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深调研 | 女子遭遇羊水栓塞、3次心跳骤停!因为他们捡回一条命
2019-10-15 17:46 羊城派 原创
11个小时“生死博弈”、2个多月竭力救治、20多名医护人员的通力合作,他们一起打赢了这场“生死战”

文/图 羊城派记者 丰西西
通讯员 白恬 黄璀玥 

“只听别人说过羊水栓塞,可从来没有想过它会发生在我身上。”10月15日,35岁的产妇周女士坐在病床上,撸起袖子,配合着一旁的护士打针。

在医院待了两个多月的她,渴望能早点出院,去抱抱那个她还没看过一眼的孩子,去拥抱她思念已久的家人,去好好感受这个美好的世界。

患者周女士(前)和医护人员

今年7月,高龄、高危产妇周女士在剖腹产手术时突发羊水栓塞,之后出现反复心跳骤停、产后大出血等,几乎集齐了产科最凶险、最棘手的几大“重症”,被医务人员好不容易抢救回来后,她又一度出现多器官衰竭、肺栓塞、重度感染等危急情况,多次“命悬一线”。

来自广州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十几个专科的20多名专家,几乎囊括了广州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所有“最强力量”,历时2个多月竭力救治,终于打赢了这场“生死战”。 

产后突发羊水栓塞,多次心跳骤停

 “完全性前置胎盘伴出血、胎盘植入、疤痕子宫……”在成功怀上二胎后,周女士却拿到了这样的产检结果,她隐约知道这一胎可能不容易。

果然,孕35周时,她突然“见红”(出血),在家人的陪伴下,她从家中赶来了广医三院的急诊。这家医院同时是广州市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每年收治逾1000例的重症孕产妇,救治成功率高达99.7%。

“当时想,即使再凶险,这里的技术也有保证。”7月15日,由于周女士不间断地出血,出于病情考虑,广医三院产科决定提前为周女士行剖宫产。

手术从早上8时55分开始,在全麻下进行。开腹、取出胎儿、分离植入的胎盘、缝合,每一步都非常流畅,整个过程十分顺利。11时20分,就在医生准备缝合腹部伤口时,凶险到来了!

“不好,产妇出现室颤!”正在管理生命体征监测的麻醉医生紧急汇报,产妇心跳高达190次/每分,随即就出现了心跳骤停

“是羊水栓塞!”主刀的产科医师苏春宏主任与麻醉科王寿平主任团队迅速判断,根本来不及有一丝犹豫,他们本能地立即开展救治。

与此同时,协调的支援力量也飞速到位:年过六旬的麻醉科老主任詹鸿一听到呼叫,马上冲进手术室加入抢救,胸外按压、电除颤、静脉用药升血压、控制心率、输注血制品……各种抢救措施快速开展,与此同时,重症医学科、输血科、心血管内科、心血管外科、医务科等学科迅速参与抢救。

“心跳有了、血压有了!”抢救了近12分钟,11时32分,周女士恢复了心跳,产科医生继续进行腹部缝合手术。但就在大家稍稍松一口气的时候,12时05分,周女士再次心跳骤停,“死神”就在身边徘徊!

这时,其他手术间的医护人员也都赶过来帮忙抢救,轮番上台进行胸外按压。周女士身高仅一米五六,体重却近90公斤,肥胖导致其皮下脂肪层厚,胸外按压十分吃力,汗水浸透了医护人员的衣服。

就在大家全力为她按压时,麻醉科医护团队用碎冰将周女士的头部紧紧包围,有效的低温脑保护,以防止心跳骤停对脑细胞的损伤。

王寿平解释:“心跳骤停后会并发缺血缺氧性脑病,造成不可逆的脑损伤,这样即便是救回来了也可能成为植物人。低温脑保护可以有效降低脑温,减缓脑细胞代谢和耗能,可以达到保护脑神经细胞的目的。”

然而,对于第二次心跳骤停,体外按压效果不佳,当时,正在出门诊的广医三院产科主任、广州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陈敦金教授赶来了;从另一台手术刚下台的心胸外科吴兆红主任也赶了过来,吴兆红当场提出:“胸外按压效果不明显,建议马上开胸进行胸内按压!” 

开胸心内按压风险极大,属于极少在临床使用的“招数”,可面对命悬一线的产妇,不得不走这一步。

得到家属同意后,12时42分,由吴兆红主刀将周女士的胸腔打开,实施胸内心脏按压,四分钟后她再一次恢复了心跳!

心跳恢复后,周女士的情况依然不乐观,此时,重症医学科王懿春主任团队立即为其启动了体外人工膜肺氧合技术(ECMO),替代了她的心肺功能,为后续救治争取了时间。

羊水栓塞另一个特点是凝血功能障碍,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大出血”。为减少出血,救治团队立即为其实施了子宫切除术

直至晚上8时许,经历11个小时的“生死博弈”,20多名医护人员在手术台上通力合作,把周女士从“死神”手里“抢”了回来。 

【画外音】

广医三院麻醉科主任王寿平:羊水栓塞来势凶猛,产妇命悬一线,医护人员义无反顾地救治,就算是风险极大的开胸心内按压,也没有人有一丝犹豫,出了问题,大家一起扛!

死神随时降临,医生一夜未睡守着她 

当晚,周女士从手术室被直接推进了ICU(重症监护室)。王懿春清楚地记得,患者进入ICU后出现全身浮肿等症状,需要大量的补液,因此,ICU除了上ECMO外,还同时为她做床旁血液净化,“这是ICU的两宗保命神器。”

王懿春坦言,不管情况乐不乐观,他们都派最强的力量守着,希望能够出现奇迹。当天晚上,陈敦金、王懿春和ICU的贾明旺医生一夜未睡,时刻关注着周女士的病情变化。

第二天7时许,只见周女士慢慢睁开了眼睛!

从医数十年的陈敦金笑了,王懿春和贾明旺也舒了一口气。他们轻轻地唤醒周女士,撑着疲惫双眼的周女士按照医生的指令,点头、眨眼、动动手指,动动脚趾。

“她醒了,能听懂指令,意味着中枢神经复苏了,但也并不代表她能活下来,她身上那么多条管子,感染的风险太大了,后续还有很多关要闯。”经过验丰富的陈敦金提醒,王懿春团队悉心守护着。

“她太虚弱了,单是输血就相当于把全身的血换了两遍。”王懿春说,在ECMO的支持下,在医护人员的精心照顾下,周女士有了好转的迹象。

然而,ECOM的使用就像一把“双刃剑”,特别是对于周女士这样的重症产妇而言,其启动、管理及撤离都是极大的考验。

“大出血的病人使用ECOM有着极高的风险”,王懿春介绍,大出血的患者往往面临全身凝血功能障碍,需要使用促凝药物去止血,但ECOM使用期间为防止出现血栓,则需要使用大量抗凝药物,要同时防止出血与血栓的发生,抗凝与促凝的矛盾考验着医生的技术与判断。

在使用了ECOM96个小时后,周女士的心脏功能慢慢恢复,在多个学科的会诊与讨论下,7月19日,她成功撤离ECOM,也无需气管插管。

情况似乎在往好的方面发展,可生死往往就在一瞬间。

7月26日,周女士的超声监测突然提示心率异常,经验丰富的超声科医生指着心脏里漂浮着的一个异物,那就是一个漂浮的血栓!突然,周女士因血栓脱落导致肺栓塞,又出现了心跳骤停

幸运的是,通过ICU医疗团队的及时抢救,很快周女士就恢复了心跳。但这也提醒着所有人,危险还未远离,周女士随时都可能没命。

【画外音】

广医三院产科主任、广州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主任陈敦金:羊水栓塞发生率是1/2000-80000,死亡率19%-80%,谁也不能保证这个患者就能抢救回来,可医生的第一任务就是救人,先把命保下来,把器官功能保下来,尽可能地减少残疾的发生。 

尽全院所能,给予患者最大程度的救治

为了让周女士安心治疗,护士们把周女士宝宝的照片贴在她病床对着的墙上,每隔几天添几张新的照片,让还未曾“谋面”的母子俩“见面”,也让周女士坚定了一定要好起来的决心。

在医护人员的陪伴下,她一关一关过,也迎来了一个又一个新挑战。

在ICU待久了,感染是绕不开的“坎”,周女士使用的抗感染药物不断升级。因为长期置管和大量药物的使用,让感染的风险逐步升级。她又出现了反复发热、腹泻等感染症状,对医护的治疗与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接下来的日子里,广医三院几乎每天都有多学科疑难病例讨论,十多个专科的二十多位专家组成的医疗团队共同商讨对策,几乎是尽全院所能,给予周女士最大程度的救治。

在整个救治的过程中,王懿春团队也不停地和周女士的家属进行充分沟通,让他们从一开始的担忧到后来十分配合医生的治疗。“家属的信任,也让医生能够放开手脚去救治,对患者的恢复十分有益。”王懿春说。

9月9日,在经历了多次生死考验后,周女士终于从ICU转入全科医学的普通病房,接受进一步康复治疗。

如今,她的各项功能恢复顺利,这也让陈敦金深感欣慰:“羊水栓塞成功救治的患者里,30%-60%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中枢神经系统致残,这个患者并没有,目前来看情况很好,应该不会对她以后的生活造成太大的影响。” 

【画外音】

患者周女士:不幸的我遭遇了可怕的羊水栓塞,幸运的我遇到了这么好的医护团队,从7月生产,到10月进入康复治疗,每一个医生、护士、护工,都给予了我无微不至的爱护,是他们每一个人的坚持和付出,我才有了继续活下去的机会。

患者周女士的感谢信

(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派
责编 | 吴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