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财经评论员 黄婷
近日,各地银行推出的消费贷产品可谓花样百出。江西九江银行推出“彩礼贷”,产品最高可贷30万元,期限最长为1年,年利率4.9%;昆明一陵园与当地银行联合推出“墓地贷”,最高能贷款20万元,期限可达10年,无需抵押。不过,18日晚,九江银行就“彩礼贷”发表致歉声明称,已对直接责任人给予停职处理。
一款金融产品的诞生,某种程度上是脱胎于金融机构对目标客户和需求市场的洞察,“彩礼贷”和“墓地贷”等产品也靠着煽动人们“结不起婚”“死不起人”的焦虑而火了一把。
据报道,“彩礼贷”的资金使用场景要比支付彩礼多得多,包括结婚旅行、购买首饰、家电、车,应当说不少新婚夫妻都有相关的消费意愿,但因为缺乏足够的购买力才被抑制住。因此有不少人认为,“彩礼贷”只是一个营销的“噱头”,针对需求进行产品和营销创新无可厚非。
然而,即使抛开“彩礼贷”和“墓地贷”背后激起的风俗、伦理争议,这类消费贷产品也不能彻底“洗白”。细看这些产品的营销话术,“彩礼贷”向情侣许诺“‘贷’来稳稳的幸福”,“墓地贷”则摆出“给客户子女或孙辈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善意面孔;两种贷款虽然都交代了未来需要偿付的利息,但在“大写加粗”的好处面前,又有多少人经得起这般诱惑、沉下心来做好这道算术题呢?
无论顺境逆境,人生总是在不断地进行选择——有人及时行乐,甘愿“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也有人延迟满足,在年轻时储蓄或投资。各类金融中介在芸芸众生中将这两个人匹配到一起,利用市场的信息差赚钱,看似皆大欢喜。而个人在当下和未来消费中所作的选择,用经济学的道理解释,不过是在追求终身财富或幸福感的最大化罢了。
但这并不意味着有了消费意愿,我们就可以轻易地向未来“赊一笔账”,银行就可以心安理得地进行产品创新。量入为出的朴素道理没有说错,而上述道理隐含的条件是,追求即时满足的人要看得足够远,要掂量得出今天的甜蜜给明天增加了几分负担,要评估自己能否hold得住加了杠杆的未来生活。诚然,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这并非易事。
尽管“彩礼贷”的产品设计中也有“情侣一方需为行政事业单位正式员工”的风控条件,但这种对于收益夸大其词、对于风险点到为止的不对称宣传却很难被扭转。
在“彩礼贷”、“墓地贷”等“贩卖焦虑”的贷款产品背后,金融机构也有自己的利益考量。面对竞争激烈的消费贷市场和几乎被瓜分完毕的主流消费场景,挖空心思拓展更多场景、制造更多噱头是大多数金融机构必然的选择。假如监管缺席、舆论漠视,消费贷攻城略地的脚步不会有丝毫放缓,越来越多的人生理想会被放在杠杆的另一端。而倘若对资金流向的界定和监控不严,以贷养贷的陷阱也将无处不在。
此前,一些小额贷款公司瞄准大学生群体开发出“租金贷”、“美容贷”、“培训贷”等产品,近日监管堵住了这条路,也正是因为看到了大学生的短视且非理性的消费观,以及小额贷款公司无孔不入的逐利行为。而除了校园贷,规范消费贷市场的产品和营销,已是当务之急。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汪海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