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家热话】桃花春水豇豆红
2020-03-30 16:12 羊城晚报•羊城派
“豇豆红之所以可贵者,莹润无比,居若鲜若黯之间,妙在难以形容也”

文/冯玮瑜

(著名收藏家、广州市当代艺术研究院理事长、著有畅销书《你所不知道的中国收藏》《藏富密码》)

“绿如春水初生日,红似朝霞欲上时。”

这是清代诗人洪北江专门为一种瓷器釉色而吟咏的诗句,诗词美,意境美,釉色更美!世间也只有那种釉色,配得上那么美好的诗句,那就是——豇豆红釉。

豇豆红釉是一种介于浓淡之间的浅粉红色,它素雅清淡、柔和悦目,类似豇豆的颜色而得名。豇豆红釉含有粉质,匀净细腻,色调淡雅宜人,又因其浅红娇艳之色,似三月粉红桃花,又似小孩的红脸蛋、或如美女微醉之红颊,故又被人称为“桃花片”、“娃娃脸”、“美人醉”等名称,这些名称形象而传神。

豇豆红镗锣洗 冯玮瑜藏品

中国瓷器发展到清代的康雍乾时期,又到达中国古瓷器发展史的另一个高峰,而豇豆红釉就是在康熙晚期创新烧造出来的新品种,成为一代名品。

豇豆红釉是铜红釉里烧造难度最大的,铜红釉能烧出红色已经不易,要烧成豇豆红这般颜色就更难了。在烧窑过程中,首先用还原焰烧成红色,再放入稀薄的空气,使釉层表面的铜氧化,氧化的铜呈现绿色,使得釉面红中泛着绿色斑点,红绿相映,恰如诗中所描述的“绿如青水初生日,红似朝霞欲上时。”

由于烧造难度极大,所以豇豆红釉瓷器没有大件器,它们是康熙皇帝的御用之物,十分珍稀,比“郎窑红”更为名贵。豇豆红釉瓷器以文房用具为主,常为一套八件,即由菊瓣瓶、盘螭瓶、柳叶瓶、苹果尊、莱菔尊、太白尊、镗锣洗、印盒组成,俗称“八大码”,这些器物最高不超过20厘米左右,造型轻灵秀美,有的还暗刻蟠螭纹或团螭纹作为装饰。器物底部施透明釉,有“大清康熙年制”青花六字楷书款识。

2019年12月4日,一套八件的康熙豇豆红“八大码”在中国保利拍卖有限公司以3500多万元成交——要知道这八件器物都是有伤残、经修补过的,连残损器都以3500多万高价成交,为啥? 因为能凑齐八件一套已是很难了。在拍卖场上见到的都是一两件,“八大码”能够凑齐整套上拍的,这十多年来,这是仅见。

豇豆红釉瓷器还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没有两件釉色是完全相同的。明清两朝五百多年历代皇帝的御用瓷器里,唯有豇豆红釉瓷器每件釉色悬殊,无一雷同。皆因这种釉色对窑炉温度、气氛极为敏感多变,人工不能控制,全凭天意。

清代《南窑笔记》记载,豇豆红釉是由工匠以细竹管蒙细纱布蘸釉汁,再用口呼气吹上器物坯体,反复吹喷十数层,而每层极薄,工艺极其细致精巧。高温铜红釉是化学性质最活泼敏感的,它在氧化焰中呈绿色,在还原焰中呈红色,致使这种釉色能在红绿之间形成微妙的变化,所以掌握窑炉温度与气氛也特别复杂困难,更由于釉料中含有微量的铜分在烧成过程中氧化而产生绿色的斑点,犹如苔点,在浑然一体的红釉中掺杂星点绿斑,相映生辉,有如红霞满布之中点缀了星星点点的绿色宝石,令文人雅士和收藏家们赏玩时产生无限的浪漫遐想。

我最喜欢豇豆红釉里那种近似三月桃花的釉色。遐想那一片桃林望之不尽,桃花盛开,芳华灼灼,当微风轻拂时,落英缤纷,桃花流水苜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这种诱人的三月桃红色,让喜欢单色釉瓷器的我,怎会不心动呢?

不过,心动归心动,豇豆红釉瓷器市场上并不多见,而且每件的釉色差异较大,釉色、品相俱美的,价格昂贵得让人咋舌。

我一边寻觅一边等待,心中念念不忘那像三月桃花的美妙釉色。

等待的日子是漫长的,但当缘分来时,千军万马都挡不住。

2013年11月27日香港佳士得秋拍,一件编号为3488的豇豆红镗锣洗终于出现了,这件镗锣洗器型小巧,外施豇豆红釉,娇艳粉嫩,釉色变幻莫测,既有宛如豇豆之粉红色,又在匀净的豇豆红色之中渐变桃红色,在桃红色中又泛有点点绿苔,色彩变幻丰富,釉色绚丽多姿,釉面晶莹透亮,让我一见倾心。

这件豇豆红釉瓷器还有着显赫的展览和流传记录:

它曾是Brodie Lodge 伉俪旧藏;1968年12月10日于伦敦苏富比拍卖,编号为127号;1982年5月19日于香港苏富比拍卖,编号为264号;2010年9月17日于纽约佳士得拍卖,编号为1403号。

它还分别参加过1948年10月伦敦东方陶瓷学会及1979年英国牛津大学Ashmolean Museum 举办的展览。

收藏瓷器的人都明白:有这样良好记录的传世品是多么难得啊!

豇豆红兼容绚烂与含蓄之美,变幻莫测,幽致隽永

我上手仔细观看,只见这件豇豆红釉镗锣洗敛口,矮扁腹,浅圈足,造型小巧玲珑,线条流畅,胎体致密细白。内壁施白釉,外底心书有青花“大清康熙年制”六字三行楷书款,字体俊秀,布局疏朗。

它小巧怡人,淡恬文静,神韵独到,桃花春浪,颇有意趣,正所谓“满身苔点,泛于桃花春浪间”。拿在手上赏玩,令人寻味不已,真为文房清玩之隽品也。

——就是它了!苦等那么久,与豇豆红的缘分到了!竞拍时我咬紧牙关,不管对手出什么价格,坚决血拼到底,终于将这件豇豆红釉镗锣洗收入囊中。 

从上述流传记录起计,它飘零在异国番邦已有七十多年以上,今日缘牵万里,我纤纤素手,携它回归故土,认祖归宗,落户羊城,犹如文姬归汉,想必它是千依万愿的。

清末的《饮流斋说瓷》说“豇豆红之所以可贵者,莹润无比,居若鲜若黯之间,妙在难以形容也”。豇豆红兼容绚烂与含蓄之美,变幻莫测,幽致隽永,真的是“妙在难以形容也”。

在《藏富密码——你所不知道的中国收藏》讲座上,作者与陶瓷爱好者一道鉴赏藏品

(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图片 | 受访者提供
责编 | 施沛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