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焕坤
通讯员 荔宣
1月12日,广州市荔湾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聘任仪式在白鹅潭畔举行。专家委将围绕荔湾区历史文化保护开展学术研究,提供技术指导、建言献策。专家委的成立旨在完善荔湾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机制,为加强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建设提供有力的保障。
开展南北片区历史文化研究
荔湾区是广州传统历史文化风貌保存最集中最完整的区之一,拥有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单位188处(256个点)。“荔湾区是‘最广州’的一个区域,它的历史文化积淀多,同时受历史资源影响,发展包袱比较大。如何实现‘老城市新活力’需要更多的思考与探索。”广东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蔡云楠说道。
由此,1月12日,荔湾区成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聘请住房城乡建设部科技委秘书长、广州市城市规划协会会长潘安担任主任,广州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原院长董黎担任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广东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蔡云楠、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冯江、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郭谦、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陆琦、冼剑雄联合建筑设计事务所总建筑师冼剑雄担任专家委员。
潘安向记者介绍,专家委中的专家主要以建筑历史设计和城市历史方面为主,大部分都有规划院的背景,将从技术和建筑的角度,对荔湾区南北片区历史文化开展研究,给予政府决策一定的帮助。
将“网红打卡点”永恒化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成立后,将率先研究什么内容?潘安介绍,一方面是要对荔湾历史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比如现在讲的“十八甫”是怎么形成的?有哪些已经消失?上九路和下九路间的渊源是什么?“通过补充这些知识点,将对政府决策有很好的帮助。”
另一方面是发挥专家的专业知识,给政府提供更多的历史文化保护点子,将研究结果转化为政府行动。董黎表示,历史文化保护与文物保护并不相同,文物保护是尽可能保留住原来的状态有可能,历史文化保护则是在城市发展、人民生活模式改变的背景下,延续文脉。“历史文化保护难度更大,需要处理好保护和发展之间的关系。”
蔡云楠认为,目前荔湾区在历史文化保护和活化利用上都有较好的探索,比如永庆坊、泮塘五约,不光留存下历史文化,也引入新的业态,创造出“网红打卡点”。“我认为‘网红打卡点’代表了一个新时代,年轻人愿意去了解历史文化。但是,‘网红打卡点’只是历史文化保护的其中一步,之后还需要通过绣花功夫慢慢将它打磨成一个历史的钻石和精品,成为永恒的打卡点。”(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王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