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付怡
通讯员 张毅涛、区靖雯
图、视频/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郭思琦
海报/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倩
又到岁末年关,各路骗子也在跃跃欲试“冲刺”年底“KPI”。还好,有一群人正在人们看不见的地方与诈骗分子斗智斗勇,他们通过分析研判、及时预警、精准阻拦等方式,为群众挽救被骗的损失;他们从不轻易放过诈骗分子,通过警务信息调查诈骗中的资金流向,为侦查工作提供有力支撑。他们,就是反诈民警。
近日,记者来到广州市公安局刑警支队,采访了三大队民警曾茂晰。这位“90后”民警,入警不到6年,已经成为广州反诈战线上名列前茅的资金调查骨干。与群众常接触的劝阻诈骗民警不同,曾茂晰更像一位幕后英雄。与诈骗分子的技术较量,就是他的战场。
祖辈从警
成为警察是他的光荣使命
“我家里从我爷爷起就在当警察。”曾茂晰说,“共和国成立多少年,我家就有多少年当警察的历史。”在曾茂晰的心中,成为一名警察不仅是家族传统,也是光荣使命。
幼年的曾茂晰,总是很难见到父亲。“我父亲当过刑警,现在是一名法制警察。印象中,他总是不在家,经常出差,非常辛苦。”明知从警不易,曾茂晰却未动摇过考警校的心。2012年,他顺利考入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学习侦查学(电子物证方向)。
曾茂晰介绍,这一方向是近年来新设立的,目的就是为了应对互联网社会中,不法分子利用网络技术实施的各种犯罪。2016年加入广州警队后,曾茂晰因在计算机技术上的特长,被分配到刑警支队从事反诈工作中的资金调查。
什么是资金调查?曾茂晰介绍,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科技突飞猛进,涌现出一大批第三方支付平台。“诈骗案中的赃款通过多种渠道转移、拆分、聚合,最后被取出,或通过某些商家进行套现。”简单来说,调查这些资金的流向,为侦查工作提供支撑,就是曾茂晰的工作。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中的资金流向变得越来越复杂,曾茂晰介绍说,“我们警方打击得多了,诈骗分子‘洗钱’的方式也在不断变化。资金转移‘花样百出’,侦查、取证难度也越来越高。”
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曾茂晰凭借一腔热血和不服输的劲头,迎难而上。他在业务方面下苦功钻研,针对不同交易类型,总结出了一套业务工作心得。
面对一些疑难案件,曾茂晰有时需要从成千上万条信息中找出一个目标,从蛛丝马迹中研判出作案团伙成员的身份信息。经过多宗案件锤炼,曾茂晰已经成长为反诈战线上名列前茅的业务骨干。
尝过失败
他勤奋钻研弥补业务不足
在成为骨干的路上,曾茂晰也尝过失败的滋味。令他印象尤为深刻的,是2017年的一宗冒充“公检法”诈骗。
受骗事主是一对夫妻,两位老人年事已高,对公检法部门有着深厚的信任。“骗子竟然利用老人这种信任,骗走超过百万元的财产。”曾茂晰说,诈骗案件不仅让事主损失财产,更对他们的心理造成不可磨灭的影响。曾茂晰决心一定要抓住诈骗分子,让其接受法律的制裁。
曾茂晰追查了多级资金,“以往,经过我的调查,我是能够发现诈骗分子在哪里取款,将取款人及其上家抓获。”但在这一案件中,诈骗分子使用了全新的支付手段,曾茂晰未能通过调查将其抓获。幸好法网恢恢,警方最后仍然通过其他方式让诈骗分子落网。
这件事让曾茂晰认识到在业务上仍有不足。他将这份遗憾转化为动力,更加勤奋地钻研技术。
2018年,为用好市公安局资源服务各区公安分局侦办案件,刑警支队组建了资金调查专班。曾茂晰成为专班带头人,带领专班民警协助各区公安分局开展涉案资金查询、分析工作,为全市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侦查提供了强力的支撑。
就在专班成立后不久,曾茂晰又接到一起冒充“公检法”诈骗案的调查任务。这一次,他和同事们加班加点开展侦查研判工作,从发案到抓捕嫌疑人,警方只用了4天时间就将案件侦破,为受骗事主挽回了部分损失。“我们专班的民警都大大提升了自信心。”
打击犯罪
他冲在一线毫无惧色
2019年,面对边境日趋复杂的反诈形势,广东省公安厅组织赴边境开展公安部的专案统一收网行动。曾茂晰主动请缨,希望用自己的专长为专案收网贡献力量。
当时曾茂晰的母亲和妻子刚请假从外省老家到广州探望他,他虽然很想享受与亲人团聚的欢乐,但由于任务突然、时间紧迫,他加班加点开展工作。在核查清楚资金流向后,曾茂晰立即赶赴边境开展抓捕嫌疑人工作。
根据前期研判的结果,专案组发现,两名嫌疑人在多个城镇之间不断往返。4天时间里,曾茂晰和同事多次驱车往返相隔一百多公里的边境城镇,调取相关资料,核查线索,协调当地警力并肩作战。抓捕当日,专案组发现,嫌疑人分别进入口岸。当第二名嫌疑人出现时,其他同事已前去追捕第一名嫌疑人,只剩下曾茂晰一人。
“他一入境就坐上摩托车走了,我一看,赶紧跑上去坐上一辆面包车跟上。”曾茂晰说,这些嫌疑人作案手段狡猾,稍有不慎就会被他们发现。他一边追踪,一边请求支援,通报嫌疑人所在的位置。最终嫌疑人被前来支援的民警抓获。这次收网行动至此取得了圆满成功。
2021年,“断卡行动”如火如荼地进行。曾茂晰面对海量信息,严谨缜密寻找线索;面对电诈毒瘤,敏锐果敢挥出铁拳。经过不懈的研判攻坚,曾茂晰分析出一个盘踞在广东的特大涉诈黑灰产犯罪团伙。在全市刑侦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断链9号”“断链11号”“断链12号”专项行动成功收网,抓获涉诈黑灰产犯罪嫌疑人近千人,打击了诈骗分子的嚣张气焰。
岁末年关
这四种诈骗要特别当心
为了守护好群众的“钱袋子”,警方、媒体做了大量防诈骗宣传,但仍不断有群众被骗。针对这一现象,曾茂晰认为,不少群众还是存在“我不会被骗”的“自负”心理。
“很多群众会认为‘诈骗离我很远,不会落到我的头上’。但是从我们接触到的警情来看,受骗与否,与年龄、学历、经济条件等没有直接关系。各种人群都存在被骗的情况。”此外,诈骗手法的不断翻新也给群众辨别诈骗带来了难度。“电信网络诈骗具有团伙性、专业性和心理攻势。群众接到一个诈骗电话、诈骗短信时,表面上是面对一个人,实际对方是一整个团伙在运作。这么多人绞尽脑汁骗你一个人,如果你不提高警惕,就容易上当受骗。”
春节快到了,曾茂晰提醒,要特别警惕虚假购物诈骗、冒充客服诈骗、代办贷款诈骗和“刷单”诈骗这四类。
他提醒,岁末年关,人们网购年货的需求增加,网购一定要通过正规的平台,千万不要脱离第三方的监管私下交易。网购后如果接到所谓“电商平台客服”“快递客服”的电话,声称快递商品出现问题要进行赔偿,一定要通过原有的购物平台和官方渠道进行核实,不要轻易相信对方提出的“赔偿和退款”。年底如果急需用钱要办理贷款,一定要通过正规平台和机构,如果在贷款过程中,要求缴纳手续费、保证金、预付利息等才能放款的,都是诈骗。最后,“刷单”全部是诈骗,“刷单”本身是违法行为,切勿以身试法。(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陈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