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深调研】20多位顶级专家“接力”救人 只因一份医者仁心
2019-08-28 08:55 羊城晚报 原创
我不认识你,却想全力以赴救你一命

文/羊城晚报记者 丰西西 林洁
通讯员 彭福祥 刘星亮 梁嘉韵 蔡新洁

8月27日,羊城晚报推出“大医精诚深调研”系列稿件之《性命相托17天,惊心动魄9小时》,深度报道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0个学科20多位顶级专家接力手术,救治身患下腔静脉平滑肌肉瘤患者老李的故事,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有读者不禁问道:“这位患者有什么背景?为何能让这么多专家联手为他治疗?”

事实上,老李自己也曾有过这样的疑问。他一直清楚地记得,20多位专家坐在一起,为他的病情展开讨论的情形。当时有人告诉他,坐在那里的每一位都是中山一院各学科的顶级专家,他十分惊讶:“来看病之前,我都不认识他们!”

如今,这些疑问变成了感激。专家们接力9小时,抽丝剥茧般为老李做手术。手术难度大,风险高,任何一点小瑕疵都可能让他下不了手术台,可20多位专家却义无反顾,施展毕生绝技,靠着默契配合,成功地摘除了那颗藏身于他体内的“定时炸弹”,让他平安活了下来。

20多位顶级专家接力为老李做手术

20多位医生的众志成城

中山大学名医、中山一院血管外科学科带头人王深明教授是老李的首诊医生。见到老李时,王深明发觉他的病很棘手。于是,年过六旬的王深明带着老李找到了肝胆外科的汪谦和梁力建教授。“当时如果他再重新排队挂号,肯定就看不上了,我带着他去找有经验的教授,这是对病人负责”。

也正是这样负责任的态度,让老李安心了。特别是住进中山一院后,老李愈发相信这些医生一定会努力救他。所以他十分配合医生治疗。“手术成功是患者和医生共同造就的。”肝胆外科副主任李绍强教授说,患者和家属的信赖给了医生极大的鼓舞,在没有后顾之忧的情况下,医生们才能够放手一搏。

最开始打算放手一搏的,是中山大学资深名医、中山一院肝胆外科学科带头人梁力建教授。他是这场救治的“主心骨”。在接诊老李后,他第一时间牵头启动了多学科会诊。这位在外科驰骋风云数十年的老教授很清楚,这么大的手术并非一两个学科能“扛”得起,但是他很想救这个患者,干了一辈子的医生,“我能救一个算一个。”梁力建坦言,他经历过不少更惊险的手术,“可要动用到多个学科最强的力量、最好的设备,这种规模的救治不多见”。

“经过多次术前讨论,充分考虑到了成功和失败的可能,最后确定了手术方案。”在多学科讨论会上,梁力建说得很明白:这是一次团队作战,手术成功了,团队为医院创造新纪录;手术失败了,就会导致病人死亡。“值得高兴的是,整个团队为了救治病人,通力合作,收获了一个很好的结果。没有这个团队,这一生命奇迹就不可能出现!”

为什么如此高规格的多学科会诊、治疗能在中山一院成功完成?在梁力建看来,这样的成功是必然的:遇到困难病例时,大家有着共同的目标和积极参与治疗的态度,这是手术成功的前提;各个学科都有着高水平技术,多个专科集中在一起时,是“强强联合”,这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此外,还有优良文化传统和底蕴的支撑,“在中山一院,一直有这样的传统,当遇到疑难病例时,大家一起坐下来,专注于疾病本身展开探讨,非常纯粹”。

开创多项“第一”的精湛医术

在这台手术中,中山一院副院长、器官移植科学科带头人何晓顺教授参与了重要环节——体外肝切除和自体肝移植,整个过程复杂而繁琐,他带着团队在1个小时内全部顺利完成。

从医多年,何晓顺也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病例,“手术难度高,涉及学科多,风险巨大,但手术是挽救病人生命的唯一手段。”在何晓顺看来,医生的本职是治病救人,病人的病情就是号角,“这么多医生一起努力救他,这是中山一院的传统,是中山一院人的本能,是百年老院的文化积淀,我们有着共同的理念,无需太多的语言,大家自发而为”。

何晓顺认为,这场救治不仅得益于各学科通力合作,更得益于医生们精湛的医术。

综合实力在华南地区排行第一的中山一院,创造过无数“生命奇迹”。以肝移植为例,这些年来,许多新技术在中山一院率先成功完成。2005年9月,我国首例自体肝移植手术在新疆获得成功,主刀的是时任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和董家鸿院士,和他们一起参与手术的,就有包括何晓顺在内的中山一院的医生。2017年7月,由何晓顺教授领衔开创的世界首例无缺血肝移植手术在中山一院成功完成,引发全球轰动,被誉为开启“器官移植新时代”。

“我们有技术储备,有临床经验,术前也做好了详细计划,把可能考虑的变数都考虑到了。”何晓顺说。

常态多学科会诊的通力合作

中山大学副校长、中山一院院长肖海鹏将这场合力救治盛赞为“‘医病医身医心,救人救国救世’情怀的完美体现”,真正体现了中山一院“一切为病人,为病人一切,为一切病人”的办院宗旨。作为一名从中山一院成长起来的医生,作为医院院长,他早已“习惯”了这种通力合作救治患者的模式。

“曾经,我们多名专家坚持十几个小时,帮一名断指的农民工接指,最后只收了几百元手术费。”肖海鹏说,在医生眼里,不会因为病人地位高低、富贵贫贱而区别对待,对所有的病人都一视同仁。

作为院长,肖海鹏肩上担着医院运营的重担,他说,从医院创收的角度来说,多学科会诊并不赚钱,反而“亏钱”——比如这一次10个学科会诊,是医生们自己牵头组织,并没有收患者的会诊费用。这一说法也被老李亲口证实,他除了挂号看诊、检查、手术、住院等费用外,并没有就多学科会诊缴纳额外费用。

肖海鹏从未在多学科会诊上有过一丝“吝啬”,“因为生命是无价的,医生们自发而为的通力合作,应当鼓励和弘扬,医疗本身不应该是逐利的行为”

据介绍,在中山一院,多学科合作救治病例已成常态。就在老李出院后不久,由神经内科姚晓黎教授牵头,为一名来穗求医的新西兰籍“渐冻人”John Birkett组织多学科会诊,解决了患者因吞咽困难而造成的营养摄入难题。经多位专家的共同努力,John的身体明显恢复。

在肖海鹏看来,多学科会诊形成机制,不仅让患者获益,也为医务人员搭建起了互相学习、相互交流的平台。

体外循环科主任荣健教授深有感触,她所在的学科主要面对疑难重症病例,因此几乎所有大型多学科会诊时,都有她的团队成员身影。她说:“只有外科特别强,体外循环科的优势和能力才能充分发挥出来。也只有在好的平台上,学科间的合作才能真正通畅,医生也能在这样的协同作战中积累经验,提升自己。”

麻醉科副主任冯霞教授也说,因为有了这样好的平台,每天都和优秀的人一起工作、讨论,让她不断成长,收获颇丰。

负重前行的他们为何甘愿坚守?

“今年6月,10个学科、20多位顶级专家通力合作,历时9小时接力完成的,全球第二例、全国第一例通过体外循环、体外肝切除、自体肝移植、肾静脉切断重建、下腔静脉切除、人工血管移植治疗下腔静脉平滑肌肉瘤病例的救治,充分彰显了中山一院多学科协同合作的强大实力和敢于攻坚克难的精神及决心……”

8月15日晚,在医院庆祝第二个中国医师节的晚会上,中山大学副校长、中山一院院长肖海鹏特别介绍了这场令他自豪的成功救治。在他看来,这是“大医精诚”的传承与实践,是“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真实写照。

也就在这一天,52岁的老李再度踏上求医之路,他将接受一段时间的术后化疗。手术的成功让他迈过了治疗途中最大的“坎”,这一次他不再迷茫。

“为百姓祛除疾患,这是中山医学院(中山一院)的医魂精髓,传承至今并得到发扬光大。”肖海鹏的一席话,或许道出了这场救治的本质所在。

职业荣光,让人很满足

让老李非常感动的是,7月19日出院当天,中山大学资深名医、中山一院肝胆外科学科带头人梁力建教授叮嘱他,一定要按时回院复查,“不用担心挂不上号,来了就找我加号。”70多岁的梁力建教授至今仍然奋战在临床一线,每周看门诊,做4-5台疑难病例的大手术,把许多像老李这样的危重患者从“死神”手里拉了回来。曾经为了救一个术后并发症的患者,他和团队从下午奋战到第二天凌晨,成功救治回病人。

“我做了这么多年手术,能救一个就算一个。”在梁力建心里,做医生带来的满足感无法用金钱衡量,“当一名医生全身心投入这份职业时,职业荣誉感会让人很满足。既然从事了这份职业,那就好好努力,充分享受这份满足感”。

医生的满足,来自祛病除疾。这些年来,无数危重、疑难和罕见病例在中山一院成功获得救治——国内首例肾移植后手术、首例断趾再植手术、国内首例连体婴分离术、国内首例第三代试管婴儿、全球首例“不中断血流”肝移植术等等,创造了一个个生命奇迹。

在中山一院工作23年的肝胆外科副主任李绍强教授至今无法忘怀,含辛茹苦带大他的祖母在他高考那年因病离世,他毅然从医,努力让更多人避免同样的遗憾。“当医生很辛苦,但刀下能救人的满足感,是对自己莫大的鼓励。”

医生的坚守,基于文化传承。孙中山先生行医时,每周必抽出一天时间为病人义诊;中山医“八大教授”(8位国家一级教授)之一的陈心陶教授,与疫区人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最终消灭了血吸虫病;当年“帕金森圣斗士”刘焯霖教授,为病人上门随访长达半世纪;至如今,还有32年坚守急诊一线却“零投诉”的“最美医生”詹红教授;也有跪地1小时,勇救倒地少年的中国“最美实习医生”万雅兰……是他们一代代传承,谱写出一曲曲生命赞歌。

同样在中山一院待了20多年的麻醉科副主任冯霞教授,也无比热爱着这份每天忙碌而充实的工作,“我们的工作很累,但我觉得幸运和快乐,因为每天我和一群优秀的同事一起工作,一起守护着每一个病人,是最有意义的事”。

医生的担当,源自高尚品格。在抗击“非典”一线,在抗震救灾前线,在援非、援藏、援疆、援岛国的艰苦环境中,处处都有中山一院医护人员的身影,他们克服重重困难,在艰险中救死扶伤,身体力行地诠释着“大爱无疆”。

刚刚结束援助多米尼克医疗队生涯的心血管内科医生杨震教授,一手写下多米尼克医疗史上多个“第一”:开设第一个心血管病门诊、首次进行多学科诊疗等等。回到中山一院后,他主动请缨到最苦最累的急诊一线,继续发光发热。

依然坚守,让病人安心

他们只是广东近28万名医生的缩影。在广东,还有许许多多医生坚守在平凡的岗位上,守护人民的健康。

要当医生不容易。早在学生时代,就有着上不完的课、看不完的书、考不完的试;工作以后,除了每天繁重的日常工作外,还得夜夜挑灯看文献、写论文,学习最新诊疗指南,时刻更新知识储备。肩负救死扶伤使命的医生,面对的远不止“996”的工作压力,可他们却依然坚守,只为了给病人带去安心。

为了让更多乙肝患者得到及时救治,89岁高龄的“乙肝斗士”骆抗先教授如今还坚持看门诊,从早上7点一直看到下午一两点;同时他还要写科普博客、编书等,每天工作超过10个小时;此外,他每两周还要到200公里外的阳山县人民医院接诊患者,做乙肝病人筛查随访。数十年了,他几乎没有休过假,他想把更多的时间留给病人,“只要活一天,我就要好好干一天。”骆抗先说。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医生黄利娟多次答应女儿假期出游,可妇产科的工作实在太忙了,忙到她根本无法抽出身来。于是,她一次又一次地“爽约”,女儿也早已习惯了。说起此事,这位医生妈妈内疚得潸然泪下,她对女儿道出了心里话:“宝贝,请原谅妈妈的每次失约,因为有更多的宝宝需要我。”

中山六院麻醉医师郭婧今年当上了住院总医师,她笑称自己的工作是24小时“总住在医院”。她和同事们已经很久没有准时下班过了,因为需要手术的病人太多了,这些年他们一个个都熬成了“熊猫”,可说起刚刚成功平稳处理完的危重病人,或是出现特殊情况被抢救回来的患者,成就感会瞬间点亮他们自豪的脸庞。

创新平台,让医生发光

在广东,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尽管陆续有人离开,可依然有更多人愿意坚守,还有许多人不断加入进来。

广东省卫健委2015年曾经发布《广东省执业医师队伍现状研究报告》。报告显示,从2005年-2014年,广东执业(助理)医师总人数从12.1万人增加至21.7万人;截至2018年,全省执业(助理)医师达到27.8万人,比上一年增加1.9万人。

我国著名骨科专家、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骨科教授金大地今年已经67岁了,如今还坚持出诊的他,同时还创办了一家民营骨科医院。这位在骨科临床一线坚持了近50年的老教授,至今仍对专业有着执着的追求:“要让病人以最少的代价,最小的创伤,获取最快速康复的医疗服务。”他说:“做医生是我一辈子的事业,在我还能发光发热的时候,多培养一些优秀的骨科医生,传承好的技术,救更多病人。”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ICU副主任医师苏炜说,如果有机会再选择,他依然会当医生,“再苦再累,病人出院时那一声感谢,是我坚持的动力”

在中山一院工作了25年的体外循环科主任荣健教授并没有想过离开:“在中山一院这个平台上,我踏实努力地工作,发挥自己的能力,很有成就感。”

作为院长,肖海鹏如今致力于创造更好的平台,提供更多的机会,让更多优秀的、有医者情怀的人才拥有更好的发展环境。令他感动的是,许多人都愿意为医疗事业奋斗和付出,“即使待遇不见得那么高,可他们都自觉把自己职业生涯融入到医院发展中,这是一种充分的认同感。因为在这里,他们有良师益友,一同学习进步;因为在这里,他们时刻肩负着救死扶伤的使命,坚守着当初许下的誓言;因为在这里,他们能找到为这份事业努力奋斗的动力,这些不是金钱能替代的”。(丰西西 林洁)

总策划|刘海陵 林海利
总统筹|孙爱群
执行统筹|林洁
来源|羊城晚报
图片|受访者提供
责编|魏礼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