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教育观察员 易燃装置666
正在进行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李健表示,目前高职院校在校人数、招生人数占全国大学生比例一半以上,却没有适应他们的学位。他建议增设副学士学位,由三级学位体系完善成四级学位体系。
此论一出,瞬间登上微博热搜榜前三名。人们热议:该不该给高职学生增设副学士学位?
要弄明白该不该增设副学士,首先得搞清楚,什么是副学士。
副学士源于北美,全称为副学士学位,是四级学位系统中等级最低的一种,低于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修读者一般须在社区学院或专科学院修读两年,通常无需通过论文考核。类似于中国内地的大专文凭,但不等同与大专文凭。此外,在香港、台湾等地,也有类似的制度。
李健委员说,增设副学士可以完善我国大学生学位培养体制,更好地为我国培养高精尖技能人才,等等。
李健委员这个说法,确实有一定的道理。有网友留言说:“觉得给专科生的机会太少了,限制太多,选择更少了,况且专科生人数又那么多。”
学历确实给专科生带来了一些不便。许多单位在招聘时,明里暗里,若有若无就会设置各种门槛,其中最大的门槛之一就是学历。例如,在公务员考试中,不少单位明确标明只有本科、硕士可以报考,一些国企或者大公司也同样标明了“本科学历及以上”,而且许多专升本的同学也并未被真正当作本科生处理。想要给专科生穿上副学士的“马甲”,重要原因之一想必就是这个。
窃以为,副学士的设置似乎也有不妥之处。以此类推,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在本科设置副硕士学位?再给硕士来个副博士学位,大家整整齐齐,每个人都开开心心?
可这样一来,未必能达到预期效果。
首先是对本科生不公平。我们高考的现状是,本科生的入读分数普遍要高于专科生的入读分数。许多中学生当年的的确确是寒窗苦读多年才得以进入大学的,他们在中学阶段所付出的努力,比不少专科生要多得多。如果直接弄个副学士出来,和学士享受同等待遇,那么这些学生的努力还有什么意义?
其次是从实际效果来看,如果还是换汤不换药,那么设置副学士除了增加行政成本外,又有什么意义?
因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每年高考之后,我国还有相当数量的中学生未能入读本科院校而入读专科学校,这是短期内无法改变的现实。这一方面跟学生的分数有关,同时也跟本科院校的数量有关。这不足为怪,因材施教,培养不同的人才梯队,也是各国一惯的做法。
培养专科生不能靠设置副学士来走捷径,专科也完全没有必要自降身段硬往本科身上凑。人为地提高文凭的“含金量”,不如实实在在地提升自身的“含金量”。
作为专科生,必须转变“学习不好才去学专科”的观念,报考任何一个学科,从事何种职业,应该从自己的喜好和特长出发,选择自己心仪的职业道路。专科生完全没有必要自我否定,硬是要把自己纳入本科的培养范围,须知就算变成副学士,能不能和本科生同等待遇,还得市场说了算。只有自己苦练内功,踏踏实实做好每一件事情,才能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
作为用人单位,也应该为每位毕业生提供公平竞争的环境,不能唯学历论英雄,更不应该设置本科专科、男女性别、“双一流”还是普通本科这类人为的壁垒,虽然这些壁垒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HR的工作量。
对社会来说,我们也更应该为专科生提供更多的机会,给他们更多深造的机会、向上的通道。专科生完全可以拥有自己的学习生涯、职业生涯的上升渠道,打通专科生的终身职业生涯通道才是治本之策。否则,副学士之说,只会更加砢碜专科生。
来源 | 羊城派
责编 | 孙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