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文脉·探访】科举文化建筑“宾兴馆”成学子考前打卡地
2020-07-31 11:18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目前宾兴馆内布设有宾兴馆与惠州科举、中国科举文化源流、惠州科举名人等5个展区
宾兴馆内,学子读书场景栩栩如生

文、图/羊城晚报记者 吴大海 实习生 陈柳余

自2019年1月开放展出以来,科考建筑宾兴馆渐为人知。始建于道光年间的宾兴馆,为惠州参加科举考试的考生们提供了便利的场所,是当时助推惠州科举考试的重要载体。近日,记者走访发现,宾兴馆或已成为当代学子考前的打卡地。

展示历代科考文化

一进入位于金带南街的惠州古代科举制度陈列馆(宾兴馆),便能看见大堂里有官员与宾客相互作揖的塑像,这就是清代官员为参加乡试的生员举行的送别典礼“宾兴礼”的其中一个步骤。宾兴分为送行、乡饮、礼仪和捐助,是当时宣扬科举制度崇高性的仪式,衬托出应试者的荣光与高贵,进而可扩大科举对荣耀乡里、光宗耀祖的影响。

宾兴馆始建于清道光六年(1826年),是过去接待本地生员参加乡试、会试的会馆。目前布设有宾兴馆与惠州科举、中国科举文化源流、惠州科举名人等5个展区。

明清时期,惠州地区共考取进士105人、举人930人。在这期间,惠州涌现了叶梦熊、张萱、江逢辰等历史文化名人。展厅内摆放着嘉靖十四年时叶梦熊的乡试书经考题、同治二年宾兴馆碑记拓片等供游客观览。

“宾兴馆和清朝科举考试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包国滔认为,宾兴馆的建立为当时广东读书人住宿、备考、与家人饯别提供了场所,馆内文人氛围浓厚,也有助于增强地方科举氛围。

宾兴馆外观 王锭铨 摄

考前沾沾名人福气

记者走访发现,青年学子到宾兴馆祈福似乎已成为时兴潮流。“哇,好大啊,就像迷宫一样。”一个小男孩跳着进入宾兴馆,怀孕的妈妈陈女士跟在后面。在惠州历代科举名人表前,她为孩子拍照,并表示会常带孩子来:“沾沾状元们的福气,以后小宇和弟弟都能成为状元。”

当天下午,古小姐也带着刚中考完的表弟来到宾兴馆参观,这是他们第一次来这里,之前未听过此馆。在师生参拜展厅中,师者雕塑前摆放了铜盆,盆内装有几束芹菜,据馆内人员介绍,“芹”通“勤”,这是希望学生勤奋读书的寓意。古小姐告诉记者,表弟的成绩没出来、经常焦虑,希望在此祈祷,能沾点好运。

“2018年时要是有这个馆,我一定去拜拜。”一旁,已高考完两年了的李同学叹息道,自己毕业于惠州市第八中学,同学们考前一般会去高榜山祈福。“妹妹明年高考前,我带她来祈福。”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夏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