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注意!娃在生长黄金期落后了,这辈子可能都长不高
2020-05-29 22:27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3岁到青春期,长高速度小于5厘米/年;青春期,长高速度小于6厘米/年,低于这样的速度都可能是生长缓慢

文/图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华
通讯员 彭睿宇

从小学开始,苗苗(化名)就比同龄的小朋友个子要矮。起初,苗苗爸妈以为,孩子只是“晚长”,并没有在意。因为自己小时候个子也不高,十几岁后身高突然就蹿上来了。

“我身高160cm,孩子爸爸身高170cm。我们以为苗苗随他爸,我和他爸个子都不算矮,总感觉孩子也不会太矮。” 苗苗妈妈说。

直到现在,苗苗16岁了,身高还不到160cm,这才引起了父母的重视,他们带儿子来到医院就诊,测骨龄片,显示骨龄已是18岁的水平,骨骺基本闭合,这意味着孩子不会再长高了。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孙嘉教授指出,苗苗的骨骺基本闭合,个子不高,其实他原本是有机会可以避免的这样结果的。

从0岁到青春期,生长素速度有数据

老观念认为,孩子有“早长”和“晚长”之分,这是目前儿童矮小症延迟诊断、耽误最佳治疗期的重要原因。孙嘉教授特别提醒各位家长,必须正确认识儿童矮小症,持科学的态度看待孩子“晚长”问题。

很多家长不知道如何判断自己的孩子是不是真的矮。孙嘉指出,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就要警惕孩子是否存在生长缓慢的问题了:

1.3岁前,长高速度小于7厘米/年;

2.3岁到青春期,长高速度小于5厘米/年;

3.青春期,长高速度小于6厘米/年。

在相似的成长环境下,孩子的身高长期低于同龄人半个头(5-10cm),就要警惕孩子是否为矮小症了,应该及时去医院检查!

每个年龄段孩子的身高有一定的标准

矮小症诊断有三个依据

孙嘉教授指出,目前有一些孩子被诊断为矮小症,那么什么情况下就说明孩子患上了矮小症呢?一般来说,在临床上有三个诊断依据:

1.身材矮小,身高落后于同年龄、同性别正常儿童平均身高的2个标准差;

2.生长缓慢,生长速率小于5厘米每年;

3.骨龄落后于实际年龄2年以上。

我们人体高度70%-80%取决于遗传潜力,爸妈的身高奠定了孩子身高的基础。其中有两个计算公式,家长可以参考,比如男孩的预期身高=(父身高+母身高+13)/2 ± 5(cm);女孩的预期身高=(父身高+母身高-13)/2 ± 5(cm)。

后天的因素则包括营养、睡眠、激素分泌、体型等。部分矮小的情况可能由特殊疾病导致。

矮小症的原因也比较复杂

及时治疗,矮小症患者的身高或有改善

据统计,我国儿童矮小症发病率约为3%,其中仅1%的患者自觉就诊,而真正接受治疗的患者不到1%。孙嘉教授认为,矮小症的“三早原则”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据调查,90%的矮小症儿童患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抑郁、内向等心理或行为障碍,可能影响到升学、就业和婚姻等方方面面。

家长要定期给孩子测量身高

如何做到早发现、早诊断?孙嘉教授认为,家长要给孩子定期测量身高,一般以每季度测量一次为宜。还要学会正确测量身高的技巧。3岁以下,一般采用仰卧位量身长;3岁以上的孩子进行正立位的身高测量。同时要注意三个原则:同一时间,同一测量人,同一尺子。

其次就是要动态监测数据,将测量的身高数据与儿童身高表进行动态监测,若发现符合矮小标准,应及时就医。发现孩子生长缓慢,就应该及时去医院做检查,比如通过X线检查骨龄,观察各骨化中心出现的时间、大小,判断骨骼实际发育程度,通过骨龄预测成年终身高。

孙嘉教授还强调,正常情况下,骨龄与实际年龄的差别应在±1岁之间,落后或超前过多即为异常。生长激素激发试验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判断孩子是否存在生长激素缺乏。完善系列检查后,才能最终诊断孩子是否属于矮小症,并根据不同病因进行诊治。

通常,矮子症的孩子在3-12岁为最佳治疗期,通过营养指导、睡眠指导、运动指导、心情指导、疾病预防等科学的身高管理计划,可以促进人体生长激素分泌,改善身高。

但是,如果是因为内分泌异常等疾病所导致的身高落后,日常生活的干预是不太可能帮助身高达到正常值的,需要接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才有望达到遗传身高或突破遗传身高。(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王敏