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护女性乳房健康进入“全流程管理”时代,中医大有可为!
2020-11-14 22:11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乳腺健康,要“全流程管理”

文/图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辉
通讯员 廖智婷 刘庆钧

预防女性乳腺疾病,中医养生保健可提前介入;乳腺良恶性疾病治疗,中西医协同作战;乳腺癌治疗后的康复,中医更是大有所为。可以说呵护女性乳房健康已进入“全流程管理”时代!这是记者从今日(14日)举行的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中西医结合乳腺病防治专业委员会成立仪式上获悉的。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党委负责人、院长冼绍祥也出席了仪式。

中西医结合乳腺病防治专业委员会成立

搭建乳腺名医与基层医院的“桥梁”

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副会长、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副院长陈耀勇教授介绍,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是广东省民政厅批准成立的省一级学会,该学会不仅是探讨医学学术问题,而是对医生、医院在医改过程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和困难,比如医疗新技术、诊治新方法、执业新模式、精准医疗、移动医疗、分级诊疗以及社区健康管理的诸多问题进行探讨和实践。

陈耀勇教授

据了解,今天新成立的“中西医结合乳腺病防治专业委员会”是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的第49个专委会,该专委会将打破传统学会的运作模式,在临床实践过程中通过与“华南名医联盟”项目运营机构,在基层医院设立的会诊合作交流中心,通过远程医疗、远程培训和现场带教等多种形式开展实践论证与实施推广,搭建好名医优质医疗资源与基层医疗机构之间的“桥梁”。

“新鲜出炉”的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中西医结合乳腺病防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乳腺科主任黄梅教授介绍,目前我省中西医结合乳房疾病防治工作的开展很不平衡,部分地区缺乏专科及专业人士,因此中西医结合乳腺病防治专业委员会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去做,任重道远。

今天同时举办了岭南乳腺病中西医防治学术研讨会、乳腺康养技术学习班及健乳师预备班、乳腺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班。来自全省乃至全国的一流名医专家进行了一系列中、西医防治乳房疾病的专题讲座,来自粤北、粤西、粤东基层医院的医务工作者约200人参加了学术交流。

专委会希望通过类似的活动将适宜技术、医学先进理念推广到基层医疗机构,也会通过远程会诊等形式让偏远地区患者不出家门就享受到乳腺中西医名专家的诊疗。

黄梅教授

乳腺癌治疗康复,中医大有可为

黄梅教授介绍,乳腺癌发病率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的第1位,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其发病率尤为高。虽然近年来乳腺癌的治愈率及生存预后逐渐提高,但是在乳腺癌治疗过程中乳腺癌患者仍面对不少困扰:例如化疗相关的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疲乏、失眠、疼痛等,要解决这些困扰中医药是大有可为。可以通过食疗、功法锻炼、中医辨证论治、针灸等多种手段有效的减轻相关的毒副作用,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康复。

部分乳腺癌患者总是忧心忡忡,担心随时癌症复发。她们的担心也并非毫无道理,如何减少复发转移“土壤改良”非常重要。黄梅教授解释,癌细胞与身体就好比种子与土壤的关系,中医讲究把人作为整体看,通过调理身体进行“土壤结构改良”,土壤健康了,癌细胞就不容易在里面生长。这种整体调理的理念不仅可以减少乳腺癌复发机会,还可以预防心脑血管等其他疾病的发生,让大家能延年益寿。

黄梅教授介绍,在临床中他们还会遇到一些乳腺癌患者,她们往往是晚期的乳腺癌患者,经过多种西医治疗无法有效地控制病情,“那么有没有可能对这部分患者进行纯中医药治疗来延缓病情发展,延长生存?这也是我们下一步计划要啃的一块‘硬骨头’!”

乳腺健康,要“全流程管理”

黄梅教授介绍,保持乳房健康不能仅仅靠简单的针对疾病的治疗,而是要进入“全流程管理”时代,一前一后这两端不能忽视。特别是在“病前”这一端的干预,目前仍非常不足,善于“治未病”的中医在这一端其实大有可为,比如中医手法按摩、食疗药膳、情志调理等。

黄梅介绍,目前在乳腺保健、乳房疾病预防这一领域,医疗机构承担的比较少,社会机构涉猎较多,比如说美容院、养生馆推出的乳房按摩保健服务等。不过这些从业人员存在的问题主要是鱼龙混杂、专业化程度不高从而影响效果。

专委会下一步将着手进行“健乳师”的培训就是想解决这一难题,通过培训可以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性:一是掌握“边界”,该转介到专业医疗机构的就及时转介,以免贻误患者的病情;二是掌握乳房生理病理的基本专业知识,知道如何进行基本的体质辨识、中医经络脏腑理论,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个体化的保健服务。(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