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丰西西
通讯员 张丽红
制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倩
从深圳莲花山顶俯瞰,城市高楼林立,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峥嵘岁月,奋进不止。1979年7月,中央决定,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试办出口特区(1980年5月正式改名为经济特区)。兴办经济特区,是党和国家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行的伟大创举。40多年来,广东三个经济特区在党中央坚强领导和全国大力支持下,为全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本期《初心粤迹——中共广东百年史话》讲述的是广东创办经济特区的故事,回望那段披荆斩棘的岁月。
从蛇口“开山炮”到广东经济特区诞生
1978年4月至5月间,由国家计委和外贸部组成的赴港澳经济贸易考察团对香港、澳门进行了近1个月的实地调查研究,考察结束以后又和广东省党政领导人交换了意见。回京后,考察团向中央建议:可借鉴港澳的经验,把靠近港澳的宝安、珠海划为出口基地,建设成具有相当水平的对外生产基地、加工基地和吸引港澳同胞的游览区。这个建议得到中央的肯定和支持。1979年1月6日,广东省革委会、交通部联名上报国务院,提出由香港招商局在宝安县蛇口建立工业区的申请。1月23日,经中央同意,省委决定将宝安县改为深圳市、珠海县改为珠海市。2月2日,谷牧副总理召集国务院相关部门负责人开会,批准由香港招商局投资开发,在蛇口建立中国内地首个加工出口区。7月,蛇口工业区破土动工。蛇口大爆破,被称为中国改革开放第一声“开山炮”。蛇口提出的“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口号,成为一个时代的精神坐标。
1979年4月,在中央工作会议期间,广东省委负责人提出的兴办出口加工区、推进改革开放的建议,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肯定和支持。邓小平指出,还是叫特区好,陕甘宁开始就叫特区嘛!中央没有钱,可以给些政策,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1980年5月,中央转发《广东、福建两省会议纪要》,将“出口特区”改名为含义更为丰富的“经济特区”。1980年8月26日,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标志着经济特区正式诞生,经济特区建设通过立法程序确定下来。
广东经济特区“杀出一条血路来”
初创阶段的广东经济特区克服重重困难,筚路蓝缕,很快“杀出一条血路来”。深圳经济特区起步最早,在开展城市建设过程中试行招标承包制度,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深圳速度”。
在此期间,广东经济特区创造性利用中央赋予的“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积极吸引外商前来投资。对外引进方式有“三来一补”和开办“三资”企业及租赁等多种形式,经历了从小到大、从低级到高级的演化过程。通过“外引内联”,弥补了技术基础薄弱、技术人才不足、资金短缺等弱点,促进产业结构和布局的合理化。
最为亮眼的是,广东经济特区积极探索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成为全国体制改革的标兵和先锋。1980年前后,深圳就率先在中外合资企业中试行劳动用工合同制,成为我国打破企业用工“大锅饭”“铁饭碗”制度的最早尝试之一。深圳还在全国率先试行浮动工资,最早在全国实行建筑工程招投标的市场化运作,最早开展企业领导人员选拔任用制度,探索用公开招聘方式从全国各地选拔企业高级管理人才等等,形成了“孔雀东南飞”的独特现象。
中央支持和肯定经济特区发展
自始至终,党中央都对经济特区这一社会主义新生事物的各种探索举措给予支持和肯定。1982年,广东对两年多来创办经济特区的经验做出一个初步总结,其中既谈到试办经济特区所取得6个方面的成绩,又谈到需要解决的问题。对此,陈云专门批示,认为这个总结很好,并进一步指示,“特区要办,必须不断总结经验,力求使特区办好”。
1984年初,邓小平先后视察深圳、珠海、广州等地,听取了广东省和深圳市、珠海市的工作汇报。他还分别为深圳、珠海两个经济特区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珠海经济特区好”,充分肯定了办经济特区的决策和实践,并对其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回到北京后,邓小平同几位中央负责同志谈到:“我们建立经济特区,实行开放政策,有个指导思想要明确,就是不是收,而是放”“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邓小平的南方之行和对经济特区的肯定,使我国迎来新的对外开放机遇,促进了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资料来源: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著《中共广东历史简明读本》《广东改革开放发展史(1978-2018)》)(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王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