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文脉·西湖】海派西餐
2020-07-10 14:25 羊城晚报
上海人始终怀着开放的态度,接纳外部世界的一切美好

文/尹画

新冠疫情渐缓之后,很多人走上街头开始报复性消费。

我的报复性消费从美食开始。毕竟宅家日久,早已吃腻了自己做的菜,一颗想“吃大餐”的心蠢蠢欲动。

“吃大餐”,是上海人的独特叫法,意为吃西餐。旧时,随着上海滩开埠,上海人接触到不少西方新鲜事物,吃西餐在当时成为非常时髦有面子的事,所以他们会说去“吃大餐”。

图/直谅

如今的上海,仍保留了几家老牌西菜馆,红房子是其中之一,它是海派西餐的代表,因建筑外观采用红色砖墙,所以被叫做:红房子。

掐指算算,我移居上海已逾十年,之前只在思南公馆的快闪老上海摩登餐厅吃过一次海派西餐,至今还未曾吃过“红房子”。疫情让我反省了自己的拖拉陋习,若有心愿,应尽快去实现,遂于近日光临了位于淮海中路上的红房子西菜馆。

还记得思南摩登餐厅,极具老上海复古腔调。墙壁上挂着老海报老照片,入口处摆设着留声机,循环播放上海滩老歌:周璇的《夜上海》、姚莉的《苏州河边》、龚秋霞的《蔷薇处处开》、李香兰的《夜来香》……餐桌上铺着红白格子桌布,这是海派西餐的传统布置,一块复古格子桌布必不可少。配食有固定搭配:黄油西式餐包、炸猪排、土豆色拉、罗宋汤、红丝绒蛋糕,再泡上一杯上世纪八十年代流行的麦乳精,中西合璧,时光倒流。

那次,餐厅老板告诉我,有腔调的上海人,并不完全照搬西式西餐,而是加以改良,形成了自己的海派特色。比方说,老克勒们吃炸猪排,不会去浇番茄沙司,而讲究搭配本土“泰康黄牌”辣酱油,将黑乎乎的辣酱油抹在猪排上,香脆酸辣,鲜软多汁,这是独属上海的嗲味道,上海人骨子里固守住一份Local的骄傲。

此番在红房子西菜馆,隔壁桌上炸猪排刚端上来,一位头发花白穿背带夹裤的上海老人,便熟门熟路问服务员要一瓶泰康黄牌辣酱油,不由会心一笑,此乃地道老克勒做派。恐怕也只有在上海,炸猪排搭档上泰康黄牌辣酱油,才会让人亲切得不得了。有意思的是,后来上海人吃本地吃食,诸如生煎馒头、排骨年糕、春卷,有时也会用辣酱油做蘸料,仿佛蘸上此调料,就变得有上海腔调了。

我在红房子,也点了一份炸猪排,自然也用泰康黄牌辣酱油抹了抹。还点了一份芝士焗蟹斗,鲜味十足,外加一碗洋葱汤。虽然,红房子环境有些老旧,但我依然吃出了摩登情怀,那是一种精致生活之感。

有人说,食物是探寻时代精神的一把钥匙。漫步今日的上海街头,可以看到各国各地的餐厅鳞次栉比。上海人始终怀着开放的态度,接纳外部世界的一切美好,也因此,上海当之无愧成为国际大都市。

来源 | 羊城晚报
责编 | 李素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