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文脉·风物】广东颜氏家族三代出了四个“封疆大吏”
2020-07-31 10:53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清代东江客家科举人才呈现家族化特征

 京官名宦与惠州 7  

统筹策划/羊城晚报记者 马勇 陈骁鹏

科举放榜  漫画/杜卉

作者/徐志达 吴定球 何志成

在清代,以家族书院为主要形态的乡村基层书院的兴办和普及,促进了东江客家文化的勃兴和客家人才的涌现。特别是进入雍、乾时期后,惠州科举人才的孵化热点开始从中心城市向边远山村转移,东江客家科举人才不断涌现,并表现出家族性和密集型态势。

惠州的许多客家学子在一所所并不显眼但颇有文化内涵的乡村书院(或书舍等)中获得人生启蒙,播下理想种子。惠东多祝蔡氏、惠阳镇隆和秋长的叶氏……他们以不懈努力和杰出成就逐步在社会中占据要津,获得客家人的集体话语权,文教厚泽甚至延绵至民国。

乡村书院兴起,科举人才辈出

乡村书院的兴办和普及,促进了东江客家文化的勃兴和客家人才的涌现。从明清两代惠州科举情况的比较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历史性变化。作为惠州中心区域归善、博罗两县,明代的进士人数占全府73.34%,举人则占68.95%;到清代则分别大幅减至28%和41.87%。府治所在地归善县清代共举进士10人,其中有3人(即蔡应嵩、吕龙光和李可琳)出自乡镇多祝;连平州中进士8人,仅差归善2人而超过博罗3人。

这种情况说明:清代科举人才的孵化热点,已逐步由府治中心向边远地区转移,折射出清代乡村书院教育比中心城市官办书院更具活力和成效。

就在这一时期,惠州许多客家学子在这些乡村书院(或书舍等)中获得人生启蒙。“门前一对桅杆竖,表旌门第是书香”,他们怀着改变命运、光耀门楣、报效国家的强烈愿望,“负耒横经”,“农隙讲武”。继而走出山区乡村,融入城市社会,发挥才智,考取功名,晋身仕途。

崇文家族坐拥五部十省八花翎

乡镇书院均建在客家地区,而兴办书院的家族也大都具有客家文化背景。清代惠州客家科举人才往往呈现家族性和密集型特点,这与乡镇书院大都具有深厚家族文化渊源有密切关系。和平兴隆徐氏、惠东多祝蔡氏、惠阳镇隆和秋长的叶氏以及紫金桂山围的廖氏均是如此。

颜氏代表人物  资料图

清代连平地区属惠州管辖,而连平元善镇颜氏家族的“一门三世四节钺,五部十省八花翎”,就是一个典型的事例。连平颜氏始祖振耀公,原为福建漳州府龙岩州缘岭河口村人,明崇祯七年(1634年)带着长子移居于此。

何谓“一门三世四节钺,五部十省八花翎”?是说连平颜氏自雍乾年间颜希深以下三代当中,有四人(分别为颜希深、颜检、颜伯焘和颜以燠)官至巡抚、总督。“五部”指颜氏一门于六部中的礼部、户部、工部、刑部和兵部担任过官职。“十省”则是说颜氏有人在国内十个省做过封疆大吏。

资料显示,连平颜氏家族从清代康熙朝起至光绪末年止的200多年中,在丁口不满1000人的家族里,却有二甲进士3人,三甲进士1人,举人21人,拔贡近50人,秀才监生难以统计。其中出仕任官七品以上的官员60多人。

连平颜氏家族人才辈出,科名鼎盛,与家族严格的德智教育以及小镇浓郁的人文氛围互为因果。元善镇是连平州治所在地,文教气氛浓郁,镇内除建有学宫、文节书院、凤阳书院外,尚有诸如蓉公书室、爱莲书室等义学、私塾,供自家子弟读书进业。颜氏有“荆树开花兄弟乐,书田无税子孙耕”的祖训,一旦他们在客居地站稳了脚跟,便把积聚的财富用在置田办学育教子弟上。

颜氏“官箴”碑拓片 资料图

清代文教厚泽延绵至民国

当时,像颜氏那样不远千里从四方前来拓荒创业的客籍移民,还有许多。他们大都有着耕读传家,重教资学的优良传统。惠东多祝蔡氏家族的情况就与连平颜氏相似。

多祝蔡氏历代子孙信守“学而优则仕”的祖训,先后建起“养中书室”、“育德山房”、“拜竹山房”、“魁星楼”等家族学堂,礼聘名儒,悉心培植后学。

此后族中有一人进士及第,另有举人、贡生10多名,国学生、监生、庠生等数十名,甚至延绵至民国时期,可谓人才辈出。第八代子孙蔡炳德黄埔军校毕业,抗战中为国捐躯,被追认为“抗日英雄”。

多祝蔡氏先人曾建“文昌阁”于西枝江天后宫右侧,族人蔡承曾撰楹联云:“月殿耸高寒,丹桂飘香,是处层楼应更上;天梯相接引,青云寻路,有人阆苑快先登”——苦读诗书,更上层楼,科举成名,平步青云,这是对后辈的殷殷期许,同时也是东江客家子弟孜孜不倦的理想追求,具有相当的普遍性。

就惠东地区而言,自乾嘉以还,多祝重教兴学的家族除蔡氏之外,还有黄狮村的萧、杨、许、郑四大姓,以及增光村的吕氏、李氏等。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夏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