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心筑城③政府推】补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短板,全力保障市民就医
2020-08-27 18:53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注重人才队伍建设、加大财政力度、深化医保支付改革、推进“智慧医疗”建设……提高社区医疗服务水平

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宋昀潇 徐炜伦

广州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存在的人才不足、基础设施不完善、医保政策不完善、“信息烟囱”等问题严重制约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为市民提供更好的就医环境?前期经过“记者跑”、“委员议”,广州市政协委员将问题向各相关部门及时反馈并开展了密切的讨论。

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广州市财政局、广州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广州市医保局、番禺区卫监局等部门就上述问题提供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加快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加大人才招聘力度,注重人才培养

“人多号少难预约”,是市民不愿去社区医院看病的原因之一。记者走访发现,部分社区医院存在排队人数多、医生人数少,家庭医生负责人数过多导致无法上门看病等情况。广州市政协委员周莺指出,社区医院难预约证明人手不够的问题比较突出。

针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缺乏,人力配置不足的问题。广州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一级调研员(市管干部)张胜年表示,一直以来,市委市政府和各区都高度重视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在编制和人员配备上给予了大力支持。

张胜年表示,市人社局在7月27日牵头召集11个区的编制、人社、卫健部门的负责人研究了基层医疗卫生人员招聘问题,提出了加大招聘力度、力争在今年底前基本解决人员缺编问题的具体要求和措施办法。他提出:“接下来我们将配合市卫健委指导各区启动招聘工作,在市的层面我们也将视情组织医疗卫生专业‘优才计划’专场招聘,通过市、区共同努力,切实解决好当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缺编问题。”

如何留住人才?番禺区卫健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洁蓉分享了番禺区的经验,李洁蓉表示,番禺区从2008年开始,在全市率先委托广州市医科大学实施三年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2018年与香港联合医务集团开展金牌全科医生培训课程,优秀学员获得英国皇家家庭医生认证的毕业证书,2019年也引入香港社区护士培训,目前由金牌培训项目,医生工作室,标准化病人培训等港式社区卫生服务正在逐步形成。

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刘成勇表示:“在人才培养层面,除常规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转岗培训外,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提供基层医务人员继续教育:一是和英国伯明翰大学、中山一院等单位联合启动‘广州·伯明翰全科医师医联体共进计划’;二是推动区与香港联合医务集团合作开展‘金牌家庭医生’培训项目,三是推动专家下沉,通过在基层设名医诊室、联合病房、专家巡诊等形式,进行‘传帮带’。”

越秀区白云街社区卫生中心,志愿者协助市民使用治疗器械

加大财政力度,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标准

广州市政协委员们走访发现,社区医院存在较为突出的业务用房不足问题。市政协委员付伟前往社区医院体验打疫苗,遇到人多时间久的情况,付伟表示,基层医疗的场地需求问题值得重视。

对此,广州市财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红燕表示,为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市财政近年来不断加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建设投入力度,在面临财政收入增长放缓但刚性支出趋增的形势下,补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短板。

陈红燕提到,2019-2020年,市财政仍转移支付各区卫生健康补助资金超27亿元,其中约2.7亿元用于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基层医疗机构综合改革。2015-2020年,市财政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备配置方面累计投入约1.08亿元。

同时,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信息化建设、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基层重点科室规范化改造、中医药发展与建设等方面也给予了较大补助。“下一步,市财政局会继续加大力度,配合市卫健委,借鉴先进城市经验,进一步补齐我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短板”。

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刘成勇表示:“基础设施建设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建设的重要方面。近几年,我们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迁建设、改建、扩建中,注重高于国家建设标准进行推动,比如建设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区、基层中医综合服务区、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等,逐步优化改善服务环境。接下来,我们将继续会同有关部门研究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建设标准,进一步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

排队人数多、时间久的问题有待解决

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促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近年来,广州市政府推行了一系列改革举措促进医疗资源下沉,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目前仍存在医联体内医保基金“总额管理、结余留用”制度尚未全面铺开,全科医生无法发挥医保控费“守门人”作用等方面的问题。广州市政协委员刘芳芳表示,目前广州市医保政策在支持门诊补贴、住院补贴上仍存在不足。

对此,广州市医保局医药服务管理处处长段咏慧表示,广州医保部门将充分发挥医保政策的引导和杠杆作用,强化待遇差异化支付,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建立医保转院转诊制度,协同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大力支持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发展。

段咏慧表示:“一是我市医保在起付标准、支付比例、转诊转院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向基层医疗机构倾斜的政策,强化待遇差异化支付。二是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实施以按病种分值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全力促进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发展。三是实施常态化的慢性病长处方医保支付政策。”

广州市政协委员蔡马指出,促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由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公卫医生、中医医生共同为居民提供专业服务是十分有必要的。

刘成勇表示:“广州市主要围绕‘突出重点人群,提升服务质量’来推进家庭医生服务,通过分类、有偿和差别化签约服务方式,签约群众在就医、转诊、用药、医保、费用、咨询等方面享受实惠和服务。各区结合自身实际,逐步推出了一些不同种类的个性化服务包,比如:试点开通家庭医生服务专线、‘空中药房’、‘健康e站’自助检测等,对行动不便的老人,经评估后还可提供上门巡诊护理服务等,尽量满足群众个性化就医需求。另外,我们正着手推动创建高血压糖尿病防治示范区建设,希望通过以点带面,提升基层慢性病诊疗水平。”

越秀区白云街社区卫生中心,市民体验“健康e站”

积极推进“智慧医疗”建设

针对目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大型医疗机构间的互联互通程度不够,仍存在“信息烟囱”、“信息孤岛”等问题。刘成勇表示,近年,卫健部门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正积极推进“智慧医疗”建设,通过搭建广州市全民健康信息平台,联通了295家省、市、区的医疗机构,实现了电子健康档案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同时,基于平台打造了“广州健康通”移动医疗服务品牌,群众可以通过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等可以预约挂号、缴费、出生证打印、报告查询等,实现“家中预约、分时候诊”。

对于检验检查互认平台,刘成勇表示,“目前正在加大力度推进这项工作,通过互认达到减少重复检查、降低诊疗费用的目的。另外,我们还鼓励探索智能语音录入、智能辅助诊断、手术机器人等技术应用。”

(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越秀区白云街社区卫生中心,市民使用自助挂号系统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邓伟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