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刘星彤 通讯员 粤文旅宣
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秋明 梁喻 林桂炎(署名除外)
视频/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邓勃 宋金峪 姜雪媛 曾育文 实习生 单宇
近日召开的2021年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工作会议上,一张创下多个“全国第一”的广东文旅“十三五”成绩单备受关注。其中,广东全省旅游总收入及入境过夜游客指标多年保持全国第一。
一直以来,无论是广东本地人抑或来粤的游客,都为广东丰富精彩的夜间生活点赞。而今,在“夜经济”这一文旅新概念的指引下,飞速发展的“粤式夜经济”正在重塑广东夜间旅游的业态——
从现代化的灯光秀、音乐晚会到蕴含传统文化元素的游园、曲艺表演,形式多样的文旅产品成为撬动年轻人和游客夜游积极性的新动能。(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文脉案例】
夜访古建筑品咖啡 文化碰撞让她着迷
“知道‘保济丸’的名号,以前偶尔路过,没想到现在这么新潮!”说此话时,市民梁小姐正坐在以创制“保济丸”闻名的佛山李众胜堂祖铺里喝着咖啡。这座古色古香的清代建筑位于佛山市禅城区岭南天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此前这里以展示家族品牌历史及陈列旧物为主,晚上自然是关门谢客的。但自今年大年初一开始,这里被“活化”成了一间潮人“蒲点”——在保留原有建筑特色及品牌文化的同时,成了一间咖啡馆兼小酒馆,营业时间也延长到深夜零时。
90后的梁小姐已是这里的老顾客了。在她看来,下班后或周末来药铺老建筑里小酌几杯,顺便了解一些咖啡豆知识,别有一番情调。而店中一整面“威士忌墙”和极富年代感的百子柜、清代老建筑搭配在一起,在咖啡和酒香的氤氲下,产生的文化碰撞更让她深深着迷。
让梁小姐着迷的这类店铺,在岭南天地还有很多。据介绍,岭南天地位于迄今900余年历史的祖庙东华里片区,片区内有简氏别墅、嫁娶屋、孔庙等22处文物单位,共100多幢建筑物,是佛山文物古迹规模最大、最密集且保存最完整的历史文化街区。
通过“修旧如旧、新老并存”的现代化改造,这片极富岭南风格的历史建筑群引入众多国际品牌商铺及网红餐饮店,同时保留了众多特色民间手工艺及老字号店铺,成为展现广府文化与“老佛山精神”的特色时尚街区。
每逢夜晚,游客穿行在古风与现代气息交织的青砖建筑间,除了休闲觅食、逛街娱乐,还能走进被盘活的文物建筑中,悠然享受粤剧、功夫、剪纸、木雕、南狮等传统文化的熏陶。
为营造足够明亮的夜游环境,岭南天地对街区内的灯光数度改造,提升夜间颜值,成为网红拍照打卡地。春节期间,岭南天地商圈日均客流量达10万人次。
【文脉现状】
广东“夜经济”居全国前列
刚刚过去的春节黄金周,夜经济作为广东假日文旅市场中的一股关键力量,展现了“夜广东”别样的风采。
广州珠江夜游、清远北江夜游、梅州“一江两岸”夜游、珠海长隆大马戏、梅州客家山歌剧、汕头小公园片区、茂名南越文创街、广州1200bookshop(24小时书店)、深圳智慧书房……散布在全省各地的夜间文旅消费打卡点,照亮了节日的夜空。
在粤西湛江,金沙湾观海长廊亮起万千灯火,浪漫的海滨夜生活令人如醉如痴;春节接待游客超20万的鼎龙湾景区,马戏、海狮表演连番登场,让留在景区过夜的游客久久不愿散去;罗浮山首度打造的灯光夜游,以山脊为背景、以艺术灯光为笔,勾勒出一幅动人心魄的夜间山水画卷……
据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的数据,整个春节假期,广东省旅游总收入达204.8亿元,全省接待过夜游客953.4万人次,占比24%。
实际上,广东省素来被公认为有着深厚的“夜经济”土壤及强劲的发展动力,近年来“夜经济”发展一直居于全国前列。
根据瞭望智库与腾讯编写的《中国城市夜经济影响力报告(2020)》,2020年夜经济影响力十强城市中,深圳、广州双双上榜。广州与深圳正同时打造国内夜间经济标杆城市,扮演着广东夜经济“先行者”的重要角色。
据《阿里巴巴“夜经济”报告》,广州、深圳、东莞位居淘宝夜间消费最活跃城市前十;由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2020夜间经济20强城市中,广州、深圳、佛山三地入选,广东省入选城市数居全国首位。
文旅类夜间消费新场景涌现
近年,广东多地出台相关政策促进夜间消费,鼓励文化演艺场馆、餐饮娱乐购物等场所延长开放时间,组织开展各类文化惠民及促消费活动,推动了一批重大文旅项目建设工作,如打造特色精品夜市、开发夜间旅游消费打卡地、优化夜间交通线路等。
去年,有21个地级市参与的2020广东省夜经济暨暑期消费促进活动中,韶关市、潮州市、江门市、广州市、珠海市、深圳市启动“夜市、夜食、夜购、夜娱、夜游、夜秀”夜间消费专题活动,广佛两地更联合开展购物嘉年华,以跨市合作方式共促“夜经济”热潮……
而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有专家提出,通过“夜经济”向市民和游客展现城市的文化特色,才是形成具有当地城市特色的夜经济生态的关键。
从2019年起,广州多家市属博物馆(纪念馆)正式开放夜游,广州版“博物馆奇妙夜”向年轻游客敞开了新世界大门。遍布各个城市的“不打烊书店”“夜间博物馆”“深夜电影院”等多种文化类别的夜间消费新场景不断涌现,一些传统文博场所则焕新展陈方式,以线上线下结合、科技人文融合等方式重现经典魅力。
携程数据显示,“夜游”已成为广州景区消费的热点。为吸引市民夜间打卡,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专门推出6条“夜游广州”精品旅游线路,将最具广府特色的夜游地串珠成链。
在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推出的两期广东文旅护照项目中,珠江红船、广州塔等夜间文旅景点被收入其中,“白+黑”的消费组合,激发了夜间文旅打卡热情。
而据广州市商务局最新发布的《广州夜间消费地图》2.0版,在1.0版推出北京路步行街等15个“夜广州”消费地标的基础上,又新增了夜游、夜健、夜赏、夜读、夜温泉等维度,并收录了23处美食集聚地标,供饕客们“解锁”羊城夜宴。
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估测,到2022年广州市夜间经济集聚区将达到30个,力争形成13个全国知名的商圈和一批精品文化项目,打造国际知名的“广州之夜”品牌。届时,以岭南文化、红色文化、都市文化为主线,品牌化、国际化、特色化突出的全域夜间经济产业链将会愈加完善。
【文脉溯源】
从夜宵大排档到全域产业链
说起广东“夜经济”最初的模样,必然要从每一名老广都深爱着的宵夜文化说起。美食,是广东夜经济最初、最回味悠长的底色。
“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的餐饮接力赛”——这是广州这座城市在许多年前给易中天留下的深刻印象,在他看来,这“不但罕见,而且不可思议”。在《读城记》中他甚至下此论断:“只有广州,才二十四小时都在吃”。
从当年的饮夜茶、食夜粥、吃大排档、赶“天光墟”,从风靡一时的音乐茶座到遍地开花的酒吧街、夜总会、卡拉OK,到今天的天河路商圈、珠江琶醍、超级文和友……基于气候的天然优势和骨子里的随性乐天,广东人从不吝于享受市井、随意的人间烟火。忙碌一天,坐在街边来一碗滋味绵长的老火粥、一碟带着镬气的凌晨小炒,就着夜色和晚风与朋友喝喝啤酒、吹吹水、看看戏,就能安然度过四季。
除了吃,广东人在开拓夜经济进程中也曾创下不少“第一”。早在1979年,东方宾馆即开设国内第一家流行歌曲音乐茶座,引领了“边喝茶、边听歌”的流行风气。1984年开市的广州西湖路灯光夜市则是全国第一个灯光夜市,彼时,这里是购物的天堂,也是举国闻名的“拍拖胜地”。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传统的夜市渐为全新的商业格局和形态所取代,广东的宵夜现象也逐渐演变成集“食、游、购、娱、体、展、演”等在内的多元夜间消费市场——步行街、夜间文艺演出、灯光秀、景区夜场、夜间游船、展览、24小时书店……如今,岭南“不夜城”的夜生活,在时间与空间上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延展。
【专家评点】
知名文旅实战营销专家 熊晓杰:
发展夜经济要靠“颜值+IP+下沉”
由于气候适宜,广东居民素有夜生活的传统,夜经济发展起步较早。对比十几年前,广东的夜游产品在数量及质量上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新时期的夜经济,已经由过去的“啤酒+烧烤”升级为以文旅融合为核心的复合经济,文旅消费成为夜经济新的增长点。而随着消费的升级和科技的发展,文旅的定义被不断刷新,思维不断颠覆,为夜经济带来新的启发。就广东来说,可从三方面为夜经济发展提质增色。
首先,夜经济产品要重“颜值”。文旅行业已经进入“颜值经济”时代,“好看”的产品更能激发人们“打卡”的消费意愿。当前我国文旅消费人群结构正在发生变化,“Z世代”(指1995年到2009年出生的年轻人)逐渐成为消费主力,作为互联网“原住民”,他们追求高颜值的事物并乐于在网上分享,从而吸引更多人的关注。
所以对城市运营者来说,夜游产品的打造不仅要注重实用性、体验性,也要兼顾审美消费属性。这种审美消费既来自产品本身,也可通过后期改造提升来实现。例如,将产品与时下广受年轻人欢迎的国潮文化相结合,或通过引进艺术装置、涂鸦等方式吸引眼球。
其次,文旅夜经济要在营销上注重“IP”塑造。去年网络上爆火的藏族男孩丁真,已然成为其家乡理塘文旅的一个大IP。更早以前,日本熊本县就因熊本熊的IP营销,直接带动了旅游产业的爆发式增长。IP已经成为文旅营销的利器,夜经济同样需要塑造自己的IP。
参考外省的成功案例,常年在短视频平台刷屏的西安大唐不夜城,今年再度登上抖音春节热门景点榜首,成为国内的夜经济标杆。其成功的背后,可看到大唐文化、不倒翁、悬浮兵马俑、石头人、唐代巡逻队等一个又一个文旅IP,正是这些IP,让大唐不夜城在一众步行街中与众不同、品牌形象鲜明。IP为景区带来大量游客,同时也让地方文化通过互联网传播得更远。
目前,广州的北京路步行街、潮州的广济桥等景区在夜经济上做得有声有色,但在IP塑造上仍有欠缺,还需沉淀打磨。
最后,夜经济市场应适当“下沉”。夜经济不是城市的专属,浙江安吉的小山村蔓塘里通过引进文创灯光项目,发展乡村夜经济,吸引无数城里人来此夜游,直接带动了当地餐饮和住宿消费,补齐了安吉夜游产品的短板,探索出一条以文旅促进乡村振兴的新道路。在广东,清远熹乐谷温泉度假区在春节推出“山谷里的年味”,通过乡村音乐节、篝火晚会等形式,让山谷里的年夜充满欢声笑语,同样值得借鉴。
当下乡村旅游越来越受欢迎,但当前的乡村游主要仍是日经济,夜间消费更多以民宿体验为主,产品业态较为单一。我国乡村人口规模庞大,潜在的夜间消费规模巨大,对广东的广阔乡村而言,发展夜经济仍有更大的施展空间。
【文脉走向】
以文化赋能夜经济发展
记者了解到,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广东省在积极酝酿依托岭南文化、广东美食、商贸传统、文创产业等资源编制“广东规划”,鼓励各地发展文旅夜经济。
记者从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了解到,接下来,广东将在积极支持各地创建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同时,持续推动丰富夜间演出剧目,探索引导文博单位夜间开放。
此外,将推动全省创建若干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推出一批夜间旅游演艺精品,优化夜游景区景点,形成一批夜间文旅消费网红打卡地(点),打造夜间文旅消费放心品牌,推动扩大夜间文旅消费规模。
当前,广东各地打造的一众夜间消费“文化IP”正各展魅力——粤曲、粤剧、相声、电影、歌剧、音乐、读书等主题鲜明的文化休闲活动遍布各地,多类主题的夏季、周末或节日精品夜市活动层出不穷……但看似丰富的夜游消费业态及产品,仍未能完全匹配当下夜间旅游消费需求的快速增长。
90后市民小何告诉记者,对于她和身边一众朋友来说,当实现了夜游打卡愿望后,更希望在未来的夜游体验中获得一些精神上的滋养,且能常玩常新。
专家认为,目前我省各地居民及游客的夜间消费潜力仍有待进一步激发。综观全省,珠三角地区的夜间消费活动较为丰富,但仍有部分地市夜间经济发展比较滞后。此外,商圈、商业街区的夜间消费较为活跃,但整体夜间消费业态仍待丰富。
在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看来,夜间经济应绝不限于培育几个“网红”打卡地,更要持续营造高品质夜间生活场景及可触、可感的消费场景,搭建起艺术引领的时尚品味和文化氛围,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城市夜经济及旅游竞争力。未来,应支持传统剧目、文艺创作、美术展陈、学术讲座等成为城市的文化坐标,为夜经济发展持续提供“文化供能”。
中国商业联合会发布的“2021年中国商业十大热点展望”指出,我国“夜经济”正在迈入2.0时代——由单一业态的消费模式进阶为产业多元、场景融合的模式,并已延伸到实体零售的各环节,成为城市竞争的新赛道。对广东这个夜经济大省而言,一场赢在了起跑线、半程亦暂时领先的马拉松赛事,其实才刚刚开始。
总策划 / 汪一洋 刘海陵 林海利
编委会主任 / 曾颖如 孙爱群 孙璇 胡泉
本期统筹 / 陈桥生 邓琼
责任编辑 / 杨逸芸
主办单位 / 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 羊城晚报社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编辑 | 周欣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