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抓住急救“白金十分钟”?这个志愿服务队已开展1000多场培训
2021-01-22 18:37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157医院志愿服务联合会“白金十分钟”党员志愿服务队已开展各类急救志愿服务活动1000多场,为300项户外志愿活动提供医疗保障,服务100000多人次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符畅
图/通讯员 梁修飞

近年来,关于心脏性猝死相关新闻屡见报道,引起公众的极大关注。有关研究结果表明,每年中国心脏性猝死发病人数超过54万,相当于每天约1500人因心脏性猝死离世。

据悉,突发危机情况,4分钟内进行心肺复苏者,还有50% 的存活率;超过6分钟,存活率仅为4%;而10分钟以上开始复苏者,几乎无存活可能。抢救本质上就是抢时间,这也便有了生死攸关的急救“白金十分钟”。

在实际生活中,由于种种原因,医护人员常常无法在十分钟内赶到现场,此时病人与身边目击者能否自救互救,就是拯救生命的关键。于是,157医院志愿服务联合会“白金十分钟”党员志愿服务队应运而生。

据悉,自2017年正式立项至今,该服务队已开展各类急救志愿服务活动1000多场,为300项户外志愿活动提供医疗保障,服务100000多人次。

急救培训走向“正规化”

“让我记忆犹新的是,10年前,有人因心跳、呼吸骤停倒在街头,周边却无人能够帮忙,当医务人员到来之时,竭尽全力也已无力回天。”这是“白金十分钟”党员志愿服务队执行队长吕丽萍的感慨。为了不让这样的悲剧重演,2003年,他们成立了“白金十分钟”急救培训项目。

项目早期的服务模式,是医院的医护人员利用周末休息时间向外开展培训,传递心肺复苏、包扎等急救知识。随着项目的发展,服务队充分发挥积蓄10余年的经验,整合多方资源,在广州青年志愿者协会、广州市志愿者协会、团白云区委、白云区红十字会的支持下将这一急救培训全面、体系地“正规化”,进行规范的“项目化”运作。2016年起加入的志愿者能够通过参与专业的培训考取初级救护员证书,“出师”后可协助助教讲解急救知识。

据统计,2003年以来,团队先后为5万多人培训急救知识,于11所高校开展定期培训,建立了两支200人的青年大学生急救志愿服务队、两支200人的社会急救志愿服务队。

党建带团建,培养青年志愿者

党建带团建的工作模式,是项目取得成功的重要助力。157医院志愿服务联合会“白金十分钟”党员志愿服务队的另一个名字便是党员志愿队,代表它是一个党员牵头、团员积极参与的志愿服务组织。

“白金十分钟”志愿服务队队长梁修飞介绍,他们会优先推荐医院的党团员青年志愿者下基层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也常常将此与主题党日活动结合起来,希望能以此服务青年、引领青年。

心肺复苏等急救项目对体力有较高要求,因此18-40岁的青年,是急救志愿服务的主力,志愿服务队也会有意识地培养与吸纳青年志愿者。

梁修飞表示,他们会与高校联合开展针对性培训,目前已经与、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青协等11所高校达成合作。在这些学校中,许多学生都会走上乘务员、导游、社工等密切接触人群的岗位。掌握急救知识,能帮助他们在以后为更多人提供安全可靠的服务,使急救知识真正惠及大众。

近几年来,每年的512汶川大地震纪念日,服务队都会走进高校社区组织开展急救培训活动。未来,服务队还准备为高校开通定向培训培训计划,每学期为高校学生干部、志愿组织成员举行专项培训,让高校学生最大可能的提高急救技能,甚至达到每个班级都覆盖的作用。

网络平台助力工作创新

当前,“白金十分钟”的活动主要是通过i志愿、志愿组织公众号、微信群等网络渠道发布,感兴趣的人们看到招募便会赶来参与。

梁修飞表示,其中甚至有不少人是从清远、东莞等城市远道而来。许多人在亲身参与过培训后会切实感受到急救知识的益处,又主动邀请“白金十分钟”去往其所在的企事业单位开展活动,把急救知识带向了更远的地方。

值得注意的是,急救技能的掌握依赖于反复操练,但许多志愿者经过一两次培训后就难以再抽出时间参加复训,曾学到的技能可能转眼间就被遗忘。为此,服务队录制急救培训视频、制作心肺复苏动画,以让志愿者克服时间空间的阻隔,更加便捷地温习急救知识技能。

疫情期间,人员不能聚集,这又给急救培训带来了新挑战。于是,服务队创新利用直播平台,邀请呼吸内科、急诊科等学科专家“化身主播”,开展疫情防控健康大讲堂,为市民普及新冠病毒预防知识和家庭常用急救知识。梁修飞也结合自己多年志愿服务的经验,为大家讲起了疫情间安全有序地参与志愿服务的方法。

诸位专家大咖的精彩讲座让实用的医学知识进一步走进千家万户,也在疫情这样的特殊时期为人们带来了心灵安慰,不少市民直呼“干货满满”、“受益匪浅”。据统计,目前大讲堂的累计在线观看人次已达50多万。(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陈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