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彭纪宁 通讯员 谭耀广 任惠娟
12月17日,记者从江门蓬江法院获悉,近日,一位七旬的老人手里紧紧揣着一叠纸张,颤颤巍巍地来到蓬江法院立案大厅,神情恍惚,四处张望。立案诉讼服务中心导诉台的干警立即上前,询问老人的来意后,快速开通一次性绿色通道给予办理立案。
据了解,老人罗伯与吴某存在装修承揽合同关系,罗伯为吴某完成装修工程后,多次向其催讨装修款无果,无奈之下只好到法院提出诉讼。由于罗伯今年已经七十多岁,既不会使用电脑网络,更不懂得如何进行网上立案,只好亲自来到法院立案。在提交立案资料时,立案庭(诉讼服务中心)窗口干警在审查时发现罗伯携带的立案资料不齐,起诉状中存在多处表达错误和错别字。
为了方便当事人快速进入诉讼程序,切实保护老年人该弱势群体的诉讼利益,考虑到罗伯年事已高,理解能力有限且是第一次提出诉讼,立案干警仔细把关起诉状里的文字表述,对表达错误的词语和错别字用铅笔进行标注,方便其修改时不会遗漏。在干警的耐心指导和细心服务中,罗伯补齐所需的资料和修改好起诉状,随后由干警主动帮忙扫描起诉状进行自助立案,高效快速实现一次性办理立案。
本次为老年人开通一次性绿色通道快速办理立案的暖心服务,是蓬江法院立案庭(诉讼服务中心)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优化诉讼服务能力的一个缩影。蓬江法院的干警们,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的暖心帮助,受到了当事人和群众的肯定和好评。在今后的工作中,蓬江法院将继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持续深入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拓展司法便民新途径,充分发挥诉讼服务能动性,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朱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