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缸说 | 骄傲!“00后”成东亚最高的仔!国人身高起伏看点多
2020-11-14 11:05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老祖宗就一定矮吗?嗯,这些真相让小缸大跌眼镜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吴瑕

近日,又一项让人感叹“拖后腿”的榜单发布

《柳叶刀》最新研究显示

中国19岁男女的平均身高

(男175.7cm、女163.5cm)

均以微弱优势超过韩国

(男175.5cm、女163.2cm)

成为东亚最高的仔!

#中国男女平均身高东亚第一#

一度冲上热搜

从1985年到2019年间

中国19岁男性平均身高增加8cm

在200个国家和地区中增幅第一

排名从第150名提至65名

女性均高增加6厘米,增幅第三

排名从第129名升至54名

也就是说,咱00后身高在全球中等偏上

来感受一下近30年让人欣慰的“蹭蹭蹭”↓

橘色部分代表中国19岁女性/男性平均身高

对此数据,网友们纷纷议论开了

不少人对此现象深表认同↓

爱分析的网友认为生活好、营养足是主因↓

“拖后腿”人群又站出来自嘲了一把↓

“凡学者”则炫出自己的超水准↓

现代人被营养撑高了

但在物质不丰甚至匮乏年代就一定矮吗?

小缸带你一探古人身高的起起伏伏!

 新石器时代 
山东人比广东人高了7cm

华夏民族身高自古北高南低、东高西低?

还真是!

研究员彭卫在《秦汉人身高考察》中指出

根据现有考古数据

新石器时期黄河下、中、上游一些地区

成年男性均高依次递减

从170cm、167-169cm到160-166cm

长江珠江流域最低,大致在161-162cm

女性均高则在150-153cm之间

其中最高达159cm(河南荥阳妯娌遗址)

2010年7月,内蒙古赤峰二道井子夏家店下层文化聚落遗址发掘现场。图/新华社发

比如,一般人印象中大高个的代表山东人

几乎在新石器时代就奠定了地位

成年男性骨骸均高就有172.26cm

(山东泰安大汶口遗址)

基本称霸华夏大地

而当时的广东人只有165cm

(广东佛山河宕遗址)

 秦汉 
身高甚至跟前程、性命相关

然而到了商周时期,均高却下降了

研究者发现

新石器时代的黄河中下游地区

成年男性多在168cm以上

商周跌到了166cm以下

山东人跌幅更大

从172cm(大汶口)降到164cm(临淄)

但其中也不乏“高人”

孔子不仅学问让人高山仰止

连身高都是碾压级的

目前关于孔子身高说法有“九尺有六寸”

(《史记·孔子世家》)

“七尺九”(西汉海昏侯墓屏风)两种

按汉尺23.1cm/尺算则是2.21m或1.82m

虽孔子身高众说纷纭,但海拔不低无疑了

孔子画像

到了秦汉,均高的下降趋势又转为上升

研究者指出

黄河流域成年男性约166-168cm

女性约为150cm

这一降一升是为何?

彭卫分析,除了民族融合的遗传因素外

跟营养吃食有很大相关

毕竟新石器时代老祖宗以狩猎为主,肉食多

商周会种地就以谷类为主,吃肉比例降低

而到秦汉,畜牧业发展后吃肉机会又多了

秦汉时身高在身份阶层上有明显差异

研究人员统计发现,于男子而言

像兵马俑那样的“兵哥哥天团”普遍较高

如亭长、隧长、候长、属令、狱佐、尉等

带有军职色彩的均高是171cm

小兵卒约是166. 3cm,奴是165cm

图/秦始皇帝陵博物馆

对于女子来说,长得高有一个好处:

满足了飞上枝头的必要条件之一

比如,东汉后宫佳丽的标准之一是

长壮妖絜有法相

研究者根据两位皇后身高大致划线

认为身高下限大概是160cm

这个高度超秦汉女子均高至少10cm

不想鹤立鸡群都难

在现有出土的汉代贵族夫人遗骸中

长沙马王堆辛追夫人是154cm

(看来必有其他过人之处)

满城中山靖王夫人是171cm

北京老山诸侯王夫人近160cm

千年不腐的辛追夫人复原像

在秦朝,身高甚至还与性命相关

秦律规定

男子在六尺五寸(约150cm)以上

女子在六尺二寸(约140cm)以上

就具有刑事责任能力,能担刑责

即律法认定的成年与未成年的分界线

也就是说,只要你身高到了

抓壮丁、打仗、交税甚至处刑都没得逃

《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答问》有个例子:

甲盗牛,盗牛时高六尺,系一岁,复丈

高六尺七寸,问甲何论?当完城旦。

意思是甲偷了别人的牛,案发时是六尺高

就先关一年,再量时身高已有六尺七寸

达到成人标准了,重新被判4年劳役刑

 汉唐宋 
身高竟持续走下坡

到了大唐盛世,身高竟又降了

研究员孙蕾、朱泓以郑州地区为例

对当地多处汉、唐、宋墓葬成年人骨标本

(汉代55例、唐代22例、宋代39例)测算

发现这三朝男性均高分别为

169.52cm、167.03cm和164.49cm

女性为159.11cm、158.39cm和156.17cm

竟然越来越矮了

研究者认为,或与其他民族融合有关

也有生存压力增加、饮食影响等因素

唐宋名人众多

他们的身高也成为津津乐道的话题

比如李白,故纸堆几乎找不到他身高说法

但在他给荆州长史韩朝宗的自荐信

《与韩荆州书》里有言

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

以现存唐尺较为认同的29.4cm/尺为准

划定6-7尺的范围

则李白身高在176.4-205.8cm之间

而关于唐朝的传奇女皇武则天

有人用现存罕少的武则天本人遗物——武曌金简来推断

其身高约为167cm

武曌金简,被认为是武则天的赎罪简

身高最让人咋舌者当属唐韦贵妃韦珪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

考古专家在发掘李世民墓葬时

发现了她的棺木和尸骨,一量竟有1米8多

考虑到她死时已69岁,年轻时或有190cm

电视剧《武媚娘传奇》剧照,张庭饰演韦贵妃

 明清 
武大郎其实一米八!
还有个超2.4m的“中国巨人”

到了明清

根据研究员孙蕾等人对北方周懿王墓

和曾满红等人对南方南越王宫署骨骸的推算

男性均高略有上升,约为167.7cm

但女性身高却略有下降,约为156cm

而关于明清身高话题,却不得不提一起

“冤案”:武大郎一点都不矮!

记者台恩普1989年发表在人民日报上的

《历史上的武大郎与潘金莲》文章写道

根据中共清河县委书记孙彦敏的说法

与《水浒传》中矮矬惨的武大郎完全不同

真实历史上的武大郎又高又幸福

武大郎本名武植

乃明朝永乐年间清河县武家那村人

他不仅中过进士、当过县令

与“潘金莲”更是恩爱夫妻

1946年武植墓被发现,后被挖开

据当地健在的参与挖掘的人证实

根据出土的骨殖推算

其生前身高至少180cm!

施耐庵后人给武大郎的“道歉信”

据考古学家李济在1923年发表的

《中国人种之构成》中

对5000多例留学生和工人的测算

在清朝晚期至民国,男性均高退至165cm

低于汉唐

瘦弱中国人形象就随国门大开传开了

但在南方江西婺源

却出现了一位身高超2.4m“中国巨人”詹世钗

澳华博物馆称其超2.4m)

县志称其长七尺三寸(约2.43m)

也有说3.19m,但因他迷信

“被测量就得死”

从未量过

只知其52岁逝世后棺木长2.6m

他凭借身高走天下,还娶了英国太太

成为当时的全球网红

据说在他一岁多时,母亲带他看庙会

饿了就站在母亲身旁吃奶

旁人看不过去,说他都有妈妈胸高还吃奶

詹母解释说他还不到2岁

23岁那年,一位洋人看中他的“网红价值”

重金邀请他环游+巡演全世界

欧美日印菲澳陆陆续续走一圈

詹世钗每到一处就被强势围观

接了英皇后的金表、收了俄皇的宝石戒指

各地官宦富商也慷慨砸钱

晚清小说家、诗人、媒体也不吝笔墨

把他的事迹跟了一路

然于其所过之迹,士女莫不摩肩接踵

挤拥往观,遂令欧洲国中无贵贱皆耳其名

亦云幸矣!

——《长人将游香港》1872年8月5日《申报》

1873年在维也纳举办的世博会上,詹世钗以其 “魁梧奇伟之姿”成为一种来自东方的展品

因为这高人一大等的身高

詹世钗一生不愁吃穿、不愁旅费

羡煞旁人


古人的身高已是过去式

后浪们继续往前冲吧

小缸最后多句嘴

身高倒是一马当先了,体重就不要了吧

参考文献

彭卫《秦汉人身高考察》

方潇《秦代刑事责任能力身高衡量标准文质疑——兼论秦律中身高规定的法律意义》

孙蕾、朱泓《郑州地区汉唐宋成年居民的身高研究》

张连莹《还历史上一个真实的潘金莲》

孙蕾、孙凯《明代周懿王墓及祔葬墓人骨研究》

曾满红、张文光等《南越王宫署遗址出土明代人骨骸鉴定研究》

李济《中国人种之构成》

王振忠《从“虹关长人”到“中国巨人”:晚清婺源詹世钗生平事迹考证》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魏礼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