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亮
通讯员 郭灼 陈芃辰 蓝学明
在华南农业大学教师们的朋友圈里,流传着一个“养娃秘籍”——谁家孩子不好好吃饭,就让他吃学校技术培育的“越王贡”华礼丝苗米,保准吃得干干净净。
华礼丝苗米不但是一款受欢迎的特色产品,更是该校近年来实施产业扶贫、科技扶贫、消费扶贫等一系列措施取得成效的充分体现,为定点帮扶的贫困村实实在在提升了获得感。
2019年晚造520斤,2020年早造720斤、晚造860斤……这是华农帮扶河源市龙川县丰稔镇礼堂村并打造丝苗米产业以来免费向村民发放的优质谷种数量。
村民邹志中算了一笔账:“这个谷种容易种植,产量比我们以前种的要高200多斤,公司收购价格也比较高,去年我家卖晚造稻谷卖了2000多块钱呢!”
自2016年4月以来,华农充分发挥人才多、技术强、学科全、校友广等综合优势,整合校内外大量资源,发扬华农精神,发挥专业力量,通过党建、人才、科技、产业、消费和整村帮扶等“六帮扶”,有效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构建了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特色的农业高校科技助力脱贫攻坚之路。
产业扶贫:发展“一种一养”产业帮扶战略,实现农村增收造血
华农此前在多次科学调研基础上,明确了重点发展“一种一养” (种植和养殖)产业帮扶战略,做优丝苗米产业正是其中一大方向。
13日,记者来到了华礼丝苗米的产地礼堂村,该村是一个典型的丘陵村,沿着山坡可见错落有致的村居和绿意盎然的农田。
华农驻村工作队长兼驻村第一书记郭迪杰向记者介绍,眼下的水稻田正是华农打造的水稻种植基地,所收获的优质高产稻米已形成华礼丝苗米品牌,每年为村集体增收5.58万元。
“培育优势产业,提升造血能力,是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所在。”
郭迪杰介绍说,礼堂村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优势,华农整合校友资源,引进河源农业龙头企业龙川稻丰源农资有限公司等校友企业,组织学校农业科技专家全程指导,在村内建立200亩连片水稻产业示范基地。
学校向礼堂村及周边村民发放优质稻种,推广订单式种植优质水稻,合作企业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收购稻谷。在此基础上,打造“越王贡”华礼丝苗米,并按照一定比例,每销售一份丝苗米,分红给村集体和贫困户。
“不仅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而且为村集体及贫困户落实分红,提高他们的收入。” 郭迪杰说道。
除了水稻外,华农还重点推进油茶、山茶花等种植产业及肉牛养殖产业。据了解,学校组织了广东专家进村规划指导油茶发展,引进新品种,免费提供优质种苗。
同时,引进龙川湾叶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与40户有劳动力贫困户签订保价收购协议。目前,已打造成“礼堂邨”山茶油,形成“公司+高校+基地+贫困户”的合作开发模式,油茶种植面积由帮扶前的4500亩增长到5500亩。
在礼堂村,记者还看到了漫山遍野的茶花田,扶贫队依托广东省林业厅林下经济产业项目,引进广州市玉田山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正打造超过100亩的山茶花种苗基地。
郭迪杰表示,“前三年每年由公司给村集体提供2.5万元的发展经费,同时提取项目利润的10%作为村集体分成。我们在帮扶过程中注重提升贫困村的‘造血’能力,提高村民收入,提高村集体经济收入,提升村民获得感、幸福感。”
科技扶贫:通过科技帮扶支撑产业发展,走生态环保致富路
科技进步促进了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科技扶贫推动了我国扶贫工作的部署和开展。
郭迪杰指出,华农作为一所以农业为基础的综合性高校,在农业科技等领域具有强大的力量与成果,科技帮扶正是华农的优势所在。“我们通过科技帮扶支撑产业发展,集成示范产业技术,打出产业帮扶‘组合拳’。”
行走在乡间田埂上,记者留意到,五六只肥硕的黄牛、水牛正在各自“领地”悠闲地吃草,而它们日后将成为人们餐桌上的美味。以往,礼堂村的农户肉牛养殖存在环境污染大和散养效益低等突出问题。
对此,华农着力探索以“高校+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建立散养圈养相结合的肉牛养殖新模式。通过组织学校的肉牛养殖、牧草种植等方面的专家教授进村全程进行技术指导,引种华农培育的优质高产“华农二号”牧草30余亩等举措,学校用科技力量为礼堂村做强肉牛产业,“量身定制”生态环境保护致富路。
据了解,华农在传统产业优势的基础上,还组织了农业农村发展专家、“科技特派员”到礼堂村全方位规划,以“科技推广+脱贫攻坚”的模式成立多个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团队,手把手教、点对点带,把实用的农业知识、先进的种养技术及品良质优的种子化肥送到礼堂村,推进礼堂村产业发展,有效提升产业质量。
科技助农的例子在礼堂村比比皆是,贫困户邹水泉一家就是受益者。2018年,华农兽医学院的专家首次到这里“传经送宝”。邹水泉的女儿邹欣怡回忆说:“他们挨家挨户传授养猪技术,包括如何喂养、配药。在这之前,我们养猪一直养不好,母猪不生崽,而且肉的味道不好。”
专家团队前后三次到她家指导,邓衔柏副教授还“对症下药”开了一张药方,并留下了自己的电话以备咨询。“用了他们教的饲养管理方法后,母猪去年生了8只小猪,我们养大之后每只卖了3000块钱。今年年初,母猪又生崽11只了!”邹欣怡欣喜地告诉记者。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郭迪杰表示,华农多次组织学科专家进行现代种养技术专业化培训,全方位对接农村农民需求,提高农民技能,从而引导村民动起来。除了农业以外,华农在基层党建、乡村文化、乡村治理等方面也具有一定的优势,为礼堂村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撑。(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对话第一书记:
以华礼丝苗米品牌带动产业扶贫可持续发展
羊城晚报:在扶贫过程中,您有何突出感受?
郭迪杰:一是要深入了解贫困户的实际需求,充分掌握他们的真实情况,有针对性地给予帮扶。二是要明确扶贫干部的定位,摆正位置。扶贫重在“扶”,要让贫困户清楚地知道,扶贫的主体还是贫困户本身,我们不能事事包办。
羊城晚报:您如何考虑产业扶贫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郭迪杰:我们将以华礼丝苗米等品牌的宣传推广,带动当地产业扶贫的可持续发展。接下来,通过线上平台与线下推广相结合,破解销售难题。一方面,打通线上销售渠道。
借助“实名农户”“德生意商城”“腾讯为村市集”“东西优选网”“拼多多”等网上商城,开设“华南农业大学精准扶贫优质产品”网店,形成稳定的线上销售渠道。另一方面,师生校友齐发力,助力消费扶贫。通过多种方式发动师生、校友参与消费扶贫,广泛宣传推广礼堂村精准扶贫产品。
数说成效:
◆截至2019年12月,全村人年均可支配收入由2016年初的0.8万元提升到1.49万元,增长86%。
◆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6年初的0.4万元提高到1.18万元,增长195%,全部贫困户均已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并全部脱贫。
◆村集体经济收入从原来的1万元提高到15万元,增长14倍,礼堂村整体退出贫困村序列,实现稳定脱贫。(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吕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