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文脉·风物】孤忠御史王度 灭族沉家以身许国
2020-07-10 10:58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明代惠州出了近30位敢言直谏的御史言官

  京官名宦与惠州  ⑤ 

统筹策划/马勇 陈骁鹏

漫漫画/杜卉

作者/徐志达 吴定球 何志成

漫画/杜卉

清人孙能宽咏惠州表忠祠云:“灭族沉家志不歧,双忠湖畔合同祠。批鳞喋血都门日,守土捐躯蛮国时。”无论是御史王度的“批鳞喋血”,还是通判刘简的“守土捐躯”,都体现出一种许国精神,这是宋儒学说与岭南山水共同孕育出来的明代惠州的人文精神。

特别是王度,作为惠州历史上第一个被“灭族沉家”的御史言官,他“忠于所事而以身殉之”的忠诚品格,被封建统治者和士大夫知识分子所同时见重,可谓“孤忠”不孤。

王度之后,明代惠州学子登科入仕而成为御史言官者颇多;为御史言官铁面无私,不畏权贵,坚执法纪而不惜以身犯险丢官弃禄者更不在少数。

御史王度雕像 资料图

传奇身世:因诗文被官员举荐

在惠州,明初被荐举授官者颇多,而其中之最著者,是在后来被誉为“孤忠”的监察御史王度。

王度,字子中,归善人,居东平坊(今惠城区),自少“肆力经文,稽理修辞”,学识不凡;但年过而立,还是一介布衣。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被派往藩司服役,藩司赏爱王度的才能器识,聘请他教授自己的儿子。

后来王度入仕的缘由就更具传奇色彩:据传那一年朝廷遣专使来广东祭南海神,当地官府设宴款待,王度应邀参加。酒酣之际,使者索诗助兴,王度即席口占数绝,其中《咏橄榄》诗云:“南海飞骑荐荔枝,谁知橄榄更清奇。只因托根寻常地,无自吹嘘上帝畿。”这使者也非平庸辈,听出了王度诗中的弦外之音,“遂以明经儒士荐,起家拜山东道监察御史。”

这一年为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王度34岁,正符合朱元璋提出的德才兼备、老成持重的选官要求。王度走马上任,勤慎有能,不负众望。

王度才识的真正显露,是在朱元璋死后不久发生的“靖难之役”中。这一场朱家叔侄争夺皇位的战争,叔父燕王朱棣自称“靖难”,不过是“欲法周公辅成王耳”;而建文帝的大臣们则指其夺嫡篡国,群起口诛笔伐,其首领即为侍讲学士、一代大儒方孝孺。王度参与其中,“悉心赞划”,是“方党”的中坚人物。

“靖难之役”剧照

灭族沉家:一片忠魂被后世祀奉

战争开始之初,“惠帝(即建文帝)举五十万兵畀景隆,谓燕可旦夕灭”,无奈李景隆庸懦怯敌。王度遂“密陈便宜”,举大将盛庸代之,“是以有东昌之捷。”后来,前线告急,王度“奏请募兵”增援。小河报捷后又亲赴前线“奉命劳军”。

正当王度不遗余力策划奔走之时,便遭抗敌无能误国有术的景隆谗间,最终被惠帝见疏。正如史家所评:“(王)度有智计”竟“用有未尽”,令人惋叹!

建文四年(1402年),燕军铁骑千里长驱,奔突凤阳,方孝孺预感无力挽狂澜于既倒,致函王度说要与他一起“誓死社稷”,一幕悲壮的史剧就这样奏响了苍凉的序曲。紧接着,金陵沦陷,建文失踪,百官皆降,成祖登基。方孝孺十族尽诛,惨烈绝伦;王度满门抄斩,王度当时年仅47岁,天下哀之。

最初,王度只是“坐方党谪戍贺县”,尚未至于论死。不久却又以“语不逊”而灭族。所谓“语不逊”,就是对当权者“恶毒攻击”。在杀人者看,这当然是咎由自取;但于被杀者,则又未必不是舍生取义。

王度的事迹被载入《明史》。而坐落在惠州西湖畔的孤忠祠、东江北岸的三王庙,直至清末民初,数百年间香火鼎盛,老百姓虔诚祀奉的是王度的一片忠魂。

方孝孺画像 资料图

忠于所事:许国精神为士人见重

与王度一样被荐举任官的陈灏,表现也不俗。

陈灏,归善人,本名鲁生。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以乡荐赴京上朝奏对,太祖朱元璋闻而奇之,赐名为灏。陈灏历官工科给事中、兵科都给事中、福建按察佥事,坐累谪戍兴州。永乐初获赦复官,被廷臣荐为浙江道监察御史,又谪凤翔尉。洪熙元年(1425年)复为左春坊中允,乞致仕,卒于家。方志评说陈灏“扑茂纯洁,抗直敢言,屡谪而不贰其行,乡邦贤之”。

“扑茂纯洁,抗直敢言,屡谪而不贰其行”,甚至不惜以身家性命实践“誓死社稷”的诺言,在王度、陈灏身上体现出来的这种正直品格和许国精神,是宋儒学说与岭南山水所共同孕育出来的惠州人文精神。他们正气凛然,令吏畏民敬,乡邦贤之,对后人有很深远的影响。

特别是王度,作为惠州历史上第一个以身殉职的御史言官,他的“忠于所事而以身殉之”的精神,被封建统治者和士大夫知识分子所同时见重。

榜样力量:王度后又出28名言官

出于深长的政治考量,明王朝自永乐后期开始,就逐步为方孝孺、王度等人平反。

嘉靖五年(1526年),广东提学副使欧阳铎、惠州知府顾遂“奉圣谕”在西湖崇道山为王度建祠(今准提阁附近),颜曰“孤忠”,香山黄佐及邑人郑维新均为之作记。黄佐以为此举“事关名教”,郑氏则明白指出,当道者的用意是“建祠以树风声,彰志以示方向”,这样一来,“民知劝矣。民劝,斯俗易;俗易,斯政成”。此亦显见,统治者对王度在惠州学子中的“导向作用”与“榜样力量”,是有着充分认识和良好预期的。

考诸史实也确乎如此,在明代,王度之后,惠州学子登科入仕而成为御史言官者28人。仅以进士为例,明代惠州考中进士者45人,曾任御史言官者有17人,约占38%,这是个很高的比例。

在这些御史言官中,铁面无私,不畏权贵,坚执法纪而不惜以身犯险丢官弃禄者,更不在少数。这种情形,用明代惠州学者叶春及的话说,正是“名卿迭起,忠孝之臣,才节之士,后先相望”。

“靖难之役"的发起者朱棣画像  资料图

【文脉考证】

明初举荐制一度替代科举制

明代官学的职责一方面是“行教化”,另一方面则是“育人材”,为国家培养各级行政官员。不过在洪武时期,学校教育侧重于“行教化”,与官吏的铨选还没有直接挂钩。特别是在洪武初年,朱元璋施严猛之治,大杀功臣,冤狱频兴,惨遭株连杀戮者多达数万人。发生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的“蓝玉案”就是其中最著名的案例之一。

当时东莞伯何真已经死了五年,他的三儿子及许多亲属在此案中被牵连诛杀,惠州东莞伯何氏宗祠被夷为平地。正所谓“无几时无变之法,无一日无过之人;祸不止于一身,刑必延乎亲友”,令许多读书人视仕途为畏途,抱德怀才者多有不为君用之志,隐居不出。官员缺乏竟成了一时亟待解决的难题。

早在洪武三年,朱元璋就下诏连行三年乡试,开科取士,中举者免会试,赴京听选。结果应试的大多是学问肤浅不更世事的后生少年,令朱元璋大为失望。他说:“有司所取多后生少年,能以所学措诸行世者甚寡,非朕责实求贤之意。各处宜暂停科举,别令有司举察贤才,以德行为本,文艺次之。”自此之后至洪武末,虽间行科举,荐举仍为其选才取仕的重要途径。御史王度起初就是被举荐为官的。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夏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