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上作文|​填报志愿,你听谁的?
2020-07-31 15:13 羊城晚报•羊城派
一篇既有温度又有典型意义的好材料,不难写出一篇有观点的好文章

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46年,17岁的梁再冰报考清华建筑系,差两分。对一手创建了清华建筑系的梁家而言,女儿报考清华建筑系是一种理想,也是一种家族情怀。父母决定调出女儿的试卷,核实无误。(当时是学校完全自主招生)最后梁再冰转身去了北大西语系,一生便与建筑再无瓜葛。

三年后,弟弟梁从诫投考清华建筑系,距录取线亦差两分。母亲林徽因再次调取试卷,发现有几道题像是故意做错的,试卷上一行小字:“我不喜欢建筑,我喜欢历史。”那一刻,林徽因半晌没有吱声,梁从诫如愿去了北大攻读历史。

后来,梁再冰成为新华社记者,为中国的新闻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梁从诫毕业后赴云南大学历史系任教,领导创建了中国第一家民办环保组织“自然之友”。一般而言,每个家庭对孩子都寄有殷切的期望,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而家庭和个人的选择又与国家的发展密切相关。

如果是你,高考后该如何处理好父母期望、个人兴趣与高考筛选三者之间的关系?梁家的高考故事或许可以给你启发。请结合材料,写一篇发言稿,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与思考,在高考志愿填报主题班会上发言。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图/视觉中国

学生作文

不负厚望,从心所向

□叶伊琪 广州市真光中学 高三(17)班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十二年寒窗苦读的光阴转瞬即逝。高考将至,其后的志愿填报将成为我们能否为此十几载艰苦岁月添上圆满句号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借此机会,我想以《不负厚望,从心所向》为主题,浅谈高考志愿填报中应如何正确处理父母期望、个人兴趣与高考筛选的关系。

父母的期望是影响我们个人兴趣的重要因素,也间接影响着高考筛选。梁家父母以建筑为业,自然影响着梁再冰与梁从诫的高考志愿填报,他们背负的不仅仅是梁家父母的殷切期望,更有继承家业传统的家族重任。父母的厚望就好像一把通往异域空间的钥匙,在你探索个人兴趣的过程中,它会首先引领着你去寻找方向。可见父母的期望于个人兴趣的培养,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我们甚至能够沿着这个方向,一路奔跑到高考筛选后的人生阶段。

但在此探索之旅中,你也许会开拓出一片前所未见的“桃花源”。父母的期望这把钥匙不再是人生出入口的唯一秘令。因此,尊重个人兴趣,不受父母期望过度影响,才有利于你在高考筛选中脱颖而出。

林徽因调取儿子梁从诫的高考试卷,惊奇地发现儿子的个人兴趣不在祖辈坚持的建筑业,而在于历史。此情此景我们并不陌生,哭喊着不上兴趣班的小朋友、在高考考场上以甲骨文写作的考生、执意填报个人有兴趣的专业的高考应届生……他们的做法并非叛逆,并非是故意违背父母期望之举,而只是勇于追逐热爱与个人兴趣。人生是一张白纸,父母的期望最多不过是这幅画的底色,我们自己才应是执笔书梦的人。所以在高考志愿填报中,无论志愿填报是否影响高考筛选,我们都应听从内心的声音。从心之所向,才能让逐梦之旅扬帆起航。

但在高考筛选过程中,个人兴趣与父母期望都应树立家国意识。梁再冰与梁从诫历经坎坷的高考筛选之路,最终在个人兴趣与父母期望的牵引下,都为国家作出了自己的贡献。这充分体现出梁家的家国情怀传统。

作为新一代中国青年,吾辈生于逆水行舟、民族复兴之际,更应在人生道路规划中树立长远、伟大的报国志向,做有担当、有理想的时代新人。

不负父母期望,亦尊重个人兴趣,才是应对高考筛选的重要原则。在此祝愿同学们皆能金榜题名,从心所向,勇敢逐梦前行!

我的讲话完毕,谢谢大家!

教师点评

作文的写作任务跟学生的现实有关联,学生写起来还是挺有感觉的。

本文开篇点题,迅速表明身份,接着层层递进,紧扣论点展开分析论证,最后仍能将论点落在家国意识上,并结合身份特点,提出合理期望。值得推荐。

总体来说,判断考生的文章是否符合题意,主要是看考生的写作是否能围绕材料即围绕“梁家的高考故事”来展开思考,是否以“如何处理好父母期望、个人兴趣与高考筛选三者之间的关系”为写作方向,是否以高考志愿填报主题班会的发言人的身份来完成写作。这三点,本文都做到了。

(广州市真光中学教师 钟翠婷)

非师点评

这种演讲稿说好写又不好写。好写是因为题目是当下最热点,还给出了一篇既有温度又有典型意义的好材料,不难写出一篇有观点的好文章;不好写是因为演讲稿这种体裁并不太好把握。

本文从材料出发,认为父母的期待如同打开孩子兴趣之门的钥匙,但是对于人生的“桃花源”,父母的期待并不是唯一秘令,只有认清自我,尊重自己真正的兴趣,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最后得出结论。这其实也是一篇逻辑清晰、论述严密的议论文。如果是在实际演讲中,少一点论述、多一点故事和细节,演讲效果应该会更好。

(作家、阅读推广人、花城出版社编辑 麦小麦)

学生作文

个人兴趣为主,参考父母期望

□谭苑珺 广州市真光中学 高三(17)班

尊敬的老师、家长,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

感谢大家参与这次高考志愿填报主题班会。对于高考志愿填报,家长们有期许,同学们有个人倾向,我们应如何处理这其中的关系呢?在此我给大家提供的建议是:以高考筛选为标准,以个人兴趣为主,合理参考父母期望。

以高考筛选为标准是前提。首先,凡事都是有规则的。小到游戏,大到竞赛,都有其标准和规范。高考志愿填报也是这样一场有规则的游戏;再者,顺应规律才能更好地发展。我们都学过“顺水推舟”这个成语,高考筛选其实就是“国家发展需求的反映”,即为“水”,想推动“高考志愿填报”这“舟”,自然要适应国家发展所需。

正如梁家女儿梁再冰抓住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的契机,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又如梁家儿子梁从诫创建中国首家民办环保组织“自然之友”,也是顺应了中国环保事业发展的需要。我们也应像他们一样,顺应祖国奔涌发展的浪潮,扬起“顺水行舟”的风帆。

在此基础上,参考个人兴趣仍是我们主要考虑的方向。为什么要参考个人兴趣?因为我们才是自己人生的掌控者。

同学们,我们参加志愿活动其实是对独立承担责任的一种考验。我们需要像梁再冰那样转身投学北大西语系的洒脱,也需要像梁从诫故意做错试题,在试卷上写上“我不喜欢建筑,我喜欢历史”的勇气。大家都学习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道理,试着回想一下,当你在做感兴趣的事情时,是不是会忘却时间,忘却困难,相当投入?如果在未来四年大学生涯中都能处于这样积极的学习状态,这难道不令人向往吗?

合理参考父母期望当然是有益的补充。为什么要参考父母的期望?因为借鉴他人的经验能让我们考虑得更全面。

梁思成与林徽因都是相当出色的建筑师,倘若他们的子女选择了建筑行业,能够从他们身上学习到很多有益的建议。但合理参考才更加重要。如果盲目参考,不仅无法真正获益,还有可能为自己的发展徒增绊脚石。盲从才是对自己不负责的表现。

同学们,我希望当你们面对眼前那一张高考志愿填报表的时候,能够认真考虑“以高考筛选为标准,以个人兴趣为主,合理参考父母期望”,然后再拾起笔,去绘就属于你们的辉煌未来。

谢谢大家!

教师点评

本题属于新材料作文。题目由材料、引导语和任务要求三部分构成。材料所讲故事有异有同,但都围绕着“父母期望、个人兴趣与高考筛选”三个角度展开;引导语则明确规定了写作方向和写作任务。而本文抓住了这三个要点,用几个分论点来分别阐明各自的重要性与作用,其中特别强调了面对父母期望要“合理”参考。

文章也体现出了“发言稿”的体裁特征,值得鼓励。文中所用“顺水推舟”的比喻论证,也很准确。

(广州市真光中学教师 钟翠婷)

非师点评

看这些孩子的作文,仿佛能看到一张张统一校服下鲜活、有个性的脸。他们受过严格的应试教育,知道应试作文的“套路”,但又因为出色的表达能力试图“戴着镣铐跳舞”,在小小的空间里玩出属于自己的花样。

这篇与另一篇的侧重点很不一样。他把父母期待放到最后一项,提出“以高考筛选为标准,以个人兴趣为主,合理参考父母期望”的论点。第一条容易理解,考试分数不够什么都白搭,以考试来筛选人才制度只怕就是个“硬标准”;接着他将个人兴趣放在父母期望的前面,而且提出“合理参考”,充分强调了自己作选择的重要性。整篇文章写得自然、生动,很接地气,演讲效果应该不错。

(作家、阅读推广人、花城出版社编辑 麦小麦)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易芝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