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派记者 陈亮 彭启有
图/羊城派记者 陈亮
7月1日上午,广东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先进事迹报告会在广州珠岛宾馆举行。苏权科、钟南山、费英英、彭彬、卢永根(党林夕代讲)、甘学德、孙建国7名报告团成员深情分享个人事迹、心路历程。
羊城派记者为您逐一整理了7位先进人物的基本情况和演讲稿,让我们来听听他们的故事吧!
苏权科简介
苏权科,男,1962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港珠澳大桥管理局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
荣获2017年度全国科技创新人物、2018年国际桥梁维护与安全协会(IABMASE)杰出贡献奖等荣誉,其所在的港珠澳大桥建设者群体获评“南粤楷模”。2018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时,他受到总书记的亲切接见。
苏权科长期从事公路、桥梁工程的勘察设计、科研、技术管理等工作。
从2004年起,在港珠澳大桥前期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及后设的港珠澳大桥管理局任总工程师,全面主持了工程建设不同阶段的技术管理和科学试验研究工作,带领团队在跨海通道建设领域取得了国际领先的成套技术成果,创造了中国标准与中国桥梁新品牌。
用奋斗架起中国脊梁
苏权科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我叫苏权科,是港珠澳大桥管理局总工程师。
去年10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宣布大桥正式开通。在会见建设者代表时,总书记指出:
港珠澳大桥建设创下多项世界之最,非常了不起,体现了一个国家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奋斗精神,体现了我国综合国力、自主创新能力,体现了勇创世界一流的民族志气。这是一座圆梦桥、同心桥、自信桥、复兴桥。
在今天这个会场重温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我依然心潮澎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港珠澳大桥的建设过程,不正是数万建设者初心逐梦、勇担使命的奋斗历程吗?
作为一名桥梁人,“建设世界一流桥梁”一直是我的梦想。从陕南的汉江大桥,到广东汕头海湾大桥、台山镇海湾大桥,到厦门海沧大桥,我亲历了多座桥梁工程的建设。回头想想,自己参与的每个项目,似乎都是在为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做准备。
上世纪80年代,已经有桥梁界前辈提出在伶仃洋建桥。那时我大学毕业刚到广东工作,就梦想有朝一日能参与这样的世纪工程。2003年港珠澳大桥正式启动筹建之后,我被任命为前期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技术负责人,后来担任总工程师,在伶仃洋一干就是15年,从年富力强,到如今已经两鬓泛白。
而在伶仃洋上,我更感受到中华民族的百年沧桑。1840年鸦片战争,英国人就是从这里打进来的。在这里建桥,一定要建一座国际一流的桥,一座给中国人争气的桥!这就是我们桥梁人的初心和使命。
港珠澳大桥承载着几代桥梁人的梦想,要梦想成真,每一项前期工作都要扎实。15年里,我们先后组织开展300多项专题研究,主持审查几十万张图纸,反复论证修改几百本设计施工方案,期间还要克服内地与港澳地区在政策法规、管理体制、办事程序、技术标准等方面差异带来的诸多分歧,五千多个日夜,团队成员群策群力、攻坚克难,大家拍过桌子,也红过脸。
记得在做桥梁工程的一个首制件时,我和技术人员反复研究测算,开了十几次论证会。开到最后几次,大家心情都很急躁,一位专家冲我喊:“我已经用了九牛二虎之力,比在其他工程做得好多了,你怎么还不满意?”
因为,我不想留遗憾!
国之重器来不得半点马虎,大桥的海底沉管隧道建设就是典型的例子。这是我国首次在外海环境下建沉管隧道。
记得方案讨论初期,一名外国专家就质问我:目前国际上最好的挖泥船能挖到水下36米,在海面以下开挖将近50米深的槽,你们能挖出来吗?挖出来能稳定不塌、不淤积吗?大桥海中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寿命要达到120年,我们欧洲八个国家,联合研发了六年,也才刚刚解决。你们有这项技术吗,你们行吗?
我们行吗?当时我心里也很忐忑。之前咱们确实没做过啊!
但无论是技术引进还是转包,西方公司给的报价都极高。面对只有少数国家掌握的卡脖子技术,怎么办?我们横下一条心,从零开始,自主攻关。你卡脖子,我就挺起腰杆子。
后来,我们成功开挖出了世界上最长的海下深槽,达5.56公里;我们还成功研发出了耐久性超过120年的钢筋混凝土设计方法(被业界称为港珠澳模型),制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混凝土沉管构件,每个长达180米,重达8万吨。要把这么大的家伙从岛上拉到深海精准安装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沉管安装过程,我记忆犹新。安装第1节时,计划26小时,但花了96个小时,现场所有人四天四夜没合眼。
安装第15节时更是坎坷,期间经历了两次基槽异常回淤,我们顶着多方面的压力,三次出海,两次返航。
第一次返航回拖的路上,浪打上来比人还高,一个工人在前方操作,另一名工人拽着他,非常危险。可在生死面前,我们的工人没有丝毫畏惧和退缩!第二次无奈再次返航时,一船男子汉都默不做声,泪流满面。 2015年3月24日,我们第三次踏浪出征,终于在40多米深的海底成功实现对接。
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由33节混凝土预制沉管和1节12米长的“最终接头”组成,“最终接头”所采用的“小梁顶推主动止水”技术属于世界首创。
2017年5月2日,“最终接头”安装全球瞩目。世界综合吊装能力最大起重船“振华30”,吊起6000吨重的“巨无霸”接头,在28米深的海下安装合龙,全场顿时一片欢呼。但我们却还在焦急地等待最后的偏差测量结果。
数据报来了,偏差15厘米!15厘米的偏差,对于海中水密工程算是成功了。现场不少专家都觉得“可以接受”,并提醒我们返工风险极大,但我们不想让这个超级工程留下任何遗憾,最终还是决定重新调整,二次“返工”。
5月4日晚8点43分,执着的大桥建设者经过34小时惊险奋战,成功将线形偏差从15厘米缩小到0.8至2.5毫米之间!
就是因为不凑合,我们才能在国际上树标杆!
大家应该都看过,港珠澳大桥上有几座具有象征意义的钢结构桥塔——中国结、风帆塔、海豚塔。这些钢塔造型独特、非常漂亮,但每个都超过100米高、近千吨重,最重的海豚塔达到3000吨。
这些钢塔都是先在工厂预制好,再拖到海上直接安装。在海上变幻莫测的风、浪、流、涌复杂环境下,安装这些巨大的异形塔,难度可想而知。
为了寻找钢塔安装最佳窗口期,每次安装都是从凌晨2点钟起就开始准备,早上4、5点起吊,在傍晚行踪捉摸不定的“海涌”到来之前安装完毕,整个过程历时15、16个小时。
期间,需要用两个大型浮吊把钢塔平稳地吊起,前后左右高低落差不能超过10厘米,在海中作业,考验的既是装备工艺,更是建桥人的耐心和勇气!幸运的是我们没有让大家失望,而且还让国际同行感到惊叹!这是中国制造、中国工法的又一次世界纪录!
15年来,围绕港珠澳大桥建设,我们研究制订了63本技术标准,获得了600多项专利,形成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建立了跨海通道建设工业化技术体系。
现在不少外国桥梁建设都关注“中国方案”。丹麦到德国的费马恩海峡要修跨海通道,公示方案就明确表示,如果选用桥梁方案,就必须采用钢结构,而这么大规模、这么高难度,只有中国能生产。
为了这座桥,所有建设者都憋着一股劲儿。十几年来,我时常没日没夜想问题、查看现场、讨论方案,身体透支严重。有一段时间,我会经常性休克,送到医院检查,多项指标都不正常。
我爱人非常担心,劝我歇一段时间,但她也知道,我心系大桥,不可能停下来。没过多久,在工地做试验时,我一脚踏空,脚踝骨骨折。
其实不只是我。大桥动工以来,共有2万多名施工人员、1000多名科研人员投身进来。工地上有一支青年工程师组成的“80后小虎队”。为克服桥墩接头处的制造难题,总工孙业发带领大家搞了几个月仍不理想。
有天深夜,值班领导到工地查看,在月光下竟发现他抱着桥墩,脸贴着在和混凝土说话。高级工程师、“铁娘子”张宝兰,在荒岛上与混凝土相伴7年,光试验就用坏了5个搅拌机,因摔伤才休过一次假,终于保证了百万方沉管混凝土无裂缝。就在这七年里,她错过了儿子的中考和高考,失去了她深爱的母亲。
我想说,正是无数中华儿女拼着命建成了这座给中国人争气的桥,在世界面前挺起中国的脊梁。
最后我更想说,没有党的领导,没有改革开放,港珠澳大桥永远只是个梦想。改革开放几十年的发展,国家装备制造能力大大提升,积累了人才和修建跨海大桥的经验,才使我们有底气建设、建成世界级工程。我们可以自豪地说,在超级跨海工程建设领域,中国已经走在世界前列。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粤港澳大湾区是奋斗者的舞台。参与大桥建设的15年,对我来说,是一场全身心的精神洗礼,更是继续迎难而上的奋进号角。
当前,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正如火如荼。我们可以自信地说,港珠澳大桥未来120年甚至更长时间将牢牢屹立于珠江口伶仃洋上,见证粤港澳大湾区加速腾飞,见证伟大祖国的繁荣昌盛!
谢谢大家!(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派
责编 | 吴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