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明是非】香港人吃月饼,曾经要分期付款一整年
2019-09-12 10:58 羊城派综合 原创
香港人几十年辛苦奋斗换来富裕祥和的“中秋味道”,不应掺杂进不安、担忧和戾气

明天就是中秋节了,过个团圆祥和的中秋节是疲累3个月之久的香港人共同的心愿。

我们希望,明天的香港街头飘散的是月饼的甜香味——

每到中秋佳节,与内地人一样,亲友间互赠月饼是香港人必不可少的传统项目。因为月饼是中秋记忆的载体,是独一无二的“中秋味道”,更能传递凝聚人心的力量。

上个世纪50年代,香港普通市民要拿一笔钱买一批月饼送人,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当时,有聪明的商家推出了一年12期、按月分期供款的购买模式——月饼会(其实就是今天的预缴式消费)。

以1958年的奇华月饼推出的分期预付计划为例,一个打工仔每个月只需要供5块钱港币,一连供12期,就可以召唤9盒月饼,其中包括双黄莲蓉、蛋黄莲蓉、纯正莲蓉和金华火腿等口味

与供房一样,普通香港市民都会选择“供月饼会”,期限一年,你可以选择供一份(一般是十盒月饼),也可以供半份(一般是五盒月饼),到中秋就可以提货了。

上世纪50年代的香港奇华饼家

已有80历史的香港奇华饼家,就是当时卖得火热的商家之一。执行董事黄锡祥曾说:“那时候的香港,生活虽然清苦,但每逢中秋节,市民都会买月饼送给上司、亲友。为免到时张罗,大家都喜欢供月饼会,以确保来年饼源不缺。当时顾客以打工仔、阿婶、街坊最多。”

黄锡祥

香港电影《岁月神偷》中,住在深水埗的大耳牛一家都很重视“供月饼会”。

每年供的月饼大部分是要拿去送警察、送亲戚,分到自家就剩每人半块的量了。

熊孩子大耳牛吃不到他最想吃的双黄莲蓉月饼,就想法子去卖假冒签名的明星照片,偷偷供下了半份月饼,直到无钱续供,被讨要上门才“东窗事发”,被老爸痛骂。

大耳牛大哭道:“我要自己吃光一盒双黄莲蓉月饼!”

这份中秋味道,任何时候,香港人都不会忘。

这几天,一些内地热心网友和香港的爱国爱港人士陆陆续续给香港各个警署,尤其是近期在止暴制乱中执法压力较大的警署送上爱心月饼。

一些热心人士特地选择了美心月饼分送给香港警署新界北总区警察总部、葵青警区总部暨青衣分区警署和元朗警属宿舍。

曾感动整个中国的光头警长刘sir正在其中。7月30日晚,刘sir在暴徒围堵香港葵涌警署时负伤,但之后他的正义和宽容感动了许多人。有在现场的警嫂说:“你们送来的月饼已经不再是月饼,而是一种鼓励!”

今天的香港,普通市民早已不需要为享用一盒月饼而省吃俭用,这是香港人几十年的辛苦奋斗换来的富裕祥和的“中秋味道”,我们不愿意这份味道掺杂进不安、担忧和戾气。

我们希望,明晚香港街头挥舞的是百年民俗大坑舞火龙——

每年的中秋节,香港铜锣湾大坑村民会舞着一条巨大的火龙从拥有逾150年历史的大坑莲花宫出发,在一片锣鼓声中穿梭于街道内,平日宁静的小巷因而变得热闹非凡。

而这条火龙,已经有上百年历史了。据传,舞火龙的习俗起源于1880年,当时,大坑区在一次风灾袭击后出现了一条四处作恶的蟒蛇,村民到处搜捕,终于将其击毙。

不料次日,蟒蛇不翼而飞,数天后,大坑便发生瘟疫。这时,村中父老忽获菩萨托梦,说是只要在中秋佳节舞动火龙,便可将瘟疫驱除。事有巧合,此举竟然奏效了,从此,舞火龙就流传至今。

到2011年,大坑舞火龙正式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年6月又被文旅部列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优秀保护实践案例”。

火龙长达67米,共31节,插满香后光“龙头”就有48公斤重。自农历八月十四晚开始一连三天的活动里,会有近300人舞动火龙,每晚用香超过2万4千支。

大坑舞火龙解构图

“香港的中秋节就必须舞火龙,火龙作为香港标志性的活动必须传承下去。”陈德辉从1970年开始正式成为舞火龙的总指挥,年过七旬的他是香港首位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他介绍,除了香港沦陷的三年多被迫停办,舞火龙的习俗从来没有中断过。“还记得香港回归那一天下了瓢泼大雨,没想到一擂鼓就天公造美,我们用舞火龙表达了大坑居民对香港重回祖国怀抱的喜悦。”

已经不在大坑居住的香港市民赵峰,依然保持着每年看火龙的习惯。“记得小时候住在大坑,年年中秋节都是人山人海,数十个赤膊汉子拿着插满线香的火龙挥舞着、奔跑着。看到火花闪闪的龙珠飞舞,火龙上下翻腾,小孩子会追着东跑西跳,大人们则在观赏之余闲话家常。”

赵峰说,如今参加舞火龙不单只是图热闹,更是在繁忙都市生活中,重拾对故土的深深眷恋,和邻里间的脉脉温情。

今年,据香港旅游发展局网站消息,香港还将继续举办舞火龙活动↓↓↓

这条舞动了上百年的火龙承载了香港的历史记忆并伴随香港成长,我们希望看到的是火龙象征团圆、祝福的绚烂光影,而不是暴徒用燃油弹点燃的带来破坏、恐惧和愤怒的火焰。

我们希望,明晚点亮香港的是逛街市民手提的各类彩灯——

中秋将至,香港节日气氛因近日的连串暴力事件比往年略有逊色。在深水埗被戏称为“玩具街”的福荣街,往年中秋前都会有众多商家售卖各类灯笼,购买者川流不息。

近日,福荣街不少商家逆市开张,所售灯笼价格在50元港币到300元港币之间,仍有不少市民带着小朋友前去选购。

不过,不少店主说生意不太理想,“生意肯定是差了,希望他们不要游行,行街玩灯笼多好啊。”

在元朗的大桥街市,逾千个独具特色的传统手扎灯笼高高挂起,连成别具一格的“灯笼街”,灯笼款式多样,有最经典的玻璃纸扎成的杨桃灯笼、金灿灿的金鱼灯笼、为人熟悉的玉兔灯笼,也有顺应潮流而上市的新角色,如大象和直升机灯笼。

早晨8时半,店主曾女士正忙着整理灯笼摆位,“这两日来买灯笼的人渐渐变多,有一些街坊年年过节都来买,也有人住港岛特意开车过来”。

市道疲弱,但曾女士仍保持乐观心态,卖灯笼逾二十载,最低迷的沙士时期亦平安度过,她坦言,纷争只是一时,万家灯火共庆中秋却是百年传统,“对普通市民来说,社会气氛好或差,节日都还是要照过”。

中秋如何能少了心灵手巧的香港手工艺人。扎作师傅许嘉雄早已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办事处的邀请下制作了巨型金龙花灯,于9月11日至15日在维园展出。

扎作师傅许嘉雄

扎作在传统节庆中扮演重要角色,常见于舞狮龙头、花灯等,扎作技艺承载历史和文化,于2017年被特区政府康乐及文化事务署(简称“康文署”)列入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非物质文化遗产办事处馆长林国辉谈到:“一张纸、一只竹就可以进行创作,作品或来自传统式样,或来自师傅心灵手巧的创作。”

非物质文化遗产办事处馆长林国辉

许嘉雄设计的金龙花灯为传统南龙,又称吉祥金龙,呈盘龙腾升之势,希望市民从龙尾走进花灯,沿龙身走到龙头,“整个设计寓意一团和气,让市民走进花灯行大运。”

为了给市民营造更好的节日气氛,康文署每年都会在各区举办中秋彩灯会,设有特定的主题和传统文艺活动,如猜灯谜和剪纸教学等。

今年,康文署也将继续举办彩灯会,首场于9月13日设于维多利亚公园,次场于9月14日设于沙田公园,第三场于9月15日设于荃湾公园。

此外,还将在文化中心展出互动光影装置“非常月满”,把中秋的传统元素如圆月、玉兔等融入新媒体艺术,并以扩增实境虚拟技术展示四组巨型玉兔造型的充气塑像,还有光效投映到文化中心外墙,活动持续至9月22日。

互动光影装置

我们希望,明天围坐聚餐的是放下对立的亲朋好友——

中秋一家人上酒楼吃团圆饭是香港人的惯例了。但这几个月连续的暴力事件给香港经济尤其是餐饮行业带来不小的冲击,不少酒家都在期待中秋能“打破僵局”。

今年中秋,香港市民叶先生已定好酒楼,会和亲戚们一起吃饭过节。“家人之间因为讨论近期社会风波,意见相左,闹得很不开心,所以想趁中秋团聚缓和一下”。

叶先生提到曾在网络上见到一些年轻人与父母意见不合而离家出走,“香港现在的气氛很不好,好像充满对立,但也正好碰上中秋,作为一个契机来化解怨气”。叶先生希望大家放下对立和情绪,与家人坐下来好好吃一顿饭,真真正正地团圆。

年过六旬的香港抗战历史研究会会长吴军捷,退休后致力于历史教育工作。他认为,由于教育存在问题,香港不少青年人不了解中国历史,所以近期他都在积极参与一些公众活动,弘扬爱国爱港正能量。

吴军捷

“这个中秋节,我们全家准备一起吃饭。家里的年轻人会交流下粤港澳大湾区有什么合适的机会,要不要去创业等等。我也会利用这个机会,给孙辈交流传递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吴军捷表示。

家和才能万事兴。就像TVB剧经典台词“一家人最紧要齐齐整整”,这才是香港人心中最重要的一件事。

最后,祝大家中秋和美,人月两圆!

总策划 | 蒋铮
执行策划 | 王倩
本期主持 | 吴瑕
来源 | 羊城派综合羊城晚报、环球网、南方都市报、人民网、新华社、中国新闻网、香港商报、香港旅游发展局、香港政府新闻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