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策划/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骁鹏 马勇
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丽媛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这是诗仙李白笔下卓然生辉的冶炼场景。感今怀昔,不为人们熟知的是,惠州在宋朝时期也曾有“火星四射,紫烟蒸腾”的冶炼铸币盛况。据《宋史·食货志》记载,惠州阜民钱监于北宋治平四年(1067)设置,是当时全国十六个钱监之一。
在惠州绚烂多元的历史文化符号中,阜民钱监是一块被大大低估的历史“瑰宝”。史料记载,惠州阜民钱监钱币产量曾居全国第二,仅次于韶州永通钱监。作为当时惠州规模最大的手工生产作坊,由阜民钱监辐射带动的铸钱业,促进了当时惠州经济社会的繁荣发展。
阜民钱监遗址所在,一直是相关史学专家、学者们煞费苦心求解的历史谜题。奈何现存可考的资料和文物甚少,昔日“全国第二大钱监”的真实面貌,依然被笼罩在重重迷雾之中。
钱币产量一度全国第二,用工规模至少千人
钱监,指的是古代政府设置的铸币机构,负责监督钱币的铸造和流通。通常选址在盛产铜铁、交通便利等适合铸钱的地区,各地的钱监都有不同的监名。建在惠州的钱监就叫“阜民钱监”。
追本溯源,宋朝时惠州乃至全国多地铸钱业兴旺,与当时商品经济的蓬勃发展密切相关。著名历史学家费正清曾言:“宋朝的商品经济代表了中国十九世纪前的最高水平。”随着经济社会对货币的需求量激增,朝廷大肆增设钱监、铸造钱币以顺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北宋元丰年间,宋朝的铜钱铸造业达到了鼎盛时期。
据史料记载,惠州阜民钱监产量最高时年铸铜钱70万缗(每缗1000钱),仅次于年铸80万缗的韶州(今韶关)永通钱监,一度跃居全国第二。
“阜民钱监或是当时惠州规模最大的手工生产作坊。”据惠州市岭东文史研究所副所长、惠州文史学者何志成分析,五代时南唐一个工人一年铸铜钱1500缗,按此标准推算,惠州阜民钱监年铸量70万缗,则需铸工近500人,加上制范、磨铣、后勤供应、监工管理、护卫监卒等,用工规模至少千人以上。
可见,阜民钱监的生产规模以及对当时惠州社会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不可小觑。
据何志成介绍,阜民钱监铸造品种有“熙宁元宝(通宝、重宝)”和“元丰通宝”以及“崇宁通宝”等年号钱。
从铸币版式来看,熙宁元宝以小平钱为主,钱文旋读,有篆、楷、隶三种书体;熙宁通宝则多是折三铁钱,也有少数小平钱,钱文旋读;但有研究表明,也存在极少数直读珍品,书体为楷书。熙宁重宝为折二钱,型制有大小之分,钱文旋读,书体与熙宁元宝相仿。
而元丰通宝铸造于北宋神宗元丰年间(公元1078年—1085年),面值有小平、折二钱和铁钱三种。书体则分为篆、行、隶三种,互成对钱,钱文旋读。
值得注意的是,崇宁通宝钱铸于崇宁年间(公元1102年—1106年),有铜、铁两种材质。崇宁通宝铜钱有小平钱、折二钱、当十钱,面文“崇宁通宝”,旋读,书体为宋徽宗瘦金体楷书。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广东岭南民间工艺研究院研究员刘汉新收藏着数枚疑似出自阜民钱监的古钱币。记者观察发现,个别古钱币历经千百年时光,钱文已经漫漶不清,不过其中一枚钱币保存完好,面文旋读,“元丰通宝”仍可辨认,通体有蓝绿锈。
刘汉新表示,这些古钱币出土于惠州白鹤峰山下南面归善县治大堂旁,或为阜民钱监所铸。
铜材主要来自韶关,所铸钱币藏于国库
钱监的选址颇有考究。相关史学专家分析宋朝两广区域的钱监位置后发现,宋王朝设钱监的选址,不仅基于商品经济活跃和军事开支的需要,也出于铸钱所需的原料开采供应、调运难度和成本等方面的考虑。
“阜民钱监铸钱所用铜材主要来自韶关。”何志成分析,铸造铜钱的主要原料是铜、锡,当时广东发现的铜矿主要集中在粤北,其中又以曲江岑水场最为著名。于是,北宋皇祐二年(1050年),朝廷于粤北韶州置永通钱监,就近取材,就地铸钱,生产规模一度位居全国第一。
永通钱监的壮大反过来促进了当地铜矿的开釆。到了熙宁三年(1070年),仅岑水场及其附近铜矿生产的铜,除满足永通钱监用通外,尚有余铜200余万公斤,遂开始向其他钱监输送铜源。
何志成介绍,最初永通钱监的铜源被调往远在西北的陕西钱监,运输难度和成本居高不下。为降低调运成本,朝廷便在与韶州水路相通的惠州增设阜民钱监铸钱。
值得注意的是,当时惠州盛产锡,亦是铸造铜钱所需的主要原料之一。据《宋要会辑稿》记载,元丰年间惠州年产锡221778公斤。得益于丰富的原材料供应,阜民钱监逐渐发展成为北宋最重要的钱监之一。
“阜民钱监不像其他钱监,所铸钱币并非在全国十三路行使,而主要内藏于国库。”何志成指出,这些钱作为国库储备货币,由朝廷掌管支出。
上述推论得到众多史料印证,其中,宋李焘撰《续资治通鉴长编》载,熙宁七年(1074年)广东转运司上奏:“韶、惠州永通、阜民二监岁铸钱八十万,比又增铸钱三十万,近有旨改铸折二钱,一岁比小钱可增二十万。欲乞以所募舟运至发运司,改兑小钱入京,以为军国之计。”宋神宗批曰:“惠州阜民钱监,治平四年置,所铸钱系内藏库岁额,止自前年移拨与转运司买铜,今既有羡余,宜复归内藏库。”
阜民钱监曾二度兴废,遗址安在至今成谜
据考究,历史上惠州阜民钱监曾经历二度兴废。北宋熙宁、元丰年间,铸钱业空前繁盛,然而全国新增钱监过多,也带来铸钱过滥的“后遗症”,甚至出现铜钱价格不及原材料的情况。不少百姓为谋取利益,私毁铜钱造器,市面上大量铜钱被熔毁制成铜壶、铜炉等用品。
北宋熙宁年间,朝廷开放钱禁,大量铜钱流出异国番邦。加上藏钱风气浓厚,铸钱规模创历史之最的北宋,竟频繁闹“钱荒”。多方因素交织影响下,繁盛一时的北宋铸钱业终究没有逃过“盛极而衰”的历史规律。
据《宋史·食货志》记载,元丰年间岑水场的铜产量逐年下降,难以再向阜民钱监输送铜材,故惠州阜民钱监被罢废在所难免了。
据何志成分析,苏东坡来到惠州后,发现惠州驻军缺少营房,便上书提议用“阜民废监”留下的废窑和燃料生产砖瓦,“度三百间瓦屋”为营房;又提议将一部分驻军人员迁入阜民钱监工人宿舍居住。据此推算,惠州阜民钱监第一次被废应在元祐二年(1087年)至九年(1094年)之间。
又据《宋史·食货志》记载,由于元丰年间全国钱监被罢十四监后,铸钱量锐减,至崇宁初全国“钱荒”问题凸显,因此崇宁三年(1104年)十二月,又复置惠州阜民钱监,改铸折十“崇宁通宝”大钱(一当十使用),主要用于支付全国钱监向英州等地购买铜料的款项。但不久(约一年多)又第二次被罢废。
南宋高宗即位,金兵南下,经济衰退,采矿业受到严重破坏,铸钱业也因此一蹶不振,一落千丈。
岁月变迁,千年府城昔日冶炼铸钱的火光已经淡去,阜民钱监遗址也已湮没在历史长河中,关于其所在地的分析解读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然而,那段“火星四射,紫烟蒸腾”的历史,早已被深深烙在了散落各地的古钱币中,历久弥珍,静待后人探索挖掘。
【文脉探索】
寻找“失落的瑰宝”:
遗址或在东平窑附近
目前各界对阜民钱监旧址所在地仍没有定论,但综合多方考究,大致可以锁定在宋朝的惠州城近郊。
3月16日,记者走访惠州市博物馆,看到馆内有一个场景复现了阜民钱监的铸钱历史。据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场景把北宋东平窑、阜民钱监及东江航运码头联系一起,表现了北宋时期惠州东平窑的烧制情景、阜民钱监铸造钱币盛况及东江码头繁忙的商贸交易场面。
值得一提的是,惠州古码头水运商贸繁荣,大量瓷器外销,商贸的活跃与阜民钱监这一大型铸钱工场在货币流通方面的支撑保障不无关系。
据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广东岭南民间工艺研究院研究员刘汉新分析,钱监所在地必有发达的水路网,方便输入原料,并将所铸造的钱币产品运送出去;其次,铸钱需先制作“钱范”,即使用陶土等原料制作模具以注模铸钱,因此其旧址大概率是在东平窑古窑址附近。
“上世纪70年代,今东平林岗头村一个半坡上出土了一袋用麻绳穿起来的宋朝钱币。这批钱币版式丰富,囊括不同年号。”刘汉新表示,这批古钱币存放集中、年号种类多,可能是铸钱工厂作生产研究使用的,这说明林岗头村一带或为阜民钱监所在地。
记者随刘汉新走访林岗头村,该区域地势较高,窑渣随处可见,还有不少疑似铸钱模具的碎片袒露在地表。还有一口直径达数米的罕见古井坐落在村内,刘汉新表示,此井水或为钱监生产用水。
记者通过采访和查阅文献发现,由于可考文物和史料较少,关于阜民钱监旧址所在地的分析解读较难深入展开,更难以得出一致的结论。
据惠州市岭东文史研究所副所长、惠州文史学者何志成考究,阜民钱监生产规模之大,在惠州府、县两城内难以找到与之匹配的土地需求。在复旦大学谭其骧教授编制的《中国历史地图集》第六册中,所标出的惠州阜民钱监所处位置,紧靠惠州城东西枝江东岸,也就是今东平窑头村附近。
何志成分析,那里地形平坦开阔,水陆交通方便,是设监铸钱的最佳选择。又据上文提到的史料:苏轼曾提议用“阜民废监”留下的废窑和燃料生产砖瓦,兴建营房三百间解决驻军住房问题。据此推断,“阜民废监”有可能就此被民间改作烧制陶瓷之用。如此论能成立,今东平窑址的前身,就是宋代惠州阜民钱监旧址。
【文脉故事】
阜民钱监靠军队押运护航
文/何志成
由于阜民钱监是当时大型“国企”,在原料和成品运输(主要是水运)的过程中,为防止盗贼劫掠,需要军队押运护航。早在庆历年间,宋仁宗诏建广南巡海水军,其中澄海军用作惠州阜民钱监的护航军队。同时阜民钱监本身,又设有护监军队。
绍圣三年(1096年),罗浮宝积寺长老昙颖曾对苏轼讲述了一个澄海军巡检与钱监护监军队争斗的故事:“熙宁中,惠州澄海十五指挥使姚欢把守阜民钱监时,赵熙明知州和巡检申姓者,与阜民钱监知监俞懿有隙。吏士与监卒忿争,遂告监卒反,熙明为闭衙门,出甲付巡检往讨之。姚欢执杖立监门,白巡检,以身任监卒不反,乞不交锋。巡检无以夺,为敛兵而止,是日微欢,惠州几殆。”
这是惠州历史上一则地方军队与“国企”军队发生矛盾,差点发生火拼的故事。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夏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