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玉兰100故事⑥】从群众利益出发,“穿上制服我就特别有使命感”
2021-08-09 21:05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中堂女子中队组成“最强天团”

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谢颖 王隽杰 贺全胜

“婆婆您好!使用黑燃气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会对我们的生命安全产生危害,请您一定要注意用气安全,向有合法资质的燃气企业购买燃气哟。”在东莞市中堂镇里,活跃着一群这样的小姐姐,她们是东莞玉兰女子城市执法服务队中堂中队(以下简称“中堂女子中队”)的队员们。

中堂女子中队参与镇内核酸检测工作

文明引导、走街串巷、入户宣传、为群众提供温馨的城市管理服务与咨询,是她们的职责。“穿上制服就让我特别有使命感!”中堂中队中队长张碧珍向记者直言,这份职业让她更多从帮助群众、服务群众的角度去考虑事情。她们的柔性执法和英姿飒爽,同样也赢得了群众的认可与赞赏。

垃圾分类活动宣传中

中堂女子中队组成“最强天团” 

今年4月,中堂女子中队正式成立,据中队长张碧珍向记者介绍道,队员们从各个科室抽调过来,目前一共有6名队员,最大的年龄39岁,最小的26岁。值得一提的是,这6名小姐姐们的专业涵括了不同领域,既有在服务群众咨询时懂法的“法学”专业,又有和城市管理密切相关的“园林管理”专业,还有能向外宾介绍东莞城市之美的英语专业等。中队长笑称,这也组成了中堂女子中队的“最强天团”。

据介绍,中堂女子中队组建了三个多月,一方面,小姐姐们在执法服务业务上积极提升,“我们参加了市局举办的女子执法服务培训,从执法规范性、执法礼仪、平衡车使用等方面提升自己。”另一方面,小姐姐们相互协作,与分局其他执法队员一同开展燃气、垃圾分类等入户宣传工作,并完成了高考护航、疫情防控等一系列重要任务。在向记者介绍起中堂女子中队近段时间的工作时,张碧珍如数家珍。

在同事眼里,张碧珍对工作负责又细心。“她把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条,还记得授旗活动的前一天,才6点多钟,她就开始提醒我们要带齐物品了。”队友说,这样的一丝不苟工作的态度,影响着中队里每一个人。

从“被动执法”到“主动服务”

谈起加入中堂女子中队以来的工作感受,张碧珍最大的感触是城管工作方式的转变:从前的城管工作更多在于对违法行为的查处,是被动的纠错与执法;而现在,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主动深入基层的巡查服务、宣传教育也成为了他们工作的重心。

中堂女子中队队员向商户派发宣传单张

在入户宣传燃气安全知识时,讲明使用不合规燃气的安全隐患后,村民们一般都会积极配合整改,但一名“拒不配合”的阿婆给张碧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面对城管队员们的劝导时,阿婆甩下了一句“没什么好改的”。这反常的态度让张碧珍有些惊讶,她询问村委会的干部后得知,原来阿婆的丈夫前不久刚刚去世,女儿又远嫁,现在阿婆的心情很低落。面对这位伤心的阿婆,张碧珍以一个普通人的同理心理解、开导阿婆,“我们当时是劝阿婆多出门走走,舒缓心情,随后再说燃气的问题”张碧珍说。

这种柔性的劝导方式,也正是女子执法服务队的优势所在。在回忆起这次经历时,张碧珍说:“群众的获得感,正是我们的幸福感。”城管工作不是简单粗暴的,而是更从群众利益出发,增添人性化执法,“七分服务,两分管理,一分执法”,这句话牢牢记在了张碧珍的心里。

张碧珍一边抱着孩子,一边指导家长登录“葵花码”

从“被动执法”走向“主动服务”,是工作方式的转变,也是对服务群众工作理念的贯彻。

穿上这身制服,就有了神圣的使命感 

在从事城管工作之前,张碧珍对城管工作了解甚少,印象中对城管工作多是管理流动摊贩,而真正步入这个岗位之后,她对城管的执法者理念有了更多了解。对于占道经营的流动摊贩,张碧珍从市容市貌和居民生活便利出发,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同摊贩们进行沟通,主动帮助摊贩进行摊位整改,面对占道卖水果的老人家,会劝导其搬至城管设置的临时摊位点。在一次开展工作时,张碧珍注意到路上有一辆疑似违法营运“黑气”的三轮车,于是尾随跟去,最终查获非法黑气瓶,防患于未然。

张碧珍在护航高考现场

“我有时也会说,我这个人是不是有些多事,或者是有职业病了。但我觉得,穿上了这身制服,就被赋予了更多的使命感。”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张德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