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粤讲粤有古|冬至大过年,这一天,广州人吃的不只是汤圆
2021-12-21 11:40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本期《粤讲粤有古》就带大家了解广州人过冬嘅习俗和美食。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焕坤、谭铮
音频/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谭铮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亲。” 12月21日,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嘅节气——冬至又到了。过冬食乜因地而异,丰富多彩。喺唔少人观念中,冬至北方人食饺子,广东人食汤圆。但系喺广州,冬至唔单止食汤圆。本期《粤讲粤有古》就带大家了解广州人过冬嘅习俗和美食。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亲。”12月21日,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冬至又到了。过冬至,吃什么,因地而异,丰富多彩。在不少人观念中,冬至北方人多吃饺子,广东人多吃汤圆。但是在广州,冬至可不只是吃汤圆。本期《粤讲粤有古》就带大家了解广州人过冬的习俗和美食。

“冬至”,顾名思义,即严冬到来之日。古人对冬至有“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之至和日短之至”的说法。广州有俗语“冬大过年”,据说起源于吴俗。吴人称“冬至大如年”,古书记载:“吴俗重冬至节,曰:肥冬瘦年,互送礼物。”视冬至比年节更隆重的风气,到了清代还盛行。

如今,冬至和新年,谁更大就不论了。但冬至已经成为岭南地区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在这一天,许多家庭会做汤圆、煮腊味糯米饭、杀鸡杀鸭,家人围坐,吃顿丰盛大餐;也有许多广州人选择到酒楼过节,举家团聚,大大小小的酒楼十分“墟撼”。

 

汤圆、糯米饭是不少广州年轻人熟知的冬至“标配”。但其实在旧时,广州街坊每逢冬至会食鱼生。清代民国有不少与鱼生有关的广州竹枝词,比如“雪花从水洒仙城,冬至阳回日日晴。萝卜正佳篱菊放,晶盘五色进鱼生”。

传统的鱼生,多以鲩鱼为原料。鲜活鲩鱼宰后起肉,用洁净干布抹(吸)干水分,起皮时连粘皮的瘦肉也起出,只剩下白里透红的鱼肉,然后以薄刀“片”成薄如蝉翼、晶莹通透的细片,即制成了鱼生。

食鱼生配料总计不下三四十种,大多数切成细丝。主要有萝卜、辣椒、莲藕、荞头、子姜等;此外还有香口的薄脆、芫荽、炸花生、芝麻、柠檬叶等;调味料则有熟油、胡椒粉、酒、醋及玉桂末(沫)。还有畏食生冷的人,将鱼片在粥中灼熟而食,名为鱼生粥。

那为什么广州人当时会吃鱼生呢?据悉,人们有一种观念:阴极而阳始至,冬至后因日照增多,白昼渐长,阳气逐渐旺盛,故称“冬至一阳生”。明末清初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说:“凡有鳞之鱼,喜游水上,阳类也。冬至一阳生,生食之所以助阳也。无鳞之鱼,喜伏泥中,阴类也,不可以为脍,必熟食之,所以滋阴也。”因此,广州人便在冬至这天吃鱼生,长阳气。后来,因为食材逐渐丰富,冬至日,广州人餐桌上的选择更多了,传统的鱼生慢慢淡出了不少广州人的餐桌。(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图片 | 羊城晚报资料图
责编 | 陈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