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股骨头“换新”能用一辈子吗?需要翻修吗?
2020-12-31 23:03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患者应从饮食、药物、阳光、适当锻炼来积极防治骨质疏松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辉
实习生 杨楚滢
通讯员 方宁 刘庆钧

“百岁老人换‘生物髋骨’行走自如”、“疼了20多年,换关节后开启新生活”……随着医疗技术不断进步,关节置换技术被越来越多人熟悉。关节置换能有效缓解疼痛,重建关节功能,给患者带来希望。不过,新换的关节能够用一辈子吗?

关节置换技术已越来越为公众熟悉

股骨头不好就要“换新”吗?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三骨科(关节骨科)陈镇秋主任医师接受专访时指出,近年来髋关节置换因利用人工髋关节替代病变的髋关节,快速解除疼痛、恢复关节功能,看似一劳永逸而备受热捧。但作为专科医生,他并不建议轻言“换新”,而是要针对病情的各个阶段进行治疗,让“亲生的”髋关节用得更久。

关节保养好能多用一阵子

陈镇秋介绍,多数股骨头坏死、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等患者是在发病早中期,及时通过健康教育、理疗、药物处理、保髋手术等,可以改善症状、控制病情。而股骨头“换新”则是终末期治疗方法,是最后不得已的选择,不建议太早进行关节置换。

“换新”也不能用一辈子

国内外报道显示,初次置换的髋关节大部分可以使用20年左右,有些甚至更长时间,少数人有感染、脱位、骨折风险,总体来说疗效比较确切。大多数专家认为初次髋关节置换术,是所有髋部手术中疗效最为确切的手术。

关节初次换新一般能用20年

不过,随着使用年限增加,人工关节会出现磨损,或其他原因引起人工关节感染、松动、脱位、周围骨折等,就需要翻修。换而言之,股骨头“换新”未必用一辈子。

而所谓翻修,是指需要拆除原来已经失效的假体,重新安装新的假体。陈镇秋指出:“翻修就像旧房子改建一样,会造成经济增加、创伤增大、住院时间延长、手术风险增大、人工关节使用年限缩短等影响。”

与初次置换髋关节相比,翻修手术的住院费用明显增加,造成的创伤明显增大,疗效却没有初次置换明确,使用年限亦有所下降。有些专家认为,翻修的疗效是初次置换的6-8成,费用则增加了2倍以上不等。

人工关节该翻新就得翻新

定期复查 不能凑合

目前,全世界对研发更耐磨、更长久的人工关节极为关注。但在当前,更重要的是注意保养人工关节,延长人工关节的使用寿命。

关节保养可以这样做

保养措施包括避免剧烈运动、防治骨质疏松以及定期复查。由于重体力活动和剧烈运动会引起关节假体松动、加速关节磨损,置换髋关节后应尽量避免过长距离行走、剧烈的跑跳、登山、频繁上下楼梯等运动。但不可因噎废食,体重增加亦会对关节造成影响。

患者可选择游泳、散步、打太极拳等运动,达到锻炼身体目的,又不至于造成磨损。随着年龄增加,骨量丢失也加快,这不利于人工关节的固定,时间一长就可能发生人工关节的松动和下陷。

陈镇秋就建议,患者应从饮食、药物、阳光、适当锻炼来积极防治骨质疏松。更重要的是,定期复查。“关节置换术后定期复查,就像汽车需要定期保养一样,目的是减低手术风险、减低手术难度和费用。”陈镇秋指出,一旦发现有明显磨损现象,或松动迹象,尽早翻修,不要凑合,否则手术风险和难度大为增加。

专家介绍:陈镇秋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三骨科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内著名中西医结合骨伤科专家何伟教授学术继承人。

专业擅长股骨头坏死、髋关节发育不良精准诊断和中西医结合保髋治疗,省内率先开展伯尔尼手术技术在髋关节发育不良与股骨头坏死保髋中的应用,包括髋臼周围截骨术、骨盆三联截骨、股骨颈基底部旋转截骨、髋关节外科脱位等技术的应用;膝骨关节炎阶梯式治疗;人工关节置换治疗晚期骨关节病;关节镜微创技术等。在髋、膝关节疾病诊疗上积累了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视频 | 羊城晚报金羊网“岭南名医”工作室
漫画 | 范英兰
责编 | 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