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好嘢,广州匠|泮塘古村造花人:玩转纸花艺术,绽放岭南之美
2021-07-06 12:08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焕坤
图、视频/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秋明
海报/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倩

何计留春住?且看造花人。

小暑将至,广州天气炎热,处于花期的鲜花渐少。在有900余年历史的广州市泮塘古村一栋青砖大屋内,却“盛放”着硕大的樱花、向日葵、虞美人等。背后的“种花人”是这栋青砖大屋“和馆”的主人——广州儿女吴贵华、李颖仪及其团队。

此花非彼花。据悉,1700多年前开始,因为鲜花不易保存,我们的祖先使用通草、蚕丝织物、纸等天然材料,运用不同的工艺方式制作成通草花、绢花、纸花等。早在《二仪实录》中就记述:“晋惠帝令宫人剪五色通草花插髻”。至唐宋明清,造花行业愈发繁盛,从“莫怪杏园憔碎去,满城多少插花人。”“梅白桃红借草濡,四时插鬓艳堪娱。”等诗句可见一斑。

千百年后的今天,一支广州团队玩转造花工艺,以现代新颖的方式绽放岭南文化之美。

轻裁慢剪搓复粘
英雄木棉由纸生

沿着蜿蜒曲折的麻石街巷,在一间半掩的青砖屋“和馆”前停步,跨过趟栊门,便可看见约150朵抽象大型花艺,吊挂在刻画了岁月痕迹的墙体上,恍惚间犹如置身梦幻仙境。

据介绍,每隔一个季度,吴贵华、李颖仪团队就会更改纸花艺术装置的主题。这些纸花,大多由皱纹纸制作而成。皱纹纸有竖向纹理,通过拉伸形成的褶子仿佛花的纹路。也有部分根据花形特点,使用布、绢等制作。除了色彩鲜艳、花形特别,和传统纸花相比,“和馆”的纸花还很硕大,直径1.5米的不在少数,“这种大小前后大概要做一个月。”在团队中主要负责设计与创意的吴贵华说。

怎么从一张纸变成一朵花?在团队中主要负责实操的李颖仪,用最新设计的小木棉花做演示。

造花所需材料不多,不过是皱纹纸、热熔胶枪、剪刀、画笔、切割垫板,屈指可数,但论需要的耐心和小心,不在其他手工艺之下。

“木棉花分花蕊、花瓣、花萼、枝干,造花就是将每一部分做出来再粘合一起。”李颖仪说。只见她先是取出一张西瓜红色的皱纹纸,裁剪约2厘米宽,然后在纸上细细剪出一排细丝,再将皱纹纸通过热熔胶缠绕在铁丝上,绕上数圈。

为了模仿木棉花饱满、硬挺的特征,李颖仪再取出两张西瓜红色皱纹纸和一张棕色皱纹纸,粘合在一起再裁剪约3-4厘米宽,重复上述剪丝步骤,缠绕在小花蕊外。最后,李颖仪将每根细丝揉搓成条,用画笔点缀其顶部,使花蕊更逼真。

接着是花瓣部分。木棉花瓣分出五瓣,为椭圆形状,向外弯曲,边缘处往里面卷。李颖仪取出中国红色的皱纹纸,裁剪5片约8厘米长、1.5厘米宽的长方形纸片。以中心点为轴,反向扭至对折,模拟木棉花瓣的厚实,粘合后拉扯成花瓣形状,再稍微修剪。五片花瓣做好后,粘合在花蕊外。最后再用棕色皱纹纸制作花萼和枝干。

机缘巧合做纸花
青砖屋内开展览

事实上,木棉纸花是团队首次制作的仿真纸花,“我们的纸花,大多数灵感来自不同的鲜花。虽然有原型,但不能说是仿真花,更多是‘美的结合体’,比较抽象。”

吴贵华表示,自己是土生土长的广州人,又是一名退役军人,特别钟爱木棉花,于是改动手稿数次后,终于设计出木棉纸花。“木棉花是广州市市花,是‘英雄花’,它足够美了,所以我想用纸艺完完整整将它表达出来。”

一名退役军人,为什么会传承有上千年历史的造花工艺?吴贵华笑言,一切都是机缘巧合。

据悉,吴贵华在退役后从事过不同的工作,最后自己组建了一个摄影团队,为了让摄影效果达到自己的要求,有一次他自学制作了纸花用作拍摄道具。“在那一次后,开始有客户问我们,照片里的纸花在哪买,我就意识到这个有市场。”

吴贵华表示,一开始团队制造的纸花与传统纸花比较相似,仿真且小巧,多用于佩戴和摆设。后来客户 “如果大一点会不会更有张力?”的一句话让吴贵华醍醐灌顶。之后,吴贵华与团队更多是结合时尚的元素,设计硕大抽象的纸花。如今,吴贵华团队已经是国内外20多个品牌活动设计指定供应商。

今年2月,吴贵华团队进驻泮塘五约,在一间已有百年历史的传统建筑内,开一场不落幕的纸花艺术装置展览,将岭南文化特色与艺术融为一体。“做这件事,一方面是想树立自己品牌的形象,另一方面是希望通过我们的力量让造花工艺、岭南文化更为人熟知。”

吴贵华告诉记者,开馆后有不少游客慕名而来,并游览这条岭南古村;还有一些村民会走进“和馆”,与他聊起儿时自己用通草做花的经历。(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广州匠学堂: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在5月20日(520·情人节),吴贵华团队推出一盏特别的“花灯”,饱满鲜艳的“玫瑰花”在玻璃罩中绽放,轻轻拍打玻璃罩,不同颜色的灯光从罩内小灯泡中散出,充满浪漫气息。

吴贵华告诉记者,过去团队主要为企业提供服务,“花灯”是首款推出的零售文创产品,希望扩大受众面,让更多人了解造花工艺。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吴贵华团队不只是销售产品,还设计了多个课程,提供给感兴趣的街坊到现场亲自动手,制作自己的纸花与“花灯”。“纸张,随处可见、唾手可得。古人运用自己的智慧,用一双巧手将‘美’留存。我希望当代更多人能学会造花工艺,像古人一样,放慢生活节奏,细品生活之美,传承这一文化。”(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陈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