,自己和团队的工作得到市民群众的肯定,黄珺珮依然觉得付出的一切都很值得,不会觉得辛苦委屈,因为在自己的工作上,她找到了属于一名城管人的职业认同感和成就感。

而像她这样在岗位上用实际行动做出贡献的城管小姐姐们,以“巾帼不让须眉”的飒爽英姿,正在让这座城市变得更加美丽,更加温情。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张德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