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健强
长期以来,电动自行车都是一个热门话题,虽然部分地区一度明令禁止,但马路上、大街上还是日见其多。最近两三年,电动自行车更有蔚然成风之势。
近日,广州市政协社法委开展了电动自行车的相关调研,在3756份有效样本中,近八成受访者是使用电动自行车通勤的。
可见在当下城市生活中,电动自行车确有它存在的必要性,需要加快总体规划顶层设计,使其合法合规合理地融入城市生活中,更好地服务于市民生活。(早前报道请戳此链接)
电动自行车是继自行车、摩托车之后出现的新兴两轮交通工具,它有自行车、摩托车的灵便,但比自行车快捷省力,比摩托车环保、安全。而和四轮交通工具相比,电动自行车比轿车灵活、比公交车自主,更适合短距离交通。
概括地讲,电动自行车在短距离通勤问题上具备了方便、省时、省力和环保等多方面优势,越来越受欢迎的程度有产业数据可以旁证:2019年新国标落地后,两轮电动车行业整体突破瓶颈期,2019年和2020年市场交易规模分别为851亿元和1046亿元,增速达19.9%和22.9%。
以笔者所见,送小孩就近上幼儿园、上小学的妈妈们就对电动自行车青眼有加,骑上它,送娃轻便又外表靓靓,妈妈们总是一副意气风发的样子;被它“圈粉”的还有许多到菜市场买菜的大叔大妈们;外卖小哥更是电动自行车最大的使用群体,毕竟便捷的短距离通勤工具是外卖行业的基柱之一。
基于自身的特点,在解决当下大中城市短距离通勤问题上,电动自行车已成为某种程度的刚需。广州市政协社法委的调研数据就显示,76.45%的受访者日常使用电动自行车上班或上学,71.59%的受访者每天使用,骑行5至10公里的占比达25.92%。
时至如今,要取消电动自行车、要继续禁止电动自行车上路已经不合时宜。如今的问题是要对电动自行车加强规划管理,在道路配套、用电安全、规范上路、规范停放等方面做出系统安排,给出明确可行的指引。必须腾出力量加强电动自行车的日常整治,让电动自行车的使用如同机动车那样有章可循,违章必罚,最终实现有序运维。
目前广州市电动自行车未实行注册登记,而据广州市公安局初步估算,预计全市电动自行车规模在300万辆左右(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电动自行车的社会保有量达3亿辆)。如此庞大的电动自行车群体,参与到城市交通中,与之相关的立法、立规都需要全面跟上。
有网友评论说:“每天上班路上电动车比人多,根本无法走路,安全都成问题,经常不按道行驶,随意在人行路上行驶。”还有网友指出:“因为违规违法成本低,没人管,大部分便利都基于不守规矩之上。”
经过若干年的野蛮生长,电动自行车带来的问题已次第显现,归纳起来,主要是上路不守交通规则,逆行、乱行严重;充电、换电的不便与安全问题,例如上楼充电引发火灾等。
在广州,关于电动自行车的相关法规已经陆续出台,例如最新规定9月1日起电动车禁止上楼等。而在省的层面,目前已形成《广东省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并将于10月14日召开立法听证会,就“电动自行车登记制度设计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邮政、快递、外卖行业使用电动车自行车的管理和保障;如何从法律层面压实特定行业主体的电动自行车管理责任”等问题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希望相关方面谋定而动,拿出决心和切实的行动,许电动自行车一个良性发展的未来。(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梁泽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