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文脉·调查】现代人对非遗的认知度不够高
2020-06-12 10:33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现在的孩子们学习压力大,接触非遗、学习非遗的时间和机会不太多

“舞鲤鱼”的少年们

文、图/羊城晚报记者 林海生

现实生活中,公众对非遗抱着怎样的态度?羊城晚报记者分别蹲点惠州市第七中学、惠州市第三中学以及惠州市下角小学,随机采访了部分家长与学生。

除了家中常备的百草油外,很多家长与学生对其他非遗项目知之甚少,不少学生很诧异:这些古装剧中出现的东西,现在还存在?

家长袁女士坦言,孩子学习压力大,除了日常功课,还要学乐器、语言等,哪有更多时间去接触、学习非遗。

小黄是惠州市第三中学初三学生,从小活泼好动,小学四年级时,家人送他去学剪纸,初心是为煅炼做事专注力,但到五年级下学期,身边很多同学都去补课了,他的剪纸课也就停了,几年过去,“现在都忘记了。”小黄说。

“没办法,社会就是这么残酷,一不小心就会被淘汰。”市民吴先生说,孩子将来又不能靠这养活自己,“家长也不能拿孩子的前途开玩笑”。他表示,他会支持惠州非遗的发展,但若要自家小孩当传承人,他不接受。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夏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