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文脉·粤剧】“南国红豆”出“教科书”,“红船子弟”谱“新篇章”
2021-01-26 11:48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戏曲欣逢黄金时代,粤剧作为传统和地域文化根脉,弥足珍贵,在当代生活中的文化价值也凸显得极为充分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黄宙辉 通讯员 李满 郭君彦
视频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梁喻

去年12月8日,被誉为“粤剧教科书”之一的《粤剧表演艺术大全·唱念卷》在广州首发。当晚,粤港澳近200位名家携手合演,把传统粤剧中具有艺术特色和传承价值的部分剧目一一呈现。

这是近年来粤剧保护传承的一个新篇章。

粤剧团公演,有传统高难度武戏《樊梨花》中的旋枪绝技 视觉中国 供图

有人说,“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华人,有华人的地方就有粤剧”。作为岭南艺术瑰宝之一的粤剧,被传唱了400多年,在海内外拥有众多戏迷。

2009年9月,粤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18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州考察时走进粤剧艺术博物馆,同粤剧票友亲切交谈,希望他们把粤剧传承好发扬好。

近年来,粤剧愈发受到社会各界重视,“红船子弟”正抒写更多粤剧新时代的篇章。

【文脉传承】

粤剧人守正创新传承粤韵瑰宝

倪惠英:为粤剧传承留下“教科书”

2020年是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倪惠英从艺50周年。如今她依旧在传承粤剧的道路上奔走。其中,她作为主编,领衔编纂《粤剧表演艺术大全·唱念卷》。

倪惠英告诉记者,粤剧发展了数百年,一代代前辈艺人留下了丰厚的艺术宝藏。随着时间推移和老一辈艺术家不断故去,抢救粤剧史料、整理形成表演艺术权威教材,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六七年前,她就开始呼吁要编纂粤剧表演艺术的书籍。其呼吁得到时任广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建华的重视。陈建华说:“《粤剧表演艺术大全》是一个把粤剧留下来的文化大工程。”2017年9月,《粤剧表演艺术大全》编纂工程正式启动,并于2019年11月出版了五卷之一的“做打卷”。

倪惠英(表演剧照,受访者供图)

2020年9月,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的2019年度“张庚戏曲学术提名”活动中,《粤剧表演艺术大全·做打卷》作为理论类著作参评,以高票获奖。这也是该年度唯一获全国戏曲理论著作类奖项的书卷。粤剧是国内戏曲界第一个系统化梳理表演艺术的剧种,令戏剧界同仁感叹。

《粤剧表演艺术大全》作为一部集图、文、音、像为一体的教科书和样本辞书,对于促进粤剧艺术的活态传承和生态修复,建构完整的粤剧表演体系,具有重要作用。据悉,编委会计划在今年完成其余三卷(“音乐卷”“舞美卷”“剧目卷”)的编纂和出版工作。

欧凯明:甘当配角让徒弟们多演戏

作为中国戏剧梅花奖“二度梅”得主、粤剧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欧凯明一直在思考如何让年轻演员更快成长。

1992年,欧凯明正式成为红线女的入室弟子,老师的教导令他终生难忘。如今,他自己也成为了粤剧传承人。

欧凯明(表演剧照(中),文瑶 摄)

戏曲是言传身教的艺术,欧凯明一直谨记。“我有十几个徒弟,其中年龄最大的三十多岁,最小的二十几岁。我对他们都是倾囊相授。”他说,“只要我的徒弟是做我的戏,我都会手把手逐个动作教。”

他一向主张年轻人多参加演出,哪怕是晚会演出,即便只唱一首曲或者做一场折子戏,都是一次锻炼和提高的机会。

虽然正值艺术生命中的兴盛期,但欧凯明时常主动邀约年轻演员同台演出,甚至把自己的角色让给青年演员担纲,自己甘愿当配角。“有时候有人请我们去演出,主办方希望我能多演,但我会和他们说,如果演四场,那我只演两场,其他两场必须由青年演员上。”欧凯明说。

他对徒弟的严格是出了名,尤其是“打”。“那其实也不是‘打’,而是一种‘肌肉记忆’。学生如果动作做得对了,我就轻轻‘打’一下,让他们知道动作做到哪个位置就对了。我觉得,任何时候学戏,‘肌肉记忆’都是必要的。”欧凯明如是解释。

在他的教导下,梁文超、陈振江等徒弟快速成长为青年粤剧演员中的佼佼者。

曾小敏(表演剧照,梁喻 摄)

曾小敏:创新传播培养年轻观众

近日,为配合做好疫情防控,广东粤剧院计划将演出活动调整为线上展播,包括线上春班之“新年睇大戏”、“粤韵ONLINE”系列活动等。

这也是该院培养粤剧观众的创新方式之一。

“振兴粤剧市场需要培育年轻观众。”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广东粤剧院院长曾小敏介绍,2010年起,“粤剧进校园”项目一直坚持至今;2017年开始,该院又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请进来”——在粤剧院内开设了面向学生的“粤剧体验馆”,作为普教基地,定期邀学生们参观体验;“走出去”——成立讲师团,到各大中小学校甚至幼儿园,进行粤剧知识普及。

“要争取年轻人的票房潜力,就得加深他们对传统戏曲的了解。”曾小敏说,广东粤剧院还尝试进行了二次元跨界合作,根据网游《剑侠情缘三》改编了粤剧《决战天策府》,引来年轻人的追捧。

此外,她重新打造传统剧目《白蛇传·情》,使之更有青春气息,吸引年轻人关注。

2020年春节期间,受疫情影响,所有演出取消。广东粤剧院通过微信公众号,一连十天推出“线上春班”,吸引近10万观众在线观看。

随后,“在线问答游戏——粤剧知识知多少”“经典粤剧在线”陆续推出,又收获了不少年轻的观众。

广东粤剧院还在传承方面下大力气。最近,曾小敏呼吁全院所有一级演员都要收徒:“通过带学生,可以起到教学相长的作用。”

位于广州恩宁路的粤剧艺术博物馆 资料图片

【文脉保护】

粤剧保护“广东模式”逐步形成

2020年12月27日,2020粤港澳粤剧保护成果总结大会在广州举行。

会上,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非遗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十余年来,粤剧在广东的保护实践工作已从“申报”阶段进入到“管理”阶段,逐步形成粤剧保护“广东模式”,在制度保障、资金保证、人才提升、创作扶持、学术研究、史料整理等方面有了明显突破。

摸清全省粤剧家底
机制资金鼎力扶持

保护传承粤剧,有制度保障。

近年来,广东颁布施行了《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广东省粤剧保护传承规定》《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地方戏曲传承发展的实施意见》等。广州、佛山等地也结合实际,制定并实施进一步振兴粤剧、促进戏曲传承发展等计划和方案。

支持粤剧发展,有资金保证。

目前,全省设有广东省文化繁荣发展专项资金、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等专项扶持资金,为粤剧创作、剧本孵化、人才培养等提供经费支持。“广东戏剧文学奖剧本奖·理论评论奖”等项目的设立,建立健全剧本孵化机制。

广东还摸清全省粤剧的家底,明确保护内容。

2015年,以广东省艺术研究所、红线女艺术中心等粤剧保护单位为代表的粤剧界开展了全省范围内的粤剧剧种普查工作,并编纂出版了相关剧种普查报告。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广东粤剧界保存了上百个各粤剧院团各时期演出的影音珍品和近600个经典剧本,保存了一批做工精美的历届戏服、头饰珍品。广东省艺术研究所等单位还建立了粤剧音像档案及多媒体数据库,开展了“粤剧往事——名人名家口述粤剧历史”等项目。

大手笔搭建平台
多元化传播交流

2014年,总投资1.2亿元的广东粤剧艺术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2016年,总投资16亿元的广州粤剧艺术博物馆建成并对外开放;广州粤剧院新址建设项目于2018年奠基开工,预计总投资超25亿元;佛山粤剧院建设项目于2019年奠基开工,预计总投资3.5亿元……近年来,一批重大文化设施项目成为粤剧艺术保护、传承、创作、生产、展示的专属基地。

“多角度、多维度拓展传播路径,让粤剧保护‘广东模式’有了推广的依存空间。”省文化和旅游厅非遗处相关负责人表示。“羊城粤剧节”“春班订戏会”等活动为粤剧艺术搭建了演出和交流的平台。

十余年间,全省各粤剧院团以多种活动形式,共举办进校园活动千余场,实现“粤剧进校园”中小幼学及高校全覆盖。广东还建设了近50个粤剧传承教育的活动基地,策划粤剧青少年精英培训班等活动,已有近20万名学生受惠。

值得一提的是,广东粤剧界通过举办《红线女的香港情结——红线女与香港专题展》等展览和活动,与港澳同胞开展合作交流。

据统计,广东各粤剧院团赴港澳演出近万批次、上十万人次。

【专家点评】

崔伟(中国剧协分党组成员、秘书长):
提升思想性 常葆生命力 课题依然艰巨

艺术的发展离不开时代的滋养。地方戏中,没有那个剧种像粤剧这样,贯穿、伴随着发展历程,自觉且积极有效地与地方文化、时代主题、雅俗交融、成就名家、市场活力等同生共进。这种艺术活力与气韵一直延续到今天,并成为粤剧艺术价值和生命活力的重要支撑。

因为随时而变而进,故而粤剧在当代生活中的文化价值就凸显得极为充分。作为古老剧种,粤剧不因历史久而现暮气,不因地方性而失鲜活。

崔伟 广州粤剧院供图

粤剧对中国戏曲作出了巨大贡献。一个源于遥远岭南的剧种,有着那么多在全国首屈一指的艺术大家:红线女、马师曾、薛觉先……他们的表演与贡献冲破剧种、地域、语言的隔阂,足以成为代表中国戏曲艺术最高尺度的坐标。

至今,因为他们的技艺和塑造的鲜活形象,观众接受并亲切拥抱、热爱粤剧。这是粤剧的积淀与骄傲,又何尝不是中华戏曲表演和剧种史上的瑰宝与奇迹?

粤剧的良性发展,关键在体现了戏曲传承不能违背的艺术延续、流派继承、剧目积累、市场培育的本体精神和科学规律。

粤剧人可贵在传承中:均能将流派学习和个人艺术特色结合得水乳交融,做到传统、前人、流派成为当代优异名家的学习之本、创造之基;总是守定岭南历史、文化、风土人情,衍生出作品和表演;始终注重守正创新,彰显表演特色、审美特质、商业市场优势,不因出新创新而简单舍弃与淹没。

因此,剧种固有的质朴气息、惊险陈示、雅隽歌咏、生动故事,都能作为创新的手段与载体,并发散出特有的浓郁韵味,形成独树一帜的看点。

这在《花月影》《魂牵珠玑巷》《刑场上的婚礼》《梦·红船》以及小剧场粤剧《金莲》等作品中都体现得极为充分。恐怕,在各地近20年左右新创的众多剧目中,像粤剧这样剧种艺术、表演看点都具有长足生命力的还是不多。

剧种发展,因为从业者文化意识的自觉和自信,幸运地规避蹈入不少地方戏传承发展削足适履、扬短避长的歧途。近年来的粤剧,新成为了活力,旧成为了积淀;创是前行,守是底蕴;新人新戏丰富了传统,粤韵粤风坚守着本色。而惟如此,才是守正创新的正途。

戏曲欣逢黄金时代,粤剧作为传统和地域文化根脉,弥足珍贵。

而如何更好地坚守粤剧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特点,既做到提升剧目思想含量与时代性,又有效葆有艺术生命力的长久,最大限度彰显粤剧表现力的独特,依然课题艰巨。领军人才精进总是要以立得住、传得开、有个性的作品为起点和平台,如何解决剧目数量和质量的倒挂关系,应从规律与智慧上尽快实施实质性改变。

此外,特别要提示的是,本土创作力量的积聚是葆有粤剧文化特质的重要支撑,这个方面还不令人乐观。

【文脉走向】

广东将实施粤剧六大工程

近日,省艺术研究所汇报了《广东粤剧传承发展三年计划(2021-2023年)》。

三年计划包括实施粤剧的六大工程:粤剧精品创作工程、粤剧艺术院团振兴工程、粤剧人才提升工程、粤剧形象展示工程、粤剧保护传承工程、粤剧传播交流工程

这六大工程又细分为17个小项,包括:完善精品创作生产机制;重点做好重大题材精品创作;创新精品生产传播方式;建立精品推介扶持机制;打造一批省市级粤剧名团;整体提升全省基层粤剧院团;扶持优秀民营粤剧院团;加强粤剧专业人才引进和培育;推进戏曲职业教育建设;打造对外高端展示平台;打造省内基础交流平台;打造全域立体推广平台;打造产业孵化平台;开展粤剧保护传承实践;推动粤剧普及教育;推动粤港澳三地粤剧交流合作;推动广东粤剧精品“走出去”

总策划 / 汪一洋 刘海陵 林海利
编委会主任 / 曾颖如 孙爱群 孙璇 胡泉
本期统筹 / 陈桥生
责任编辑/陆德洁
主办单位 / 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 羊城晚报社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编辑 | 易芝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