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焕坤、谭铮
音频/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谭铮
1月7日,广州市白云区“云上花市”正式开市;1月11日,番禺区2022年线上花市上线……今年广州花市活动已经陆续有嚟。正所谓“行过花街先过年”,每年春节前夕,广州都有行花街、赏年花、买年花嘅民俗。鉴古知今,“行花街”年俗从何而嚟?广州除夕花街嘅“鼻祖”喺边个?本期《粤讲粤有古》带你了解。
1月7日,广州市白云区“云上花市”正式开市;1月11日,番禺区2022年线上花市上线……今年的广州花市活动已徐徐开启。正所谓“行过花街先过年”,每年春节前夕,广州都有逛花街、赏年花、买年花的民俗。鉴古知今,“行花街”年俗从何而来?广州最早的一条除夕花街在哪里?本期《粤讲粤有古》带你了解。
广州的花市,最早可以追溯到什么时候呢?据记载,早在西汉时期,陆贾作为跟随汉高祖刘邦打天下的辩士,两度出使南越国。他到了当时南越治所在(今广州境内),已经是百花生长之地。而且移植了来自西域的具有特殊芳香气味的素馨花、茉莉花,当时广州妇女已经懂得用“彩线穿花心,以为首饰”。由于人们爱花和栽花,于是出现专门买卖花的市场,称为“花市”。广州的花都来自哪里?一方面,随着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逐步兴起,大量异域花卉飘洋过海来到广州。唐代诗人张籍在《送侯判官赴广州从军》中就写到“海花蛮草连冬有,行处无家不满园。”
另一方面,广州自汉代开始就形成种花产业,四郊都有花田供应花卉。当时,河南(如今的海珠区),有庄头村种植素馨花。清代《广东图说》记载:“河南堡有庄头花市,为南汉花田故址。”此外,芳村花地从隋唐开始,也大面积种植花卉,在广州东郊远至萝岗,靠种花养家的人,亦为数不少。清代学者屈大均说:“自小坑、火村至罗岗,三四十里,多以花果为业。”
凭借天时地利,鲜花深入广州人生活方方面面,为花市的形成创作良好条件。据了解,一开始,花市为常年开设。除了种花人家门前卖花,成行成市,明代时在广州府城的七个城门,即东门、小北门、大北门、西门、归德门、大南门、定海门都设有经常性的花市。
而广州的除夕花街历史至少可以追溯至清代。清代《粤游小志》有记:“每届年暮,广州城内双门底卖吊钟花与水仙花成市,如云如霞,大家小户,售供座几,以娱岁华。”双门底在哪里?其实就是如今北京路的一段。当时双门底除夕花街从年廿四一直开到除夕,足足开六天。双门底上街主卖吊钟和桃花,下街主卖水仙。
说起双门底,不知道大家是否听过一句俗语“画虎不成反类犬”? 这句俗语与双门底花市一件趣事有关。话说某年除夕,双门底花街正旺,画档前挂起不少作品。忽然,有个小孩说:“哗!这只猫好大,爸爸买给我玩啦……”话音未落,周边群众已经大笑,正提笔画画的档主更是脸如猪肝。原来,小孩指着那幅画画题是《老虎》,但由于图中的老虎毫无气势,加上其脚下的草丛画得如屋脊,致使小孩以为画的是瓦面上的猫,开口便要买猫。档主觉得无地自容,立即收档而去。由此,广州市井中流传起一句歇后语:双门底卖猫——丢假(丢脸),这句歇后语的意思类似“画虎不成反类犬”。
数百年来,春节前夕“行花街”成为了广州人必不可少的年俗。随着时代的发展,这项传统变得更固定和规范化。2021年,“春节(行花街)”这项年俗更是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今,它已是广府地区春节前夕规模最大的一项民俗活动。(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图片 | 羊城晚报资料图
责编 | 陈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