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鄢敏
图、视频/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郭思琦
海报设计/范英兰
回望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程,曾有无数隐姓埋名的战士,英勇无畏地执行绝密使命,只为了革命事业生生不息。比如,中央红色交通线,它曾经是中央苏区与外界联络的唯一渠道。长达数千里的线路上,香港是其中尤为关键的一环,华南交通总站便设立于此。它连接上海与汕头,并以此搭建了一个以香港为中心,跨越粤闽赣三省的地下交通网络。
秘密交通线绵延数千里
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反动派大规模捕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白色恐怖的乌云笼罩着神州大地。在这危急时刻,中共中央及时转入地下,并着手发展秘密战线,主要任务就是确保在上海的中共中央机关与中央苏区联系。
1930年秋冬间,在中共中央南方局、广东省委的协助下,中共中央开辟了一条由上海—香港—汕头—大埔—青溪—永定,进入江西中央苏区的红色秘密交通线,全程约3000公里。由于赣南、闽西中央苏区遭到反动派的严密封锁,上海与苏区之间的联系任务大多通过这条线完成。
其中,香港是这条红色交通线上至关重要的一环,华南交通总站正是设立于此。为何选择香港承担如此核心的联络任务?香港岭南大学高级研究员刘蜀永介绍,1927年,蒋介石在广州发动“四一五反革命政变”,中共广东区委迁往香港,同年第一届中共广东省委在香港成立。“在土地革命时期,中共主要领导人就曾到过香港,在香港开展革命工作,对香港的特殊作用就已经有所认识。”
此外,刘蜀永表示,当时中共广东省委抽调了得力干部,配合中央在香港开展秘密交通线工作。“之后,逐步搭建起以香港为中心,跨越粤闽赣三省的地下交通网络。”
无名英雄筑起革命防线
上世纪30年代,陈彭年、顾玉良、罗贵昆三人结伴来到汕头,开办了“华富电料公司”。这家公司位于海平路97号,平日里生意红火,常有香港商人前来订购电器配件。
很难有人发现,这家普普通通的电料公司是一个隐秘的交通站,在迎来送往中完成了许多重大任务。如今,革命时期的交通站旧址升级为陈列馆,再现那段鲜为人知的地下风云。
陈列馆馆长张如强表示,开埠以来,汕头与香港贸易频繁,从而给交通线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其间,不少党的领导干部从香港中转到汕头,然后进入苏区。
事实上,“华富电料公司”只是中央红色交通线上的一环,更多的联络站点已经淹没在历史变迁中。据华南交通总站首任站长饶卫华之子饶潮生回忆,当年父亲在香港建立了数个交通站点,现在都很难找到原址。“为了保密,很多接头地点并不固定,经常要换地方。”
饶卫华在世时,饶潮生听父亲讲起当年并肩作战的交通员,心里很是钦佩。有的人家境贫寒,却把一批批黄金、白银、港币分文不少地带到香港、上海;有的人被港英警方逮捕,始终咬紧牙关,没有泄露机密内容。正是一个个无名英雄,冒着生命危险,筑起了数千公里的隐秘防线。
今年,饶潮生重走了中央红色交通线在广东境内的路线。崎岖的山路、蜿蜒的小径,他实地体会后才理解前辈的艰苦与伟大。“他们不顾个人利益,前赴后继地为革命事业贡献一切,值得我们这代人学习。”
输送干部、物资、情报的血脉
“交通线就像我们身上的血脉”,毛主席曾这样评价中央红色交通线。在红军长征前,这条近3000公里的隐秘战线持续发挥作用,一直没有被敌人发现。据张如强介绍,同一时期的其他线路或多或少遭到反动派的破坏。
正是通过这条交通线,数百名党的干部安全抵达中央苏区。1930年冬至1931年春夏间,任弼时、项英、叶剑英、刘伯承、左权、徐特立、邓发、张爱萍、萧劲光、伍修权等100多人被护送到中央苏区;1931年4月至1932年,周恩来、邓小平、聂荣臻、李富春、邓颖超、董必武、李克农、钱壮飞、吴德峰等人经交通线进入中央苏区;1933年1月至1934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前,200多名领导干部经这条秘密交通线进入中央苏区。
与此同时,党中央的重要文件、指示以及苏区的情况报告、请示等,也是依靠中央红色交通线传递。据悉,最开始上海的电台无法与苏区的电台直接联系,需要通过香港的电台进行转发。饶潮生表示,这也证明了在香港设立华南交通总站,相比其他地方有更多优势,“如同心脏,不断给这条生命线提供动力”。
此外,中央红色交通线还承担向苏区运送物资和器材的任务。在国民党的经济封锁下,苏区缺乏物资,甚至包括最基本的生活必需品。得益于交通线,苏区才获得了赖以生存的必需物资。
在湾区创业的90后香港青年:
以前辈为榜样 肩负起时代责任
今年5月,香港90后青年罗伟特参加了粤港澳青少年红色寻根之旅,走进革命先辈故里,学习红色文化,感受初心使命。
来到中共中央至中央苏区秘密交通线汕头交通中站旧址,看到陈列馆里还原的场景,听讲解员介绍了当年的惊险故事,罗伟特很有感触:“这是一条靠毅力和理想筑起的生命线,一点连一线,串起的是革命的希望。”
此前,罗伟特在香港也听说过秘密交通站的故事,但并不完整。当天的参观,让他全面地了解这段历史,深受启发。“他们虽然身在不同地方,革命的目标却是一致的。”在罗伟特看来,他们互不认识、隐姓埋名,冒着巨大的风险参与地下情报和转移工作,“没有轰轰烈烈的一生,却把家国放在心中最深处,默默奉献,无私无畏,让人敬佩。”
革命前辈的英勇付出,也让罗伟特备受鼓舞。“作为青年人,我们应该树立远大理想,敢于担当,将自身成长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大学毕业后,他从香港来到内地创业,湾区给了他实现梦想的广阔空间。如今,他和几个小伙伴在广东江门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运营“鱼菜共生”项目,发展速度超出他的预期。据了解,今年他们的项目将跃上一个新台阶。作为湾区青年,罗伟特表示,更应该肩负起时代的责任,努力在平凡的工作中创造出不平凡的贡献。(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总策划:林海利 孙璇
总统筹:林洁 吴江 马汉青
执行统筹:丰西西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梁泽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