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铜胜
雨后初霁,空气清新,山里的云不多,阳光正好。午后,便到凤仪湖边去散步,一位年老的妇人拎着个菜篮从我身边经过,我看见她的菜篮里有小半篮子的地皮菜,心里一惊,这个时候就有地皮菜了吗?还有些不信,又看了一眼,确是地皮菜无疑。于是,边走边留意起来,在水渠边、潮湿洼地旁的青草之上,真的发现了一些地皮菜,不多,很少的一小团,粘在草上。草上水珠晶莹,地皮菜也是湿湿的,我伸手碰了碰,依然是熟悉的湿滑的触感。
小时候,过了惊蛰,每次雷雨过后,我便和同伴们跑到圩埂边,或是河滩上,在青草茂盛的地方找寻地皮菜,每次总有不少的收获。地皮菜难清洗,要一点点地捡去粘着的枯草,一遍遍地淘尽泥沙。洗净的地皮菜和头刀新韭一起,加一点蒜子和干红椒,用素油清炒,鲜嫩异常。后来,市场上有干制的地皮菜卖,回来用水泡发,再如法炒来,却没有从前的那种鲜嫩了。
地皮菜虽然鲜嫩,大概还算不上是春芽儿吧。在春天,真正算得上鲜嫩的,还是那些刚刚冒出来的春芽儿吧。
冬笋和春笋,是竹子的新芽儿。听人说,在皖南歙县山里的新笋,挖出来,得小心地用手捧着,稍不留神摔地上,笋子便碎裂开来,可见新笋的脆嫩。春天,老饕们进山挖笋,会带上一个红泥小炉和一个瓦钵上山。挖到好笋,用山间的泉水洗净,拢来干枯的竹叶,用瓦钵在泥炉上生火煨笋。挖好笋,新笋煨得正好,据说其味鲜美异常,只是我无缘此味,不知究竟。
我特别喜欢用冬笋、火腿炖制的腌笃鲜,只是很少有机会去做。冬笋与腊肉红烧,就成了我最喜欢的一道家常菜,腊肉肥的部分如明瓦般透亮,瘦的如胭脂般红艳,肉不油腻,而笋吸足了油,更显腴嫩。春天的嫩笋,宜与好的腌菜、五花肉同烧,桌上有此味,可以多吃一碗饭。
春芽儿,不只是笋的鲜味与厚味,更是菜芽儿清香和微甜的味儿。马兰头嫩,大概也是我们比较喜欢的,也是吃得最多的一种野菜吧。马兰头好侍弄,只需在焯水后,切碎,用酱油、醋和芝麻油调味即可。
野枸杞,在我们村庄周围的土墙上随处可见。野枸杞长嫩芽儿了,拎个篮子,绕着土墙走一圈,一会儿就能掐小半篮子枸杞的嫩芽儿。枸杞的嫩芽儿,也是凉拌最好。
豌豆尖,我很少吃。四川人称豌豆顶端的嫩芽儿为豌豆巅。在四川,人们夸女孩美丽,就可以说“豌豆巅”。须一瓜写过一篇小说,题目就是《豌豆巅》,那是普通的一家人与一群流浪猫的故事,女主人瑞亚的女儿,小时候不爱说话时就爱吃豌豆巅,后来长大了依然爱吃豌豆巅,烧汤、拌面、清炒都可以。我种过水培的豌豆尖,很嫩的豌豆尖割下来,作火锅的烫菜,或是清炒,都有淡淡的豌豆清香。
野生水芹和蒌蒿,都长在水边。水芹的香味淡,蒌蒿的香味浓一点。五六寸长的水芹,更宜于切成寸段,过素油清炒,用素色瓷盘盛装,如一盘翡翠,看着就很养眼了。两三寸长的蒌蒿,可一掐两段,用素油炒,也可与切成丝的腊肉同炒,还可与臭豆腐干同炒,各有各的妙处,各人有各人的喜好。我是味不避淡,亦不嫌厚的,所以常会换着口味尝试一下。
香椿芽,大概是味道最浓郁的一种春芽儿了。我一直觉得,北方人用香椿炸椿鱼儿,南方人切碎香椿与鸡蛋同炒,都有暴殄天物的嫌疑。香椿焯水后,切碎,以酱油、醋和芝麻油一起凉拌,或是焯水切碎后与嫩豆腐同伴,才更能突出香椿的浓郁香味,那是春天最浓烈的味道。
野蔷薇的嫩芽儿长得很快,可我们却从来都不会错过去掐野蔷薇嫩芽儿的最佳时机。当看见野蔷薇才冒出一点淡紫色的嫩芽时,我们就时常留意了。总是在小麦返青的日子里,野蔷薇便风一样地抽出嫩芽儿。此时,我们便会去掐断嫩芽,撕去嫩芽外面的一层皮,放进嘴里嚼着,那一种清甜的味道,难可比拟。
惊蛰过后,植物的芽叶便陆续地冒出来了,仿佛是在一夜之间,因了这些春芽儿,我们的餐桌上也丰盛起来了。世上的美味,最好吃的,不过是一碟春芽儿。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夏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