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管片长深度报告①】东莞深入实施城管片长制,凝心聚力打造有温度的城管铁军
2021-12-14 21:12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有效把城市精细化管理标准、规范、力量传递到村(社区)最基层一级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秦小辉
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王俊伟

2021年10月11日8时30分许,城管片长袁家成来到东莞市莞城罗沙社区城管工作站开始了他一天的工作,与以往坐在莞城城管分局办公室不一样的是,他现在下沉社区,深入基层,真正成为了社区的“大管家”。每天,他的工作手机会不时畅响,接到群众的来电。袁家成会详细了解情况,协调各方及时处置,有效化解各类城管领域的“小问题”。

东莞城管片长制已经打下良好基础

2021年,结合国内有关做法及东莞实际,瞄准深入推进市民身边的服务管理品质建设,东莞城管创新思维,在全省率先推出东莞特色城市管理执法片长机制,充分发挥城管片长“综合管片”和“维系公共关系”的作用,有效把城市精细化管理标准、规范、力量传递到村(社区)最基层一级,全力打通与市民群众沟通的“最后一米”。

更重要的是,东莞城管片长制明确了“谁来管”“管什么”“如何管”的问题,以数字信息化平台建立“直插到底”的城市管理新架构,以定责定区定岗定人全面打造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基层阵地。该制度历经近11个月,成效凸显。截至2021年10月,全市已有156名片长陆续上岗服务,全市城管系统信访投诉率下降明显,扎根在一线的片长们用心服务,也赢得了群众的一致好评。东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党组书记、局长刘永定表示,2022年,东莞城管将沿着“党建引领、刚性执法、柔性服务”的基本理念,深入推进城管片长制实施,凝心聚力打造一支有温度的城管铁军。

直面问题,各分局积极探索

城管片长在解决社区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上起不到主导作用,怎么办?城管片长下沉社区的人手不足,怎么办?城管工作站建设位置不醒目怎么办?......今年以来,东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四级调研员陈锐光时刻关注着城管片长制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且想方设法推进解决。

“不少分局刚开始,因为模式上的不成熟,也走过一点弯路。到后来经过调整之后,成效就马上出来。” 陈锐光说,根据东莞市城管片长制实施方案,片长制就是要充分发挥城管片长综合管片和公共关系职能作用,有效压实东莞特色城市精细化管理细节,以及打通与广大市民沟通的最后一米,提升城市管理工作群众参与感、获得感和满意度。

因此,在陈锐光看来,城管工作站下沉社区,城管片长深入基层,跟社区是要增强沟通,但不是被社区所领导,城管片长跟社区的关系应该是相互独立,又能相互借力,相互促进的关系。

截至2021年10月,东莞已有156名片长陆续上岗服务
社区片长向市民介绍“城管工作站服务联系卡”

记者了解到,为了发挥城管片长在社区城管领域的主导作用,东莞市各镇街分局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了不少有益的探索。其中,茶山城管分局在划分8大片区的基础上,以“1+1”的方式推行“片长制”,并实行AB角联合片区,将相邻两个片区的工作人员统筹起来,有效解决出现重要和应急任务时人员不足等问题,同时,全镇18名片长挂任各村(社区)主任助理,通过向村支书汇报工作、参加村(社区)两委会议、召开村(社区)日常会议等措施,提升了城市管理工作在基层的权重;凤岗城管分局多措并举凝聚村级城管力量,壮大城管“正规军”,加强了各个社区的精细化管理;长安城管分局加大财政投入,总投资2300多万元建设18座城市管理驿站、5座城市管理社区工作站,同时,推行城管双片长制,面对面为群众提供服务,一对一解决市民投诉,实现了城市管理从“重后端执法”到“重前段管理”的转变。

畅通信访渠道“面对面”化解

在建立城管社区工作站,实施城管片长制的过程当中,还有一个隐性的“推手”那就是基于数字信息化平台建立“直插到底”的城市管理新架构。群众通过扫码全市路灯、公厕、户外广告牌等设施上的城市服务码,就可以反映城管领域的问题或提相关的意见和建议,对应案件会流入数字城管系统同时推给相关片长跟进处理,片长收到信访诉求后,及时面对面向当事人调查了解,将心比心为沟通协调,在确保执法力度的同时,积极回应当事人合理诉求,化解社会矛盾,提升市民对城市管理工作的理解度、配合度与认可度。

东莞城市服务码作为智慧城管二期项目之一

在陈锐光看来,自从实施城管片长制以来,一个直观的感受就是城管的“见管率”高了,现在遇到城管领域的问题,除了数字化手段外,还可以去社区城管工作站找片长,也可以在街头巷尾散步时找正在巡查的城管片长,群众可以实实在在地感受并体验到身边的城市管理服务。

“现在群众有事直接找片长,而不是去分局的投诉窗口和信访窗口,真正拉近了与群众沟通的最后一米。” 陈锐光说,这也从侧面印证了城管片长制这一模式的可行性,得到社区居民的认可。而在现实的城管执法中,无论是“六乱”整治,还是环境秩序维护,问题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但不管大和小,只有居民认可你,出了问题,就会很容易推进问题解决,不认可,你就容易产生矛盾,问题推进就比较困难”。而这也将不少城管领域的问题化解在萌芽阶段,避免事态严重,大大减轻了信访的压力。

据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副局长陈世光介绍,通过城管片长制,全市城管系统由过去的执法型管理向服务型管理转变,通过与群众、沿街商户结对子,交朋友,面对面沟通,不少片长赢得群众的真心认可,形成互相理解、互相支持、相互协作、相互配合的良好局面。

据统计,启动该模式以来,各镇街城管信访投诉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其中先行试点的莞城街道,城管信访投诉量环比下降42%,这其中城管片长功不可没。

成效良好将全面深入推进

东莞城管片长制已经打下良好基础,但是距离群众的需求和东莞“双万城市”的要求仍有一段距离。如何让城管片长制走向成效、定性、良性的道路,使之真正成为一支服务群众、服务东莞的有温度城管队伍,或许还需要进一步锻造。根据工作安排,2022年全市继续推进实现城管片长制全覆盖,计划再布建不少于150名城管片长,使全市城管片长数量累计达到300名,各镇街中心区域全部实现一村(社区)一片长。同时,建立完善城管片长考核评价机制,深化落实月度考核、季度培训、年度评优的队伍管理机制,着力打造专职、高素质、专业水平高,且相对固定的城管片长队伍。

长安城管分局总投资2300多万元建设18座城市管理驿站、5座城市管理社区工作站

东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副局长陈世光表示,城管片长制度是贯彻落实住建部和省住建厅,关于全国、全省城管系统“强转树”专项行动常态化阶段工作要求,结合东莞市城管系统推进“城管进一线、服务面对面”工作,特别是“三支队伍、两个阵地、一个科技码”具体创新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不是一项从无到有的机制,近年来,随着全市城管系统持续深入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特别是东莞特色的城市精细化管理“五件套”机制不断落实,全市城管系统正在形成越来越科学高效的工作机制,将纷繁复杂的城管工作,法治化规范化、智能化良性运作起来。其中,经过各分局的实践,正在逐步形成依托村(社区)群众自治组织,甚至更小单位的源头治理支点,并有序推进城管力量下沉。在这种情况下,东莞进一步探索实践城管片长机制,并初步收获良好成效,问题发现和处置效率越来越高,群众满意度也在不断提升,值得全市全面深入推进。

东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党组书记、局长刘永定表示,“强班子、带队伍”将是其任内自始至终要做的事,接下来将坚持党建引领和刚性执法、柔性服务,打造有温度的城管铁军。其中,城管片长制深入推进的重点是努力让群众认识片长、认可片长、方便找片长、愿意找片长,凝心聚力提升市民身边的城市管理服务品质。另一方面,城管片长制的实施,也将成为东莞城管深入推进“门前三包”“小微执法”等一系列新举措的关键力量,市民必将感受到越来越浓厚有序、刚柔并具的东莞特色城市服务,为推进东莞“城人融合、共荣共生”和深度城市化,贡献城管力量。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张德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