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凯风
近日,广州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住房保障工作的意见》,到2025年,全面完成66万套保障性住房建设筹集任务(含公租房3万套、保障性租赁住房60万套、共有产权住房3万套);逐步提高户籍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保障标准,帮助新市民、青年人等缓解住房困难。
努力实现全体人民住有所居,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住房问题,是“十四五”时期我国住房建设的重要方向。而“以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为重点,进一步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增加保障性住房的供给”,则是相应的解决之道。
经过20多年住房商品化改革的历程,我国已经告别住房短缺的时代,老少三代挤在一间小房子里的场景早已成为历史。虽然房子早已不是问题,但在人口净流入的超大特大城市,住房结构性短缺问题依旧严峻。正因为这一点,“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先后进入去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当中,足见决策部门的重视程度。
作为为数不多的超大城市之一,广州常住人口已经超过1800万,仅过去10年就增长597.5万,在主要城市里排行第二。如此庞大的人口流入,必然带来住房供求的紧张,尤其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即使加上家庭的积蓄,恐怕也很难在一线城市购置房产,解决其住房问题无疑就有了紧迫性。
不过,解决大城市住房问题,不仅要扩大商品房供给,让更多的人能买上房子,更要租购并举,让所有人都有房可住而且住得起。前者说的是“居者有其屋(产权)”,后者则是“住有所居”。显然,“住有所居”比“居者有其屋”更符合当下的发展现实,毕竟,无论哪个城市,都无法让所有人都买得起房子,但通过各种政策组合拳让所有人“住有所居”,则是可触及的目标。
加强住房保障,核心在于以公租房、保障性租赁房、共有产权房为主的“三位一体”保障体系。公租房,为低收入群体兜底;保障性租赁房,以小户型、低租金为主,面向的是新市民、青年人;共有产权房,面向的是具有一定经济能力但不足以买得起商品住房的群体。
公租房和保障性租赁房容易理解,共有产权房,究其根本,相当于购房者与政府(或代持机构)共同分享房屋产权。购房者可以7折(或其他价格)获得70%(或相应的)产权,但享有房屋的完整居住、入学等权益,等到一定年限之后,可按照市场价或一定折扣买断剩余产权,变成商品房。
共有产权房的出现,无疑降低了买房门槛,虽然只有部分产权,但除了不是纯商品房之外,该有的权益都有,这无疑给了许多人以“上车”的机会。
所以,广州未来5年,将建设66万套保障性住房,平均每年12万多套,其中以保障性租赁房为主,公租房和共有产权房为辅,无疑是有针对性的,对应的是广州外来人口不断涌入、年轻大学生持续流入的人口格局。
5年66万套保障房,到底够不够?纵向来看,2020年,广州新房成交量高达9.75万套,而在整个“十三五”期间(2016-2020年),广州新房合计总成交量约为48万套。不难看出,未来5年广州的保障房总供应量,超过了过去5年的新房成交量,这对于广大新市民、青年人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
当然,保障房不可能全部新建而来,66万套并非全部都是增量。这些保障房,一部分来自于商业用地的配套建设,一部分由集体建设用地建设而来,一部分是企事业单位利用自有存量土地建设而来,还有一部分来自于产业园区的配套建设,以及一些由非住宅类房屋改建而来。
无论如何,扩大保障房供给是大势所趋,也是保障住有所居的必由之路。不过,在买房心理依旧强劲的当下,在“房价只涨不跌”的“神话”之下,要想让广大市民回到租房的轨道上来,恐怕需要的不只是兴建更多保障房,更需一系列的配套政策。
一方面,通过强化“房住不炒”预期,稳房价、稳地价,逐渐消解炒房心理,打破“房价暴涨、财富增值”的路径依赖。
另一方面,在租售并举的同时,还要进一步推进“租购同权”,当买房和租房都能享受到同等的入学等权益时,附着于房子上的隐性福利消失不见,那么租房与买房的市场意愿就会得到进一步平衡。(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梁泽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