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心筑城③·委员议】咋补齐地铁公交接驳的“最后一公里”?市政协委员这么说
2020-06-15 21:36 羊城晚报•羊城派
针对前期地铁公交接驳难的问题,广州市政协委员们以“市民体验最优,整体功能最强”为目标,提出了建设性建议

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徐振天 

实习生 屠欣怡

上期公共交通接驳话题提出,随着广州市人口空间不断扩张,地铁公交衔接方面暴露出土地规划不合理、接驳时间不对称、点对点接驳难、配套细节不完善等问题。针对以上现状,广州市政协委员走访、调研了公交地铁接驳方面存在的问题,委员们以“市民体验最优,整体功能最强”为目标,提出了一系列建设性建议。

现状一:土地征拆阻力大,城市规划显滞后

建议:加强职能部门统筹协调

广州市政协委员们在走访体验时发现,广州部分地铁站点的规划已达到便民标准。例如,黄沙站配套的公交站场使市民可以一出地铁就坐上公交,起到了良好的客流疏导作用,是站点规划的模范案例。然而,大部分公交站点现有的周边配套以商业、小区配套为主,给市民通勤出行“最后一公里”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广州市政协黄洁峰秘书长带队前往地铁站调研交通接驳

对此,广州市政协委员崔冠星表示,公交站场规划落实需要各部门协调解决,偶尔会出现落实缓慢的问题。他提到,“公共交通涉及的规划、土地征用、项目建设、运营管理等职能分散在市级、区级不同职能部门,中间容易出现管理盲点,需要进一步加强统筹协调。”

崔冠星认为,各部门应以公交站场建设滞后、道路通行条件差等重难点问题为突破口,加强项目跟进、管理监督、统筹协调,合力加快推进各新线路站点配套站场规划建设和市政道路建设。同时,他建议具备条件的公交站可以加快进行港湾式改造,从源头减少问题存量,整体提升道路通行的效率以及安全性、便利性。针对萧岗地铁站周边规划不合理的情况,广州市政协委员杨静提出,政府应加速按照原先规划,打通地铁口所在的云城北二路的断头路,在河涌上建造一座人车都能通行的便民桥。这样既方便了市民和游客的出行,又联通了云城东路,可以有效缓解白云大道北的交通压力。

现状二:接驳时间不对称,早晚出行“行路难”

建议:优化换乘布局,延长服务时间

随着城市发展,外围人口的急剧增加,近年来,轨道交通的规划建设不断向城市周边延伸。在全市213个地铁站点中,有209个站点已实现200米内公交站点覆盖。但在离中心城区较远,地域更加开阔的区域,公交线路设置相对较少。市民乘坐清晨或深夜的地铁到达站点,可能面临没有公交接驳的情况。

地铁站外的公交接驳网还需进一步优化

对于公交地铁运营存在时间差的情况,崔冠星提出了两点建议:首先,优化全市地铁站出口公交换乘站的布局和设置,有效缩短地铁出站换乘公交的步行距离,实现每个地铁站的出口200米内均有设立双向公交换乘站点;其次,动态优化公交线网布局,以地铁早班车和末班车为轴心,公交线路延长服务时间,合理优化夜班车线路。“这样一来,便可以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提供全覆盖式的地铁公交服务,真正实现‘无缝对接’”。

广州市政协委员谭国戬则注意到,在临近郊区的区域,公交客流呈现出潮汐式的特点。客流高峰期运力不足,而平峰、低峰期运力过剩的矛盾突出,公交的班次和运营时间的规划难以与中心城区保持同一水平。他建议公交企业要结合客流高低峰时段特点,优化郊区线路营运计划,提高公交、地铁接驳的发班与客流匹配性。

现状三:点对点接驳难,城中村“五类车”成常态

建议:推广便民服务车,彻底整治违规乱象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走访时发现,违规“五类车”问题在公交未完全覆盖的地铁站点较为明显。对于乘坐公共交通出行的市民而言,出行时的安全和快捷两者缺一不可。违规“五类车”虽省时但缺少监管,发生事故时消费者无法依法追究其责任,安全保障成问题。那么,公交体系为何不能彻底覆盖到所有站点,从根本打击违规乱象呢?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向广州市政协委员曾春航了解到,现存的公交体系只能负责覆盖到城市的主、次主干道,要做到从小区或者大型商务区到地铁、公交的点对点,这中间的“最后一公里”要完全覆盖仍有“技术难度”。

为打击“五类车”,为市民安全快捷提供“双保险”,广州市白云区云城街道投放了民营的“便民车”。市民丘女士告诉记者,“以前坐小摩托一次大概十块钱左右,现在坐便民车只要两元,便宜安全又方便。”

便民车接力“最后一公里”

曾春航介绍,便民车的效果和市民反响都很理想。“据我们到白云区云城街调研的情况,目前交通局已下文,号召各街镇大力推广这种灵活机动,点对点的便民服务车作为公交、地铁站的接驳车,来彻底替代‘五类车’”

现状四:配套细节待完善,站内换乘难

建议:进一步完善配套设施,完善监督机制

细节决定成败。公共交通作为民生问题的重点,在规划时应注重种种细节,从微小处着手为市民提供贴心便利的出行体验。广州市部分公交地铁站点仍存在配套设施不完善的问题。例如,站内换乘指引不清晰、部分站点出口未按照国家规范建设配置无障碍通道、与公交站点衔接通道雨棚建设不完善等。

政协委员们也关注着地铁公交的细节建设。谭国戬表示,公共交通部门需进一步完善地铁出入口交通换乘指引,地铁口雨棚、无障碍通道等设施建设,分类限时整改,才能真正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此外,杨静建议引入社会参与和监督机制:“一方面从市民的角度出发,希望建立完善公交地铁接驳质量评估机制,实现公交地铁接驳质量提升规范化、常态化;另一方面站在政府的角度,需要考虑公共交通的经济效益,比如地铁公交的追加投入与分流率提升程度之比,即分流效益。”

下期预告:

落实委员建议改善交通接驳问题,政府部门在行动经过“记者跑”、“委员议”,政府部门又如何改善交通接驳现状,让公交出行不再“行路难”?

下期,记者将聚焦广州市政府部门的相关行动。

(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詹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