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记者 夏杨
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当清王朝惊魂未定之时,太平天国运动又爆发了,并在短短几年内席卷中国南方,控制了以南京为中心的江南富庶之地,成了清廷的心腹大患。
更令清廷心焦的是,紧急派往前线“救火”的八旗、绿营兵一触即溃。太平军占据南京后又发兵北伐、西征,清政府根基动摇,几乎已命悬一线。
性命攸关之际,清廷还能出什么牌?我们盘点一下,大概有这么几张:一是继续调集八旗绿营兵死磕。这很可能挡不住,最终导致政权崩塌,吓破胆的清廷对此也没信心。
其二,清廷摇尾乞怜,请求外国势力援手干涉。这种可能性是有的,但意味着进一步丧权辱国。当时刚登基、尚有“雄心”的咸丰帝并不想如此。
还有第三张牌,就是依靠清廷尚存的可怜的威望,从地方挖掘潜力对抗太平军。这种情况下,至少还能维持统治。不过这意味着要变革祖宗之法,赋权给汉臣带兵。从当时看来,这种办法或能解燃眉之急,且清廷损失较小。
于是咸丰帝下旨,让正在老家丁忧的在籍侍郎曾国藩就地募兵、练兵。
这就是曾国藩创建湘军的历史背景。只能说,这是清廷的一种无奈选择。让一个文人去练兵,能否成气候,清廷上下也没多大信心。
然而没想到,12年后曾国藩真的攻下了南京,一度所向披靡的太平军被其击败。
湘军为何有这么强的战斗力?这要从兵制变革中找原因。
满清能崛起于东北,得力于八旗兵制。入关后又建立了绿营兵。八旗、绿营都是国家正规军,实行世袭兵制,军户家庭收入靠俸饷。起初这种“专业”兵很有战斗力,但承平日久,养尊处优,当兵只为吃俸饷;机制腐朽,连老人小孩都列入兵籍。且八旗绿营兵将分离,战时临时拼凑的军队结构松散,战力很弱。
而曾国藩编练湘军是另起炉灶,用的是勇营兵制。勇营原为地方团练,曾国藩对其开展正规训练。湘军实行募兵制,大帅招选得力将领,将领招选合格士兵。将帅士兵之间联系紧密,打仗时相互照应、拼力合作,战斗力很强。
万物皆有两面。湘军如一把尖刀插向太平军,除掉了清廷的心腹大患。但同时其另一面也慢慢暴露。这一点咸丰帝早有担忧,怕其成了双刃剑。“天京事变”之际,咸丰曾想弃用曾国藩,让他回家继续丁忧。但局面很快变了,洪秀全启用陈玉成、李秀成等年轻将领,实力再次高涨。
无奈的咸丰帝不得不再用曾国藩,并将一直不愿放手的部分地方财权和行政权一并给了他。当上两江总督的曾国藩大权在握,湘军战力也大大增加。
放权易收权难,对虚弱的清廷更是如此。尽管曾国藩是个理学家,有强烈的自律意识,在剿灭太平军后主动消减了湘军力量。但清廷统治再想回到太平天国运动前,已经不可能了。
随着战功积累,湘军将领成了晚清最大的一支军事政治力量,汉人力量崛起动摇了满清的统治基础。在湘军之后兴起的李鸿章的淮军,以及后来全国各地组建的练军、防军,皆大致模仿湘军,控制权掌握在地方督抚之手,中央皇权被严重削弱。
清廷大权旁落,有个典型事件,就是“东南互保”。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慈禧太后仓皇西逃,而东南诸省不着急“勤王”,而是跳过中央与外国签协议,谋求地方自保,清廷颜面扫地。
甲午战败后,袁世凯在天津小站练兵,用的是现代兵制,但士兵和将帅间一如湘军,存在依附关系。招募、发饷等操于将帅之手,军队私属性质很强,新军甚至只认大帅不认清廷。
掌握着新军,袁世凯成了晚清最有实力的人,也最终成了清王朝的掘墓人。只听命于袁世凯的各支新兵,也在袁世凯身后失去控制,直接导致了近代军阀割据局面的形成。
曾国藩和他创建的湘军,就这样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近代中国。这种影响是客观的、渐进的,也遵循着历史的规律,却也充满了无奈与遗憾。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夏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